地球軌道太空垃圾氾濫 為何照片中看不到?

有時候,當發佈從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炫酷照片時,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地球軌道周圍的太空中有如此多的太空垃圾,為何我們在壯觀的地球照片中看不到它們?

地球軌道太空垃圾氾濫 為何照片中看不到?

地球軌道太空垃圾氾濫 為何照片中看不到?

地球上空變得越來越擁擠,衛星和太空垃圾日益增多。但與地球的遼闊相比,這些人類以及人類製造的東西都顯得相當渺小。目前,圍繞地球軌道運轉的人造衛星共有4256顆,其中只有1149顆依然在正常運行。大多數人造衛星都很小,最小的CubeSat只有10釐米見方,最大的通信衛星也僅有30多米長,而地球的平均直徑有12742.02千米。

與地球相比,國際空間站也顯得微不足道。國際空間站是迄今為止,人類建造的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最大人造物體,它全長近109米。即便如此,它還不足以容納地球觀測儀器,比如DSCOVR衛星的EPIC鏡頭,後者可拍到160萬公里之外的地球絕美照片。EPIC項目首席科學家傑伊·赫爾曼(Jay Herman)說,EPIC鏡頭捕捉的最小物體大約有8到10千米寬。在這個範圍內,國際空間站在地球照片中甚至算不上一個小點。

即使衛星擁有更近距離的有利位置和更高分辨率,它們在地球照片中能否出現也要靠運氣。美國宇航局的Terra和Aqua衛星攜帶著MODIS (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 ,在地球表面上空708公里處運行。赫爾曼說:“MODIS衛星的分辨率高達1公里,你可能根本無法分辨出類似國際空間站那樣的物體。即使它剛好穿過視野,你也只會看到一個亮點,無法看清楚到底是什麼,更不用說確定其身份。”

當然,這並非是說沒有軌道觀察設備能夠捕捉到其他衛星或太空垃圾的照片。赫爾曼說:“有些高分辨率的商業衛星能夠看到國際空間站,或者更小的人造物體。”但即便如此,這也與觀察角度和位置息息相關。衛星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不能互相碰撞,這意味著它們的運行軌道很少有交叉的情況,許多衛星都在不同的海拔運行。

舉例來說,國際空間站大約在地球上空402公里處運行,而其他衛星則在更接近地球或距離地球更遠的軌道上運行。赫爾曼表示:“商業衛星可以看到國際空間站,因為後者位於相當低的軌道上。但是它們無法看到MODIS,因為它處於比高分辨率商業衛星更高的軌道上。”

即使在地球的廣角照片中看不到,但對於參加太空飛行的人來說,這並非意味著太空垃圾毫無威脅。下列信息圖顯示,地球周圍的太空領域已經變得非常擁擠。赫爾曼稱:“地球周圍有許多太空垃圾。事實上,國際空間站偶爾需要機動運行,以避開雷達上發現的太空垃圾。”

這些太空垃圾體積都很小,從油漆芯片到棒球大小的碎片,它們曾是各國衛星的一部分。這些碎片在照片中幾乎無法看到,但它們很可能在太空中造成麻煩。它們的速度很快,如果你被小塊太空垃圾砸中,可能造成巨大損失。2016年春,一塊太空垃圾將國際空間站的窗戶砸出缺口。

但對於許多人來說,眼見為實。有一種方式可發現地球軌道太空垃圾的密度,但不包括雷達追蹤、衛星或攝影。只需要在晴朗的月光下,找到光汙染最少的地方,然後仰望星空。當你調整好眼睛後,你應該能夠看到微小的亮光穩步劃過天空,它們比飛機更小。

這些是數以百計的衛星,它們體型足夠大,位置足夠低,可在地球上被看到。而漂浮在地球周圍的絕大多數物體都非常小,用肉眼幾乎無法看到。但即便如此,依然有足夠大的衛星圍繞地球運行,至少你能看到幾顆。你需要做的,就是抬起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