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和趙匡胤差距在哪裡?

漢之遺風


由於趙光義的皇位,疑似從他的哥哥趙匡胤那裡奪過來的,因此,歷史上對趙光義的評價一向不是很高。不過,這種評價,只是從人品上做出的判斷。其實,如果純粹從當皇帝上進行判斷,我們也會發現,趙光義比趙匡胤差了不少。為什麼這麼說呢?

(趙匡胤和趙光義劇照)

第一,趙光義作戰能力不如趙匡胤。

趙匡胤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大師,又是一個出色的戰場指揮員。說他是戰略大師,是他在實現全國統一上思路非常清晰,策略非常得當。原先後周柴榮在統一中國時,採用了從北向南的策略,先打契丹,啃這塊硬骨頭。不得不說,柴榮的做法是比較冒險的。趙匡胤改變了策略,採用由南向北的方式,最終結束了五代動亂,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趙匡胤在臨敵上,也是水平很高的。柴榮之所以戰鬥值強悍,其實與柴榮手下有趙匡胤這樣一個能打的將領不無關係。趙匡胤作為柴榮的先鋒,在攻打南唐的時候,以極少的兵力,打破南唐軍,攻克壽州,創造了史上以上勝多的經典戰例。後來同樣以先鋒軍隨柴榮攻打契丹,三個月拿下燕雲十六州中的三州,可以說,創造了攻打契丹的神話。

趙光義打仗則不行。他雖然率軍拿下了北漢,讓統一大業繼續往前延伸。但是,畢竟北漢是強弩之末。拿下北漢後,他過於膨脹,錯誤地估判了契丹的力量,冒失地帶兵與契丹作戰,以至於最後慘敗,本人的腿也受傷。

後來他為了復仇,又組織了一次北伐。可是在這次北伐中,趙光義猜防武將,不敢放手讓他們打仗,在出徵之前,就把戰術佈置好,讓他們按照這個戰術來操作,不準改變。結果,戰場上三軍為了照顧這個僵死的戰術安排,最後再一次被契丹打敗。而契丹對於宋朝的戰略形勢,也從守轉為了攻。

(英勇善戰的趙匡胤)

第二,趙光義政治能力不如趙匡胤。

其一,關於奪位。

趙匡胤奪位雖然也用了陰謀,所謂“黃袍加身”,顯然也是一場陰謀的結果。但是,陰謀之後,趙匡胤對於後周皇室非常善待,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並且發給他們“丹書鐵券”。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一個非常大膽和冒險的做法。但正是這種做法,讓趙宋王朝贏得了文臣武將的認可,此後國家基本上沒有發生過擁兵作亂的現象。

趙光義也是奪取了他哥哥的皇位。歷史上普遍認為,趙匡胤的死,與趙光義不無關係,“斧聲燭影”很可能是一場謀殺。不僅如此,在奪位成功以後,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以及對自己的弟弟都不好。這三人最終都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後人懷疑這也是趙光義謀殺造成的。

其二,關於集權。

趙匡胤採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對中央有威脅的大將的兵權。這種對待功臣的方式,獲得後世高度讚譽。不過,雖然杯酒釋兵權,趙匡胤並沒有放鬆軍隊建設,他一系列措施都對軍隊建設有促進。“重文抑武”並非趙匡胤造成的。

但趙光義卻非常明顯地猜防武將,限制武將的行動。同時,對趙匡胤搞的那些加強軍隊建設的措施給予了破壞。他才是造成宋朝“重文抑武”的根本原因。

(趙光義奪權)

第三,趙光義外交能力不如趙匡胤。

趙匡胤在外交上,剛柔相濟,方法得當。他對待契丹這些地方,從來不輕易和他們對抗。當他在進攻北漢的時候,因為契丹領兵來救,他立刻就撤退,不輕易和契丹作戰。但這並不表明趙匡胤害怕契丹,他知道契丹不好打,他是要做好充分準備以後再打。一是他先要實現全國統一,避免後院起火。二是他設置封樁庫,積攢打仗的糧食和經費。

趙光義對待契丹的問題上,則是舉止錯亂。他冒冒失失就和契丹開戰,很快就打敗。打敗以後,卻並沒有進行防護處理,反而放棄修武,改為實施國內的文治。以至於把矛盾積攢下來,最後在他兒子宋真宗的時候,發生“澶淵之役”,簽訂了屈辱的“澶淵之盟”。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兩位,一位宋太祖一位宋太宗,作為親哥倆,相似的地方也很多,比如都十分重視人才,也重視吏治。對貪官的痛恨,到了見一個殺一個的地步。也都有善於納諫的美德。對文官文人都十分重視。當然,差距也很大。

第一個差距,就是兩個人的軍事能力。

宋太祖趙匡胤,屬於正兒八經的武將出身,從軍之前也是練家子,所以做人做事,經常就是暴烈的武將脾氣。但在國防建設上,又是武將的專業水平。雖然北宋的禁軍制度是他創立的,在北宋歷史上也沒少被吐槽。甚至還有人把宋朝“文弱”的責任也扣在他身上。但在趙匡胤在位時,北宋的軍事實力恰恰非常強大,他設計的精兵路線,錘鍊出了強大軍隊。給弟弟宋太宗留了好家底。

但宋太宗這一點,就是差遠了。尤其差大的是,比起宋太祖的專業指揮,宋太宗趙光義,卻發明了陣圖制度,前線怎麼打,必須是朝廷發的陣圖說了算,再好的將領,也就這麼給捆上了手腳,空有好兵也打不贏。高粱河與雍熙北伐,都是這麼悲催戰敗的。

第二個差距,就是兩人用人理政方面的差距。

這兄弟倆,都屬於愛惜人才的類型。但趙匡胤建立了完備的官員審查選拔制度,以至於元朝人編《宋史》時,還羨慕趙匡胤時代,官場的廉潔好風氣。

但是趙光義,就屬於是好大喜功的類型。尤其是看人方面,眼光比趙匡胤差得遠。比如趙光義曾經極力推崇蜀地“清官”齊元振,把他看做青天一樣的人物。動輒就表彰嘉獎。不料在齊元振壓榨下活不下去的百姓,終於起來造反,釀出了轟轟烈烈的蜀地農民大起義。以這看人眼光說,趙光義比趙匡胤確實有差距。

而且比起趙匡胤的精兵簡政來,趙光義時代,北宋的官僚機構就開始膨脹,這個趨勢在後面的年代裡越演越烈,終於給北宋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以此事來說,趙光義比起哥哥來,確實短視太多。


我們愛歷史


趙光義比他的哥哥趙匡胤不是差一點,而是差四點:

1,趙光義經歷與人脈弱

趙光義少年時喜歡讀書。他的父親隨從周世宗破淮南,卻不取財物,只是蒐集書籍,送給趙光義讀。趙光義於是能寫文章,文藝才能高。

趙光義在後周的官職不高,沒有軍功,憑藉老爸和老哥的關係,也只做到供奉官都知。只是一箇中級軍官罷了。

趙匡胤憑藉自己在淮南、北漢的軍功,最後在後周做到殿前都點檢,是後周職務最高的武官。趙匡胤沒有去投靠父親的軍隊,反而去了郭威的軍隊,從基層兵士幹起,結義十兄弟,積累了大量的人脈。

2,趙光義軍事能力弱

趙匡胤有較強的軍事戰略思想:先南後北。不打無準備之仗。

趙光義則急功近利,佔領北漢後,還想趁著軍威收復燕雲十六州。北漢的軍事實力是十國中最強的,趙光義沒有讓軍隊休整,甚至還沒有對功臣進行賞賜,就直接跟強大的遼國對抗,是趙光義軍事素質差的表現。

趙光義還獨具匠心地繪製各種排兵佈陣圖,進行紙上談兵,還嚴令將軍必須遵照執行。外行指揮內行,完全把前線指揮官的手腳綁住,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軍情。

3,趙光義心胸狹窄

趙光義毒死南唐後主李煜,僅僅是因為一首詞,可以說是趙光義的一大汙點。據說孟昶也是趙光義毒死的。

高粱河之敗,北宋軍潰散,一時不知宋太宗在哪裡,眾人以為已死在亂軍之中了。眾臣準備立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為皇帝。結果宋太宗大腿受傷坐著驢車回來了,聽了這事大為不高興,連收復北漢的賞賜也不發給手下。趙德昭跟宋太宗替眾人申請賞賜,宋太宗大怒:“等你當了皇帝再賞吧。”

4,趙光義人品差

趙光義想奪取孟昶的花蕊夫人,最終將其逼死。

“斧聲燭影”,趙匡胤與趙光義一席談話後,趙匡胤暴斃,成為千古懸案。

害死侄子、迫害弟弟、逼瘋兒子,這些事也都是趙光義乾的。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乾巴巴地吹老大貶老二沒意思,通過幾則小故事來看兄弟倆有什麼區別



一.趙匡胤的故事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

趙匡胤接受九歲的柴宗訓禪位後派使者到潞州通報後周忠將李筠,李筠勉強受封后宴請使者,席間對著後周太祖郭威的畫像痛哭流涕。使者回報情況後,趙匡胤很寬厚地說:“李筠是後周忠臣,感懷前朝乃是人之常情,沒事,大夥都散了吧”。然後又給李筠的兒子李守節封了官

李守節入朝謝恩,一見面,趙匡胤就親切地稱李守節為太子,尊稱李筠為老賊,並且很睿智地告訴李守節:“你爹自己不來見我,卻讓你面聖,是想借我的手殺掉你呢,你爹這人一直以來都特踏馬不是東西”

李筠遂叛



~《長編.卷一》

趙匡胤做皇帝后,心疼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進太辛苦,就派人分擔了他的主要工作

李重進很感激趙匡胤的關懷,就主動要求入朝面聖謝恩。趙匡胤很禪意地表示:“相見不如懷念,見與不見,俺就在這裡”

李重進遂叛



~《長編.卷二》

建隆二年三月皇宮酒坊火災,很不幸,酒坊挨著掌管錢糧的三司辦公室,估計有個別同志為了救火慌不擇路跑到了三司衙門內。趙匡胤發現了這個情況,就把酒坊負責人和參與救火的工人砍了四十個,在宰相的勸說下

趙匡胤很寬容地告訴還沒來得及被砍頭的十二個人:“大夥救火辛苦了,回家去睡個好覺,祝大家晚安,明兒見”



~《長編.卷五》

乾德二年十一月趙匡胤決定征服後蜀,在壯行宴上很仁厚地告訴領軍大將王全斌:“俺只要四川那塊地盤,四川的錢和東西大夥拿去分了吧,至於人嘛,你們看著辦”

從出師到孟昶投降,大宋王師只用了六十六天

然後


~《長編.卷六》

王師一面安慰蜀中女子,一面主動替蜀中父老分擔起理財的職責。大夥紛紛表示:“蜀中樂,不思汴”


~《長編.卷六》

王師還主動承擔起替四川降兵、未來的戰友們儲蓄錢財的義務,但是這夥四川人不知好歹,怨憤思亂的蜀兵綁架了全師雄做首領

王全斌一看,全師雄是俺們未來的同事,怎能誤入賊窩呢?於是就想到了用滅全師雄全族、納全師雄的愛女為妾、保管全師雄的錢財的絕妙辦法來招撫全師雄


~《長編.卷六》

為預防成都城裡三萬等待改編的蜀兵叛亂,王師很仁厚地把他們全部送上了西天


~《長編.卷六》

這夥不識好歹的四川人鐵了心地跟大宋王師死磕了兩年





2.趙光義的故事




~《長編.卷三十二》

淳化二年三月久旱不雨蝗蟲成災,趙光義命人在宮裡用柴火搭了個高臺,聲稱:“如果再不下雨,俺就光著屁股站上去,麻煩諸位大臣在下面點個火,把俺燒了吧”

趙光義的行為藝術雖然把呂蒙正等人嚇了個半死,卻也感天動地,諸路神佛連夜開會研究,作出了重大決定

第二天,甘霖從天而降,蝗蟲抱草自殺


當然,趙光義心裡也清楚:這次的戲有點過

以後再碰到這種事,趙光義臺子不搭了,也不尋死覓活了,跟他哥一樣,老老實實地吃吃素、避避殿、做點禱告什麼的

誰敢保證這夥大臣裡一定沒有不懂藝術的耿直人呢?趙光義後怕地想道



~《長編.卷三十五》

趙光義對呂蒙正等大臣說:“現在天下太平,人民富得直冒油,在上天和俺的精心治理下,終於迎來了大宋盛世”

呂蒙正傻乎乎地說:“其實吧,陛下您看到的只是宗室、高官、商賈雲集的汴京;可是就在離汴梁城幾里之外的地方,每年都會餓死、凍死很多人呢”

趙光義當眾下不了臺,心裡很難受:“你踏馬還讓不讓人好好吹牛了”





3.結論

趙匡胤從五代中廝混出頭,在吸取五代的教訓的同時也沾染了五代的氣息,從本質來說與其他帝王並沒有不同,因為屁股下的龍椅來歷問題,他所開創的是一個歷代最貧弱的王朝

趙光義一輩子都在努力證明自己繼位是一個大宋朝最明智的選擇,他乾的很多事情都帶有表演的成分。招士大夫們黑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仍沿用五代亂世“兄終弟及”的辦法登上皇位; 2.軍中威望有限,不知兵事卻熱衷於惹事生非; 3.喜歡吹牛皮

所以,大哥別說二哥,臉上麻子差不多





為國釣魚


趙匡胤和趙光義雖然是親兄弟但是兩個人的性格和心胸卻相差太大。趙匡胤這個人性格仁厚,從杯酒釋兵權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非常善良不忍心殺死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為史書所稱道。

趙匡胤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人,陳橋兵變之前就是一個非常能打仗的將軍而得到郭威的讚賞。趙匡胤更是一個沉著冷靜有計謀的人,陳橋兵變就是他一手策劃,可見此人城府之深。總的來說史書對趙匡胤還是非常好評的。

我們再來說說他的弟弟趙光義。趙光義這個人在歷史上是一個揹負著謀殺親哥哥的罪名,無論如何這個罪名都會一直背下去,雖然官方正史不敢明著記載,但很多史料和野史都說他用斧子砍死了自己的哥哥,“燭光斧影”就這麼流傳下來。

雖然用陰謀取得皇位,但趙光義這個人的心胸非常狹隘。首先他把自己哥哥的2個兒子都逼死了,一個被逼自殺一個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且他還逼死自己的弟弟趙廷美,甚至連投降的南唐國主李煜都不放過,一杯毒酒解決了他的生命。

趙光義還不懂打仗,親征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慘遭大敗死傷無數,他自己也差一點就回不來了。

有一次和遼國打仗時親自擬好地圖,安寨紮營的位置,連士兵埋伏在哪個位置都在地圖上標出來了,軍隊到了地圖所在位置,一看埋伏的地方是條河,可能是地圖和實地差別導致。但又不能違抗皇命,士兵沒辦法只能在水裡過夜。這樣瞎指揮豈有不敗之理?

綜上所述,趙光義和他哥哥趙匡胤相比差距不是一點點。

但是趙光義對老百姓還是可以的,有一年冬天雪下很大,趙光義命地方官給老百姓送碳取暖,被老百姓所稱頌,“雪中送炭”這個成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白雲之語摺紙大全


趙匡胤和趙光義是兄弟兩人,而且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經過黃袍加身之後,成了大宋的開國之君。

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任國君,並且他是害死趙匡胤的嫌疑人之一。

趙匡胤死的時候,年齡是49歲,他是突然暴斃的。

趙匡胤在死前的那一夜,是和趙光義在一起喝酒,到了第二天,他就永遠的睡了過去。趙匡胤死後,他的兒子沒有登基,登基的是趙光義。

因為趙光義是趙匡胤死後的最大受益人,所以歷史學家一般推測,趙匡胤是被趙光義給殺死的。

說完他們兄弟的關係,我們再看治國水平,趙光義和趙匡胤差在哪裡呢?

我們先看兩個人的為人怎麼樣?

趙匡胤是個響噹噹的漢子,從來不用陰招害人,無論是對亡國君李煜,還是後周亡國君柴宗訓,他都沒有殺掉,而是讓他們當了侯,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再看看趙光義,他和趙匡胤比起來就差多了。

趙光義不但是殺害趙匡胤的嫌疑人之一,他還逼死了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就連趙匡胤第二個兒子,趙德芳也稀裡糊塗的死了,和他父親趙匡胤一樣,23歲的小夥子,不明不白的死去了。要知道這兩個人死了,趙匡胤的四個兒子就全部死光了。

趙光義還涉嫌殺害自己的親弟弟趙光美。

因為趙光美能影響到帝位的傳承,所以,他經常猜疑趙光美,最後趙光美年紀輕輕鬱悶而死。

南唐後主李煜也是被趙光義給下毒毒死的,你看趙光義殺人竟用這種陰招。而且殺的都是自己最為親近的人。他是不是很陰險的一個人。

說完人品我們再說歷史功績。

趙匡胤開國皇帝,之後為了鞏固政權,通過杯酒釋兵權掌握的晉軍的權利,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趙光義在這方面就差多了,他統一了南方的吳越和北方的北漢,契丹建立的遼國,趙光義先後攻打過幾次,都沒有收復,最後也是不了了之了。

趙光義和趙匡胤比起來更加的陰險,他還篡改了史書,磨殺了趙匡胤的功績。

在一個就是趙光義的格局沒有趙匡胤大,趙匡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統一南方的時候,從來不親自出兵,而是讓大將統領。

趙光義則不一樣,他剛當皇帝的時候,誰都懷疑,就連打仗也是自己跑到前線,就是在打契丹的時候,趙光義差點連老命都丟在契丹。

總之,趙匡胤是君子,趙光義是小人。兩個人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是沒有辦法比的。


史學達人


一娘生的千般樣,縱觀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兄弟兩的人生,趙光義是沒法和趙匡胤相比的,軍事才能、政治素養、人格魅力等方方面面都有差距。軍事才能和政治素養我在這兒就不展開敘述了,單就人格方面我講趙匡胤幾件事。

一、千里送金娘

趙金娘,山西永濟人。十七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去曲陽燒香還願,被賊人劫持,父女分離。趙匡胤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將金娘救下。並千里相送金娘回家。

一路上以兄妹相稱呼,趙匡胤對金娘關懷體貼,金娘對趙匡胤頓生愛慕之情,途徑武安門時金娘向趙匡胤訴說愛慕之情,趙匡胤婉言謝絕,並與金娘道,我是義氣相送,如若為了私情,那還與劫持你的響馬有什麼區別?(一說金娘為趙匡胤殉情而死,另一說金娘受到兄嫂猜忌而自殺,還有一說是金娘出家了。趙匡胤登基後追封金娘為貞義夫人。)就這樣,一場曠古奇緣只能遺恨千古了。(趙匡胤送金娘途中做詩一首"欲出未來光辣撻,千山萬水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來描繪日出。)

二、杯酒釋兵權

宋太宗趙匡胤當了皇帝后,依舊擔心像五代十國時候武夫頻繁發動政變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又不忍殘殺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於是就想出了一招,就用“杯酒釋兵權”吧。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趙匡胤特意宴請石守信、高懷德等高級將領,當酒興正酣的時候吐露出自己的擔憂與不安,說自己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將領們忙著問原因,趙匡胤說這個很清楚啊,皇帝誰都相當啊。同時安撫大家,去了兵權,給予富貴,兩無猜疑,上下相安。趙匡胤一語驚煞夢中人,眾人終於明白趙匡胤的用意了。第二天眾將領以各種理由紛紛請求去除兵權,告老還鄉,頤養天年。趙匡胤一一準請。趙匡胤用和平談話的手段回收了兵權,與高祖劉邦大殺功臣的行為相比,寬厚仁和了許多,同時也樹起了典範。

三、金匱之盟約

太平興國六年,宋太宗趙光義的丞相趙普公開《金匱之約》。趙匡胤母親杜太后臨終前召集趙匡胤和丞相趙普。杜太后問趙匡胤何以你得天下,趙匡胤胡亂應付。杜太后直接了當說,你趙匡胤得天下是因為周後主年紀小,要不哪有你趙匡胤的天下。隨後杜太后安排趙匡胤,讓弟弟趙光義接位,用年齡優勢來保證趙宋王朝的延續。丞相趙普做了記錄,趙匡胤讓人用金匱進行了保存。(金匱之盟是有爭議的,爭議的地方是一傳約還是三傳約。一傳約指的是趙匡胤傳趙光義,三傳約指的是趙匡胤傳趙光義,趙光義傳趙廷美,趙廷美傳趙德芳。後世學者多認為是三傳約,一傳約是趙光義的政治贗品。)

趙匡胤的寬厚仁慈在歷代帝王中屈指可數,同時也樹立了鮮明的仁和典範。趙光義只會做逼奸小周後,毒殺李後主的事。



霜晨月7805


乾隆帝評趙匡胤:吾於開創之君,獨以唐太宗、宋太祖為不可及焉。二君者,皆以不世之才,平一天下,而以仁愛之心、寬平之政保養百姓,治功燦然,昭於千古。

毛主席評趙光義:①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②不擇手段,急於登臺。③趙匡義小人之言。

通過上述評論,可以看出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差距在哪。


洞庭一葦1188


除了名字、年齡、出身差距不大以外,其他方面的差距還真是不小!

趙大和趙二是親兄弟,但是差距卻不是一星半點,雖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趙匡胤做到了、但趙匡義並沒有

作為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極高的太祖開國皇帝,趙匡胤文治武功都屬前列;而作為繼承者的趙匡義卻給哥哥丟盡了人,不但沒能將北宋發揚光大、甚至可以說自毀前程的存在

趙匡胤在位時,宋遼對峙中宋朝處於優勢狀態,經過了趙匡義的一頓亂捶,北宋處於守勢,等到了趙二兒子繼位後,則徹底處於劣勢

你說都是姓趙,差距咋那麼大呢?


軍事水品層面,兄弟二人的差距和李文忠父子相近

李文忠是明朝開國名將,功勳卓越能征善戰,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李景隆是“顧盼偉然”的大帥哥,手握重兵卻錯失良機,葬送了朱允炆的江山


趙匡胤自不必說,從他陳橋兵變登上皇位開始,無論是對於南蜀的征討還是對北漢的討伐、還是說對於南唐的蠶食,都表現出一個卓越軍事家該有的戰略眼光,用兵如神這個評價給到趙匡胤是實至名歸的。五代十國如此混亂的戰局,在他的韜光養晦下,得以實現局部的統一,已經是很難得了

再者說,後期在和契丹的對峙中,趙匡胤也絲毫不落下風,甚至說一度壓制契丹,大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氣勢,只可惜還未完成便壯年暴斃,也是可惜

反觀趙二,真的是除了二就沒有別的了。手中握著哥哥留下的超級強軍,卻在對契丹的作戰中屢屢失利,不僅不能收復失地,還損兵折將、耗費軍資,讓幾十年的軍備急需全部損失!

時至今日,我們還能想象趙二因大腿中箭丟下千軍萬馬、騎驢狂奔的狼狽樣子!真有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意思,缺乏眼光、缺乏魄力、缺乏實力的趙匡義,打爛了手中的一副好牌,甚至說無故損失王牌猛將楊繼業跟他也脫不了干係!

個人素養方面,不說趙大是心胸開闊吧,至少趙二心眼是有點小的!

講道理,宋朝皇帝對於功臣的對待方面還是很夠意思的。前有劉邦屠戮功臣、後有變態老朱殺光一切,反觀趙大還真的是善良的很!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把兄弟們,幾乎毫無例外的都得到了善終

杯酒釋兵權後,完成權力集中的趙匡胤並沒有卸磨殺驢,而是賞賜給他們良田美宅、嬌妻美妾,讓他們一起享受勝利的果實。甚至說,對待前朝皇族上,趙匡胤也做到了仁至義盡,不僅優待後周皇室,連南唐後主李煜在他這兒都是好吃好喝;對待大臣方面,就不用多說了,無論是忠是奸,只要不是叛國謀反一律不殺也是他定下的傳統

回過頭來看看趙二,先是心眼一小,挑了幾個機會就給李煜毒死了!倒不說別的,不能讓這個天才詞人給我們留下更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已經足夠遺憾了。除了心眼小,趙二的個人品質也有問題,後宮那些事兒就不一一展開了,什麼強幸小周後啊之類的,總之一句話,這個趙二不是啥正人君子就是了

最後,來聊聊兩個人的其他差距

趙匡胤怎麼死的?史書中有斧聲燭影的記載,而且根據推測,趙大很有可能是被趙二謀殺的!而在這之前,趙大已經發現趙二的不臣之心,卻選擇了原諒!結果這個好弟弟,反手就是一刀,結果了自己的哥哥(此事有爭議)

再看看趙匡義即位後,是如何對待自己哥哥的!先後多次修改太祖實錄的趙二,將哥哥描述成了一個“溜鬚拍馬”之人,為何這麼說呢?史書中記載,趙匡胤曾跟身邊人說過,自己長得又土,走路還挫,自己的弟弟就不一樣了,不僅長得帥,走路還霸氣啊!試想一下,作為皇帝,趙匡胤怎能說出這樣的話呢?

趙大的一生輝煌,是從陳橋開始的,而這場本該屬於他一個人的精彩演出,卻也在趙二這裡易了主,不僅全程策劃是趙二,甚至說那句提醒趙大切勿重蹈郭威覆轍的關鍵話語,也是趙二所說。你相信嗎?反正我是不信,我更相信這是趙二篡改後的版本

趙大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傳奇人物,無論是個人經歷還是實力水平,甚至說連他的武功造詣都很高,作為太祖長拳的鼻祖,如果不是皇帝的身份限制了他,或許他會成為一代武林盟主也未可知。反觀趙二,腿上中箭就立刻嚇破了膽,也是沒誰了!

趙匡胤在中國歷史帝王中,算是非常有作為的一個,如若不是壯年暴斃,他或許會有更高的成就也未可知,只是伴隨著那場疑點重重的酒局結束,他也在斧聲燭影的記載中神秘落幕,說來真的可惜!

趙匡義呢,作為宋朝第二任接班人,似乎沒有接過帝國的接力棒帶領宋朝跑出好成績,反而是迷戀這個精美的接力棒無法自拔,甚至蹲了下來仔細欣賞起來。等到他想要往前跑的時候,卻因為太急躁、加上競技水平有限,不僅沒有跑出好成績,反而是將接力棒弄的破敗不堪

待到趙二傳給下一個人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趕不上前面的契丹了!但是接力賽就是這樣,無論裝備多好,能力多優秀,只要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就是滿盤皆輸。

大宋王朝,就輸在了宋太宗這一棒!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一個是既無能力又想掌權的野心家!一個是被最親的人送入閻王的政治家!如果趙匡胤活著華夏會重新-統!歷史會使向另一個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