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圈,而慈溪就是

長三角地區大上海經濟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中國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區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慈溪百姓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最近第四次入選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大概也曾聽家裡的長輩、學校的老師提起,早在新石器時代(前約5000年),慈溪就已經有先民活動,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就開始有了慈溪這個名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千百年來,國家早已改朝換代,風雲變幻之中,

慈溪始終屹立不倒,默默地庇護著這一方水土文明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許在青石板的小路上走了無數次回家的路,青瓦白牆,擦肩而過的鄉親,組合在一起,就是一條有著慈溪味道的老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許你住在鳴鶴古鎮,每天穿梭在上街、中街、下街裡和小夥伴們嬉笑打鬧,從杜湖塘邊陡塘橋到沙灘橋,是最繁華的中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河街邊上,店鋪林立,人來人往,沿街有一里多長的廊棚,上街不愁人曬雨淋。歲月讓鳴鶴改變了模樣,

當年的鼎沸人聲雖早已沉寂,但徜徉在殘存的老街古巷中,仍能感受她那濃濃的古韻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許你住在宓家埭老街,這個紅色革命聖地,是浙東的共產革命誕生地,這裡有數不盡的古建、古宅,見證了三北大地的興衰榮辱。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在街上隨處可見青石板、馬頭牆,這裡還有一座庭院深深的清代老宅

“宓大昌”,現在是紀念館,每回路過的時候都覺得這個宅子好大好古老好有歷史。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許你對觀城老街的記憶一直停留在小時候,那會兒最喜歡聽媽媽說:“走,我們今天去觀城”,於是就騎著自行車從村裡一路顛簸到觀城大街。

順著人流來到城隍廟一片,那個門頭歷經雨水的沖刷和時間的洗禮,已經顯得破舊,淹沒在人聲鼎沸和門下的各種小吃攤裡。

相比老街兩旁的熱鬧繁華,弄堂裡的老人卻依舊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一眼望去,似乎能窺探到他們生活的全部。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老人們在屋簷下折錫箔,在院子裡織毛衣,在老年活動室裡聽戲聊天。世界似乎離他們很遠,又似乎很近。從他們身上,

你能看到最真實、最淳樸的老慈溪生活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隱匿在天橋南面的橋頭老街蜿蜒前伸,街上少有行人,青石板路兩邊,沿街雜貨鋪、釀酒店、理髮店,牆面斑駁,充滿市井之味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穿過老街,江南小鎮的味道慢慢突顯出來。小鎮的河道幾乎是貫通的,一座座簡易的石板橋穿河而過,石階從河堤下一級級伸出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河面上倒映著藍天白雲、綠樹青山。河岸邊,老屋林立,巷弄交錯,粉壁黛瓦牆隙上,色彩豔麗的植物為老宅增添了幾分生機。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老街蜿蜒向前,是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餘秋雨先生的舊居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餘秋雨舊居,是一幢具有江南建築特色的兩層樓老宅,粉壁黛瓦馬頭牆,雕花窗板。餘秋雨青少年便是在這裡度過的,玩耍、讀書,和媽媽一起幫著村民寫信、讀信、算賬、記工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成年後,屢次回鄉,卻也未曾大修改制,完全保留小時候的模樣,只在前間、灶間、小書房等房間寫下了鄉關文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蘭街”了。天元蘭街,由舊時天元市“演街 ”(俗稱攔街)廟會沿變成 “蘭街 ”集市而來,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每年的蘭街從農曆十月廿七開始持續一週。那時,天元街的河道里會停滿前來趕“蘭街”的商攤船和竹木器船,街道的民房裡住滿了借宿商人。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農曆十月廿七,這個幽蘭飄香的日子,舞臺看蓬前人頭簇湧”,十月廿七那天,販賣日用百貨,金銀首飾,上海棉布,蘇州刺繡的各種商攤擺滿在街道兩邊。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蘭街的文娛活動也非常豐富,有“十臺大戲”之說,這對當地的戲曲文化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周巷是個大地方、七片提莊三片當”,這是周巷老街的人津津樂道的諺語,鱗次櫛比的店鋪一字鋪開,鬧哄哄的人群在街上選購,一條街上有了人,於是便有了風景。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老街上有修了三十多年鞋的修鞋攤鋪,有祖孫幾代傳承的百年糕團店,也有“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築“五馬頭”。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在老街,時間走得很慢,這裡的人依然保持著獨到的生活狀態。這裡的光陰,這裡的故事,會讓你在心裡留下這樣的話:時光停留,不再是過客。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六月楊梅,城西爛紫霞。”每年的夏至關後,慈溪南部的群山翠嶺上沉甸甸的楊梅掛滿樹梢,凝翠流丹,給人們帶來好看、好吃、好玩、好心情。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慈溪市從1989年開始舉辦第一屆楊梅節,楊梅節“以梅為媒、文化助興、經濟結果”,不僅成為慈溪市的一大節慶盛典,也吸引著來自中國各地和海外的客人。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每年夏天,慈溪人總會去山上摘下一籃籃楊梅,拿到街上去賣或自己放在家裡放冰箱冰著吃,多麼美味!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橫河更是楊梅之鄉,甚至街道兩旁,也種滿了楊梅樹,引得路人紛紛去採摘嚐嚐鮮。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所以在民間,還有一句很通俗的話說:“冬紅楊梅掛籃頭,夏至楊梅滿山紅。”說明慈溪楊梅已有少量上市,但只是僅掛籃頭,還不是旺季;只有到了夏至,楊梅才是真正地滿山紅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慈溪包括浙江東部的許多地區,管端午節叫“東紅節”,除粽子外,慈溪還有端午節吃麵條的習俗,所謂

“東紅吃麵,蒼蠅不上臉”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端午節前後這幾天,街上出售粽子、花糕的商店和點心攤特別多,各個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好多人上街都喜歡順便買一些帶回家,把粽子或花糕當早餐吃。端午節這天,我們也吃花糕,所以才有“冬紅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樣健” 這樣的俗語。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盡情地玩個痛快! 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多熱鬧啊!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住在幸福度如此高的地方,真是不知道上輩子修來了什麼福氣。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今的慈溪,依舊美好如往昔,即使出走千里萬里,家也仍然不會忘記,而我們永遠都是慈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