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圈,而慈溪就是

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慈溪百姓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最近第四次入选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大概也曾听家里的长辈、学校的老师提起,早在新石器时代(前约5000年),慈溪就已经有先民活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就开始有了慈溪这个名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千百年来,国家早已改朝换代,风云变幻之中,

慈溪始终屹立不倒,默默地庇护着这一方水土文明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许在青石板的小路上走了无数次回家的路,青瓦白墙,擦肩而过的乡亲,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条有着慈溪味道的老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许你住在鸣鹤古镇,每天穿梭在上街、中街、下街里和小伙伴们嬉笑打闹,从杜湖塘边陡塘桥到沙滩桥,是最繁华的中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河街边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沿街有一里多长的廊棚,上街不愁人晒雨淋。岁月让鸣鹤改变了模样,

当年的鼎沸人声虽早已沉寂,但徜徉在残存的老街古巷中,仍能感受她那浓浓的古韵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许你住在宓家埭老街,这个红色革命圣地,是浙东的共产革命诞生地,这里有数不尽的古建、古宅,见证了三北大地的兴衰荣辱。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在街上随处可见青石板、马头墙,这里还有一座庭院深深的清代老宅

“宓大昌”,现在是纪念馆,每回路过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宅子好大好古老好有历史。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也许你对观城老街的记忆一直停留在小时候,那会儿最喜欢听妈妈说:“走,我们今天去观城”,于是就骑着自行车从村里一路颠簸到观城大街。

顺着人流来到城隍庙一片,那个门头历经雨水的冲刷和时间的洗礼,已经显得破旧,淹没在人声鼎沸和门下的各种小吃摊里。

相比老街两旁的热闹繁华,弄堂里的老人却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一眼望去,似乎能窥探到他们生活的全部。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老人们在屋檐下折锡箔,在院子里织毛衣,在老年活动室里听戏聊天。世界似乎离他们很远,又似乎很近。从他们身上,

你能看到最真实、最淳朴的老慈溪生活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隐匿在天桥南面的桥头老街蜿蜒前伸,街上少有行人,青石板路两边,沿街杂货铺、酿酒店、理发店,墙面斑驳,充满市井之味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穿过老街,江南小镇的味道慢慢突显出来。小镇的河道几乎是贯通的,一座座简易的石板桥穿河而过,石阶从河堤下一级级伸出来。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河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河岸边,老屋林立,巷弄交错,粉壁黛瓦墙隙上,色彩艳丽的植物为老宅增添了几分生机。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老街蜿蜒向前,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先生的旧居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余秋雨旧居,是一幢具有江南建筑特色的两层楼老宅,粉壁黛瓦马头墙,雕花窗板。余秋雨青少年便是在这里度过的,玩耍、读书,和妈妈一起帮着村民写信、读信、算账、记工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成年后,屡次回乡,却也未曾大修改制,完全保留小时候的模样,只在前间、灶间、小书房等房间写下了乡关文字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兰街”了。天元兰街,由旧时天元市“演街 ”(俗称拦街)庙会沿变成 “兰街 ”集市而来,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每年的兰街从农历十月廿七开始持续一周。那时,天元街的河道里会停满前来赶“兰街”的商摊船和竹木器船,街道的民房里住满了借宿商人。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农历十月廿七,这个幽兰飘香的日子,舞台看蓬前人头簇涌”,十月廿七那天,贩卖日用百货,金银首饰,上海棉布,苏州刺绣的各种商摊摆满在街道两边。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兰街的文娱活动也非常丰富,有“十台大戏”之说,这对当地的戏曲文化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周巷是个大地方、七片提庄三片当”,这是周巷老街的人津津乐道的谚语,鳞次栉比的店铺一字铺开,闹哄哄的人群在街上选购,一条街上有了人,于是便有了风景。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老街上有修了三十多年鞋的修鞋摊铺,有祖孙几代传承的百年糕团店,也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五马头”。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在老街,时间走得很慢,这里的人依然保持着独到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光阴,这里的故事,会让你在心里留下这样的话:时光停留,不再是过客。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六月杨梅,城西烂紫霞。”每年的夏至关后,慈溪南部的群山翠岭上沉甸甸的杨梅挂满树梢,凝翠流丹,给人们带来好看、好吃、好玩、好心情。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慈溪市从1989年开始举办第一届杨梅节,杨梅节“以梅为媒、文化助兴、经济结果”,不仅成为慈溪市的一大节庆盛典,也吸引着来自中国各地和海外的客人。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每年夏天,慈溪人总会去山上摘下一篮篮杨梅,拿到街上去卖或自己放在家里放冰箱冰着吃,多么美味!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横河更是杨梅之乡,甚至街道两旁,也种满了杨梅树,引得路人纷纷去采摘尝尝鲜。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所以在民间,还有一句很通俗的话说:“冬红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说明慈溪杨梅已有少量上市,但只是仅挂篮头,还不是旺季;只有到了夏至,杨梅才是真正地满山红了。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慈溪包括浙江东部的许多地区,管端午节叫“东红节”,除粽子外,慈溪还有端午节吃面条的习俗,所谓

“东红吃面,苍蝇不上脸”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端午节前后这几天,街上出售粽子、花糕的商店和点心摊特别多,各个地方都有,各式各样的。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好多人上街都喜欢顺便买一些带回家,把粽子或花糕当早餐吃。端午节这天,我们也吃花糕,所以才有“冬红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样健” 这样的俗语。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尽情地玩个痛快! 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多热闹啊!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果你是慈溪人,住在幸福度如此高的地方,真是不知道上辈子修来了什么福气。

生活在慈溪,一定很幸福

如今的慈溪,依旧美好如往昔,即使出走千里万里,家也仍然不会忘记,而我们永远都是慈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