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是怎样的?

寻树人


说到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其实相对于现在来说只繁琐不会简单,那么清朝黄帝的大婚礼仪则更为繁琐。我们现在人们结婚,多数是自由恋爱,然后双方家长见个面,差不多也就能将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了,虽然说结婚无小事,都是大事,但是相对来说还是简单多了。

一般来讲,古代婚姻的整个仪式分为婚礼前、成婚礼以及成婚后三个部分。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也不外乎在这些当中。婚前礼有纳采礼、大征礼、进妆奁、册立礼、奉迎礼; 成婚礼有跨火盆、跨马鞍、合卺礼; 婚后礼有庙见礼、朝见礼、颁诏礼、庆贺筵宴礼等等。

婚礼前

当然,清朝皇帝大婚不会像寻常人家一样有订婚的程序,只是出于尊崇古礼,举行纳采礼。在纳采礼之后,要举行筵宴,称之为纳采宴。一般在纳采礼之后,还有问名礼,而清朝皇帝都是通过对记名秀女复选的方式,因而表面上看并没有问名礼。

纳采礼之后就是钠征礼了,清朝皇帝大婚的纳征礼称为纳币,以多为实。把金银列在礼物之首, 并且区分出礼物与赐物, 即给皇后的为礼物, 给皇后家人的为赐物。给皇后家人的赐物, 真正成为皇后母家所纳之“币”, 给皇后的礼物在大征礼之后仍要回到宫中。

成婚礼

一般人家娶妻,均会去迎娶妻子,皇帝当然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皇帝是先派遣使节到后邸对皇后进行册立,然后再将皇后迎入宫中。因此,将其称之为“奉迎礼”。

然后就是合卺礼了,一般再坤宁宫举行。此时皇后就要重新梳妆打扮了,不再是姑娘的发型,而会换成“两把头”的媳妇头,穿上朝袍朝褂,这样就完成了从平民子女到皇后身份的蜕变。清朝皇帝在合卺时,模仿古人席地而坐,内务府的宫女将宴桌铺设在龙凤喜床沿下,两人相对而坐,然后恭进皇上、皇后交杯用合卺宴。皇后在左,皇帝居右,对饮对食,在帝后饮食之后还要有结发的侍卫夫妇在坤宁宫外屋檐下用满语唱交祝歌。

婚礼后

婚后第二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朝见。我们现在结婚有的地方或者家族还有这样的习俗,就是第二天新人给父母敬茶。帝后大婚也不例外,不过是去太后宫里进行朝见,这时候皇后要穿吉服,戴凤钿, 明黄五彩龙袍,八团五彩有水龙褂, 戴项圏、挂辩子手巾、东珠朝珠。

之后,就是重要的颁诏礼与庆贺礼了。皇帝的大婚是举国盛典,要昭告全国,使妇孺皆知。

最后,进行筵宴礼。婚成之后, 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国宴以答谢皇后父亲及其族属。此时皇帝要亲自御临太和殿, 设法驾卤薄、乐悬等,以敬重其事。

至此,礼成。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严肃对待学术,认真回答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点赞、关注和评论、转发。

参考资料:《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五四。

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卷十八

《礼仪·昏礼注》,《十三经注疏》影印本

《清史稿·礼志》卷八十五


北大炉炉


这还用说吗?天子良缘,必定举全国之力大办特办,极其奢华啊! 四海宾朋来朝,天下奇珍异宝让你眼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