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现,你还会储蓄吗?为什么?

含露嗽叭花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对银行储蓄并没有什么影响。存款和理财是两回事。银行存款依旧是保本的,但是银行理财不再保本,在投资时要选择适合自身风险的产品。


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合规,将存款和理财的风险分离开来,逐渐打破刚兑。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


1、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变了。


之前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发行的,现在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主要做存款贷款业务,理财子公司发行各种理财产品。


2、理财子公司自负盈亏,不再由银行承担亏盈。


理财子公司其实相当于银行之前的理财部门,之前这部分亏盈是由银行承担,现在银行的理财业务剥离出来,以后这部分要自负盈亏,也就是要去刚兑了。


所以,对于银行的存款依旧是保本的,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就不再保本,从风险角度来看,跟其他理财产品没什么差别,投资的时候要看清产品本质和风险提示,选择适合自己风险的产品,弄清楚产品之后再考虑要不要投资。


万能的老左


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与银行储蓄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和银行理财产品有内在的联系。

本人将依然采取储蓄和理财产品组合的投资方式,将钱款存入银行。

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与取消“保本型理财产品”殊途同归,都为降低银行金融风险。

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直接投资基金和股票,所以理财产品今后将“打破刚性兑付”,以对冲由此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将降低产品购买门槛,从而惠及更多的客户,从而提升银行业务增加。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门槛,已经从五万降到一万,而理财子公司将不再对理财产品门槛做硬性要求。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银行“蓄水池”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却不再承担银行的“兜底”责任。

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可以多渠道销售。既可以在理财子公司的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又可以通过银行柜台销售。还可以分流部分银行服务人员,在“无人银行”到来之前未雨绸缪。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顺祝本周工作愉快!


陆燕青


财智成功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意味着理财风险加大,亏本概率大幅度提升,储蓄会成为更好的选择。


2018年P2P平台爆雷不断,多数平台要么是高利贷,要么是庞氏骗局,企业为了解决自身融资问题建立的平台反而看上去更靠谱一些。没出事之前都是合法正规的企业,出事之后大多成了非法集资。


什么是非法集资,简单点讲就是投资后果自负。冰冷,无情,万亿资金灰飞烟灭,最后能追回来的比例极低。


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与上述逻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财智成功看来就是“甩锅”二字。


门槛降低,五万变成一万元,这样韭菜就多了,产量就高了。

理财资金能够进入股市,就有了获得超高收益的可能。

亏本后果自负,赚钱拿5%左右年化收益率,怎么看理财子公司都是大赚特赚的节奏,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了。


之前刚性兑付的存在,其实有合理性。银行通过放贷获得高收益,即使有坏账,也可以通过资金池把坏账填平,依然能够给投资者不错的回报。


换成子公司后,高收益自己多数留下,亏本了全是投资者的。银行子公司是没有风险了,那么会不会催生肆无忌惮炒股的子公司呢?反正亏了也不是自己的。从逻辑上讲,这些理财子公司已经跟基金公司差不多了。


对于银行来说,子公司巨亏也没关系,反正债务关系也不会影响到自身,大不了子公司破产倒闭就是了,重新注册一家,换个牌子,把破产的公司团队直接搬过来,又可以圈钱做理财了,多好。


理财子公司成立,投资者要擦亮眼睛,宁肯存银行定期获取较低收益,也不要买理财产品了,最起码观望两年再说。


财智成功


理财子公司的出现并不影响我储蓄或者理财,反而对于理财来说,更加有利,但是也可能带来风险。

理财子公司

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是为了把理财业务独立出来,让理财业务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公司,可以让银行的理财更加专业化,更好地提高理财的服务水平和理财子公司的吸收和存款能力。


对于理财者的影响

对于理财者的影响则是,银行之间对于理财资金的竞争将会随着时间不短加剧,而理财者则是可以在银行理财业务的激烈竞争中得到好处,比如理财利率会提高,银行理财的服务水平会升级,理财种类会更加多。

但是在看到好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坏处,银行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需要仔细分辨清楚收益和风险,另外新规也规定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直接参股股市投资,也就是意味着新型的理财风险和更大,理财收益也可能会更高。



小财总结

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是理财行业是一大进步,对于理财市场的优胜劣汰有着进步的意义,但是进步总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化解落后。


小车说理财


基本上不会把,我自己的话会留上一点资金在银行储蓄,其余的钱都会拿出去理财,毕竟放在银行不动的钱是死的,只有钱生钱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不是靠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拿利息而发家的,理财虽然有风险,但是只要自己适可而止,不要太贪心,时刻保持清醒的机智,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亏损,长此以往,本金就会越来越多,钱生钱!


真金聚银1


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现与储蓄之间不是谁消灭谁的关心。

一、从行业实际看,理财公司与储蓄一直和谐的存在,同时理财子公司的出现是适应监管部门对市场乱像治理后形成的结果是为了规范银行理财业务。从发达国家的金融实践看在有理财公司情况下,储蓄依然有市场。

二、将理财业务分拆为专业子公司,是风险的隔离,是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需要。理财毕竟不是储蓄,部分理财产品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风险。而储蓄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在银行破产法未出台的情况下,基本上由政府隐性的兜底,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按照先个人后企业,个人储蓄存款在50万元及以下的保证全额。也就是银行破产个人存款总量不超50万元,是可以全额赔付。

三、个人资金是选择储蓄还是选择理财与个人风险偏好和金融认知水平相关,具备一定投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可能偏向理财产品,毕竟无风险的储蓄收益水平偏低,而理财产品根据风险水平的不同其期望回报会与风险水平挂钩。

四、从目前的储户结构看来,部分人依然看重银行储蓄产品的安全性,流动性,而理财产品相对在安全性和流动性向偏弱。


了凡167973381



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通过意见征求后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一刹那,已经有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20多家银行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宇宙行更是直接注册资本达到160亿,接近于10个基金公司的规模。看来各家商业银行是又遇到了一轮风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这是商业银行的反映。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会不会因此而改变理财产品与储蓄的格局呢?

过去几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火,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末我国银行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已经达到29.54万亿,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一半。为什么这么火?简单来说,因为过去极少有理财产品亏损本金的现象。据资料显示,2017年度,银行理财产品不能全额兑付占比仅0.4%,而且这里的全额兑付仅指预期利率率,而不是本金亏损。由此可见,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几乎就是懒人投资,几乎就没有过多考虑风险,甚至根本就没有体验过损失,坐等收益,不火才怪。

管理办法出台后,对于普通投资者会有啥影响?

先说好听的:

1.门槛继续降降降!今年9月银保监会下发新规,银行理财产品门槛由5万降到1万。而子公司管理办法指出,以后监管机构不再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门槛做硬性要求,而是银行自主决定,有可能像基金一样,一元起购。

2.不再面签。以前对于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新人,都要求面签和风险测评,现在规定可以不面签,但也要通过风险测评,不过有多种远程测评,包括电子渠道。

3.购买渠道更多。子公司开业后,不仅可以通过自身平台销售,还可以由银行代销,以及其他网络平台代理销售,而不在局限于以前的银行平台。

子公司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这是与以前理财产品投资最大区别,这个变化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也许还不适应,或者需要时间去适应,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现有和过去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在监管下公墓理财产品是不能直接投资股票的,只有通过公墓基金间接投资股票,私募理财产品才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因此,过去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由于投资标的的低风险属性,在专业团队的管理运营下,投资者几乎没有风险,可以坐等收益。但是,子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从此以后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也就是比原来仅投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范围扩大了,权利放宽了。在理论上,投资标的风险会增大,传导给投资者的机会就越多。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配套下,亏损本金的现象可能会真正出现。



理财子公司的设立,无疑对社会有好处,对于银行来说更可以使银行业务与理财业务各自回归本源,从而有效厘清责任,隔离风险,最终实现金融秩序的稳定。母公司可以对子公司实施行政管理,以及资源调配等,但是子公司仍然属于一个独立法人。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自然也就与银行无关,道理就在此。

综上所述,理财子公司的出现,究竟能否改变理财与储蓄格局,或改变投资者选项?不仅需要时间来证明,还需要看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强弱,以及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这些都会影响投资偏好。


龙门山财经


银行储蓄早已不是老百姓首选的手段了,今年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以来更加使老百姓对银行的痴迷信任下降,以后势必有更多的理财方式提供给大众!


家庭保险师苟文超


巧取豪夺。相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买房的人越来越多。


yzhuo1


子公司出来肯定不受待见,只相信大银行谁敢相信什么子公司,不要又是相当于会跑路的p2p之类的东西,专门来坑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