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項目“天花板”的解讀,以及投資人針對產品會問哪些問題?

昨天的文章內容,給大家解讀了一下關於投資人關注項目的三個點:人、事和產品。其中在關於“事”的解讀當中涉及到了項目的“天花板”這個概念,有很多人不是特別理解,所以今天這篇咱們開始先對項目“天花板”多說一下(建議先看看昨天的文章,再來接著今天這篇)。

還是按照國際慣例,咱們來舉例說明。

一個做智能硬件中間件的平臺項目,它的理念是把模塊化式的傳感器以及雲服務結合在一起。比如說做一個手環,用戶可以自行選擇計步、計心跳、計提問、計心率、提醒、通信等功能,只需要按在設置中勾選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實現用戶自由選擇產品外形、是否打logo、生產數量等近乎個性化定製的需求,然後可以自動生成,並且對接到生產過程當中。

關於項目“天花板”的解讀,以及投資人針對產品會問哪些問題?

這個項目當然很好,但針對定製化的小批量生產卻很難實現。假設一個企業提出要訂一批帶其logo的手環,鼓勵他的客戶去鍛鍊身體,定製數量是50個。也就是說,50個帶有企業個性logo的產品還要匹配企業定製功能的App,那麼面對這種需求,這個項目目前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現階段產品的生產製造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從開模到生產,需要整個產業和系統的協同,只有智能生產製造進一步升級,才能實現這個最終的需求。

在這個案例當中的可定製產品對產量的要求就是它的“天花板”。因此這樣的項目儘管想法非常好,但在目前技術還沒有達到低成本、高效率運作的情況下,項目的前景並不是很明朗,其商業化變現能力受到侷限。


讓我們回到昨天的主題當中來,投資人關注項目的三個主要點:人、事和產品。

投資人對於產品和服務的判斷,是他們一定要做的。但這個判斷是在短時間內無法體驗的。例如,創始人拿來的是一個App或者一個服務,投資人無法馬上在現場完整的體驗到。針對於此,投資人都會做一些針對產品特點的測試,主要是通過

提問來完成。

通過提問,投資人要進行一些初步的判斷,比如這個項目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閉環完成了多少?是不是和自己的理念、行業發展趨勢相符合?邏輯上是不是合理?有沒有經過實際檢驗?

為了得到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投資人往往會問創始人一些詳細的數據,這個詳細的數據不一定真的體現出什麼,但投資人會把它記錄下來,目的就是看創始人是否真正知道

投資人在提問的時候,可以看出創始人的一些特質:

比如這個創始人是否一問三不知?如果投資人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那麼肯定是不行的;這個創始人是否善於分析?因為有些數據不是直接數據,需要創始人自己進行統一分析,進行一些深入思考才能得出答案。

因此,如果創始人想要獲得一個成功的會面,那麼在敘述的過程中客觀事實如數字、案例、邏輯,必須要多於主觀的表達,如預期、感受、態度。因為客觀事實是投資人能夠獲取的信息,他可以去驗證真偽,投資人更喜歡這樣的內容;而主觀的表達則往往是基於創始人自身判斷的內容,是否存在誇大、是否能夠兌現是需要在未來驗證的,投資人在決定投資之前不會相信這些東西。

投資人的觀點其實很簡單,核心在於對這個項目是否要投。因此為了得出自己的觀點會做很多相關的分析,如項目能做多大,產品KPI、營收、利潤的增長預期如何;項目投資成本高不高;項目的商業邏輯怎麼樣……

關於項目“天花板”的解讀,以及投資人針對產品會問哪些問題?

這裡的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是複合型問題,都能夠分解為多個小問題。在面談的過程中,如果這些被分解出來的小問題能夠與創始人提供的“客觀事實”相對應,那麼這個小問題就有了答案。當很多個小問題都被創始人解答後,投資人自然就形成了觀點。經過這個觀點凝聚的過程後,投資人與創始人之間的信任度就因為“觀點”的無限靠近而被建立起來了

如果說普通人是依靠攢錢來營造家庭的基本安全感,那麼投資人就是依靠事實儲備來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從誰那裡獲得的儲備多,誰就容易獲取投資人的信任。

另外,很多投資人在面談之後並不會馬上做出投資決定,投資人心裡非常清楚如果談完之後能夠馬上做決定,那麼往往會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可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因為投資人不一定每個領域都熟悉,很快做決定是有風險的。

創始人由於整天處於行業內,一定是非常深刻的理解業務本身。而投資人每天要看不同的項目,見不同的團隊,很難對某一個領域有非常深的瞭解,即使他們會做一些行業研究,但基本上還是不太懂業務,尤其是商業上的創新。但投資人個個都是談判高手,他們知道在什麼時候可以進,什麼時候可以退,什麼時候壓價,什麼時候給創始人施加壓力,甚至連話術都有專門的講究,只要創始人提出一點,投資人馬上就會有不同的理由反駁,這些反駁往往會讓創始人啞口無言。因此不要被投資人連珠炮似的問題嚇倒,一旦他問了你不清楚的,那就如實回答吧,搪塞與信口雌黃都是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