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解区块链」比特币的“中国监管态度”演变史

从2013年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开始,中国的监管之路已经走了5年。这5年里,币圈掀起了太多大风大浪,来了一批人,又走了一批人,死了IC0,活了BAT。

而比特币一直是无法动摇的存在。就在这5年里,中国央行和政府为“比特币”操碎了心。本文将带你回顾2013-2018年间,中国对比特币的“监管态度”。

2013年:不承认比特币法律地位,但允许自由交易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信部、证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将比特币定义为一种虚拟商品,明确比特币不具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流通使用。

该通知规定,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和支付机构不得从事比特币交易,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应向政府电信监管机构注册,并遵守反洗钱规定。同时还提倡金融机构宣传投资和虚拟货币教育,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迅解区块链」比特币的“中国监管态度”演变史

五部委表示,这个通知是为了“保护公众的财产权,保护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地位,防范洗钱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尽管该通知预警了加密数字货币的“过度投机”会损害公众利益,并动摇人民币的合法货币地位,但政府仍允许民众“自行承担风险”,自由参与此类商品的在线交易。

通知发出后,当天比特币的价格应声下跌,约从7004元跌至4521元。

2016年:中国开始探索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重要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央行副行长周小川宣布数字货币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肯定了数字货币的部分价值,并表示自2014年以来,央行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全面研究数字货币发行的框架,探索发行受政府支持的数字货币,此举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央行的新闻稿表示,如果发行受到国家支持的“合法”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和流通的高成本,并提高经济交易的透明度,从而减少洗钱、逃税和其他犯罪行为。

「迅解区块链」比特币的“中国监管态度”演变史

除此之外,数字货币还能使央行对货币流通有着更大的控制权,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尽管央行肯定了官方认证数字货币的重要性,但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现状仍绝口不提。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审查行动全面铺开

2017年1月5日,全球比特币市场暴跌21%,价格从1190美元跌至938美元。

就在这猝不及防的价格波动和暴跌关口,中国区主要的交易所BTCC和OKCoin遭遇了系统故障,大量投资者在抛售潮期间无法登陆操作,尤其是那些玩杠杆交易的投资者,面临着巨大损失。

毫无疑问,这重新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1月6日,中国央行发布通知称,已联系相关监管部门,要求他们与主要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会面,审查其业务运营和监管是否合规,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清理”。这份通知重申了官方的立场,明确表示比特币不被中国政府视为“货币”。

1月11日,央行对国内领先的交易所BTCC、火币和OKCoin进行了抽查。路透社当时将此举视为中国政府“遏制资本外流”和“缓解人民币压力”等系列举措的一部分。

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中国比特币交易的政策风险更高。

1月22日,中国的三大交易所——火币、OKCoin和BTCC在声明中宣布,它们将开始对每笔交易收取0.2%的手续费,以便抑制一下市场操纵和极端波动,让比特币市场在风口浪尖降降温。在中国央行加强审查的压力下,这些平台还停止了保证金贷款。

当中国打喷嚏时,比特币就感冒了。中国央行更严格的资质审查,宣告着中国对比特币的“监管之网”正式铺开。

2017年:IC0的刑事定罪

2017年9月4日,币圈94惨案出现了。中国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公告里称,IC0通过“不定期出售和流通令牌”来筹集“所谓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是在从事“未经授权”的公共融资,这是非法的。同时要求所有类型的IC0都“立即停止”,并尽快将投资者账户中的所有资产归还给投资者们。

「迅解区块链」比特币的“中国监管态度”演变史

至此,中国的IC0完成了前期的使命,彻底落下了帷幕,IC0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

2017年:中国大力清理交易所

不仅国内的IC0被禁止,最赚钱的交易所们也被拉出来走了一遍巡视。根据新规定,交易所不得允许用户用法币直接购买加密数字货币,反之亦然。

9月15日,北京互联网金融风险工作组会见了中国首都数字货币交易所的高层,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注册新客户,并详细计划如何赔偿用户。据报道,当局还向深圳和上海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官员发出了类似的命令。

此外,工信部还表示将直接关闭网站,从应用商店里退市相关APP,并要求工商总局吊销其营业执照。

大范围的清理行动很快取得了成效,多家交易所纷纷响应——

9月14日,BTCC宣布将在9月30日完全关闭,并将退还用户账户里的财产。

9月15日,火币发布公告,声明将停止新的注册和存款服务,并将在9月30日之前停止所有服务。

9月15日,OKCoin宣布,将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

同样在9月15日,ViaBTC表示,将于9月30日关闭ViaBTC中国大陆官方网站,并在此之前将持有的人民币或比特币返还给客户。

到了2017年9月中旬,有报道称,由于国内主要的交易所面临中国央行的严格审查,中国在全球比特币交易中所占份额已降至略高于10%

然而,就在9月份的禁令刚刚尘埃落定之际,中国投资者寻找到了场外交易平台,也正是在那种艰难的时刻,中国比特币市场创下了单周1.15亿元的历史新高。

据媒体报道,总部位于台湾的场外交易平台OTCBTC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头50天的交易额就已经达到1亿美元。

2018年:无币区块链,要链不要币

要说2018年最亮眼的是什么,那么一定是BATJ各大巨头都开始入局分蛋糕了。根据中央的指示,他们推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无币区块链”,渗透到了物流、金融、慈善、溯源等各个方面。

中国政府也已经下了最后通牒:我们,要链不要币。

「迅解区块链」比特币的“中国监管态度”演变史

不可否认,如今关于区块链的“有币”与“无币”依然激烈。数字货币确实有着利好的作用,但身处熊市,应该抛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正视如今国内监管重压下“币链分离”的现实。

2013-2018:反对的声音愈演愈烈

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当局对加密数字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的看法变得越来越严肃,政府的立场也变得越来越强硬,所以才有了一系列举措。

但堵不如疏,在监管机构对这个市场围追堵截的同时,也无意中培育了场外交易等另类的交易渠道,甚至也促使了交易所们都开始玩“总部在国外,业务在国内”的套路。

朝圣之路总不易,这个不被认可的5年过去了,下一个5年会是怎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