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金庸去世了。

港媒已經發了確認消息,我的朋友還在不死心地問:有沒有人闢謠啊?

2010年大規模傳過一次金庸去世然後很快被闢謠了,所以總是覺得還能刷出闢謠來,不過這次真的沒有了。

沒有了,他的資料正式變灰,加上了一句“享年94歲”。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作為一個娛樂兒童,我以前常常想:如果沒有金庸,這麼多電影電視劇,拍什麼啊,那麼多漂亮的人兒,演什麼啊?

金庸是武俠小說裡的一代宗師,他的故事也為整個華語娛樂事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演繹素材。

1960年,謝霆鋒的爸爸謝賢就演了楊過,當時是一共四集的粵語長片。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60年代下旬到80年代初期香港邵氏電影裡有諸多金庸IP。從1967年的《神劍震江湖》(改編自《倚天屠龍記》裡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開始,邵氏共計拍了23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張國榮1983年在邵氏演過《神鵰俠侶》改編的《楊過與小龍女》,跟他演對手戲的小龍女是命運特別傳奇後來嫁給劉家良的翁靜晶。

張國榮的兩個造型,頭髮還是束好了帥。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翁靜晶的小龍女有點冷豔。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在邵氏時代之後,【徐克+金庸】也是香港電影裡抹不去的印記。

徐克讀出了東方不敗的跨性別意義,也通過這個再創作最大程度開採出了林青霞的雌雄莫辯之美,直接製造了林青霞事業的新高峰。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到了《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東方不敗×雪千尋,到現在還是姬圈最愛。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天山童姥》又直接從《天龍八部》裡找了個支線來改,創造了李秋水李滄海和巫行雲奇特的三角關係。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徐克對金庸的大膽改編很前衛,對女明星的審美又是頂級的,所以越到後來越看著非常有神作意味,但是金庸不喜歡這麼飛的改編,吐槽過徐克不懂武俠,幾部之後就不賣版權給他了,徐克也說自己看到金庸就繞著走,怕他。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90年代的金庸電影裡還有王晶,《倚天屠龍記》裡張敏的趙敏在白馬上一回頭成為經典。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王晶深愛的邱淑貞也留下了小昭造型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黎姿是唯一一個同時飾演過趙敏和周芷若兩個人的女演員,她的周芷若眉形很特別。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鹿鼎記》很跳脫,雙兒直接變成了雙生兒,李嘉欣演阿珂也是很說得過去。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周星馳的韋小寶說書直接創造了一種表達範式。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別忘了香港電影史上的經典套拍案例,意識流的《東邪西毒》和超好笑的《東成西就》,也都是金庸的同人文。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在金庸劇方面,大陸觀眾最早接受的都是港臺的作品,基本上幼兒園到初中階段看過什麼金庸劇,那就是心中最佳版本無人可超越,再看什麼新版都不入法眼。

說到底是金庸作品和角色本身的固有魅力非常強大,能長久地住在觀眾心裡。

早年間港臺金庸劇的影響力比較小,像潘迎紫在臺灣拍的《神鵰俠侶》是大小S的童年回憶,但是大陸觀眾很少看過,所以沒什麼共鳴。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還有梁朝偉劉德華的《鹿鼎記》,男主配置也很好,年代太久遠,大部分大陸觀眾只知道扮相沒看過具體內容。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大陸觀眾的金庸劇啟蒙當然是83版的TVB的《射鵰英雄傳》,這部戲被引進後不斷重播,甚至一直到90年代中後期我還能在電視裡看到。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這些旋律也成為一種情懷標配。

83版的《射鵰英雄傳》烙在爸爸媽媽記憶裡,也烙在我記憶裡。幼兒園裡甚至有“傻郭靖俏黃蓉嘻嘻哈哈老頑童”這種童謠,最後一句好像是“念慈念慈告訴你,楊康不是個好東西。”

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很多大陸觀眾到多年後才知道可愛兔牙的翁美玲早已去世。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2000年以後大陸互聯網剛剛興起,論壇裡有持續不斷的83射鵰懷舊風潮,其場面頗類似今天大家動不動就把還珠拿出來嚼巴怎麼嚼都不膩,黃日華和苗僑偉皆因為這部戲被打上了終身記號。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TVB拍金庸IP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喜歡是做同人文再創作,把支線拿出來發揮,例如鄭伊健演過《中神通王重陽》。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姜大衛演過《九陰真經》,男主是黃藥師。女主角是《射鵰英雄傳》裡只存在於他人敘述中的馮蘅。這個非常好看,豆瓣評分也很高,推薦黃藥師的角色粉研究。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不過這麼一想,從徐克到王家衛再到TVB,香港人就是很愛搞金庸同人文創作啊。

臺灣的《雪山飛狐》也是90年代初的集體回憶之一,大街小巷都在放“雪中情雪中情,雪中我獨行”。

因為小時候看過一眼龔慈恩的程靈素,導致我永遠站了程靈素無法站袁紫衣。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這部戲是兩岸合拍片,大陸女演員伍宇娟扮演袁紫衣,王璐瑤扮演苗若蘭。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臺灣的楊佩佩工作室拍的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影響力也很大,葉童忽然從許仙變成了趙敏給不少小朋友造成了童年困惑,但是周海媚的扮相直接定義了周芷若的標準。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如果有“一見楊逍誤終身”,那應該是孫興的樣子。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但對於85後一代電視兒童來說,還是金庸+TVB最過癮。

94TVB射鵰發揮穩定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自帶《歸去來》BGM的95《神鵰俠侶》,有最好的白古和無法超越的姑姑李若彤。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自帶《難唸的經》BGM的97《天龍八部》,那年大家都趕著回家看這部戲,導致老師訓我們:“那個頭上綁抹布的男主有什麼好看的?!”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李若彤從小龍女變成了王語嫣,還是很熨帖。兩個角色合起來足夠她在女神功勞簿上睡大覺了。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自帶《叱吒紅人》BGM的99《鹿鼎記》,陳小春的痞氣恰到好處,馬浚偉是白月光一樣的少年,七個老婆各有千秋,這一版劇情也特別緊湊,陳小春內心小劇場可愛,暑假必備。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吳啟華的01《倚天屠龍記》我就覺得比較奇怪,因為總覺得他臉上差一副眼鏡。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黎姿和佘詩曼這一對雙姝可圈可點,樹立童年女神地位。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大陸的金庸劇時代是張紀中開啟的,金庸一塊錢賣版權當年是轟動新聞。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由於有了港臺前作成為了童年回憶珠玉在前,每一次張紀中的翻拍都會在引發爭議,那時候的流行語叫“論壇裡板磚橫飛”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沒想到的是,而十多年過去,張版笑傲射鵰兩部,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有回升。除了“於正救了張紀中”這種客觀對比因素之外,張版金庸劇還是有不少優點。

港臺拍武俠講究性價比,從張紀中的01《笑傲江湖》開始,實景山水給了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武打動作也是很有風格的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金庸劇只要拍得別太差,一定是能捧人的。

儘管揹負著各種“演技呆板”吐槽,《笑傲江湖》和《射鵰英雄傳》加在一起,還是讓李亞鵬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許晴當年被吐槽少婦氣太重,是“馬臉青年令狐沖的大齡女友”,但後來者妖魔鬼怪太多,現在一看許晴,是漂亮的。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射鵰英雄傳》是周迅的原音被吐槽,但周迅的靈氣還是讓人懷念。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這個版本的包惜弱(何晴)穆念慈(蔣勤勤)都是美到史上最高配級別了。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尤其是穆念慈,顏值不達標的版本特別多,蔣勤勤這個最完美了。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03大陸版的《天龍八部》評價也比較好,胡軍的直男氣息得以充分發揮,阿朱阿紫顏值氣質都對。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劉亦菲是道行不夠顏值來湊,神顏還是神顏,神仙姐姐因此一戰成名。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06《神鵰俠侶》有聶遠黃曉明角色之爭,只留下聶遠定妝照。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劉亦菲的小龍女還是純靠顏值。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楊冪最討人喜歡的時刻也定格在本劇中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但黃曉明卻因為這部戲初見邪魅端倪。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到了08《鹿鼎記》,黃曉明正式跑偏了。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09年鄧超主演的張紀中牌《倚天屠龍記》太災難,哪哪兒都不對,跟黃曉明的《鹿鼎記》一樣估計也不太可能翻案了,略去不表。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倒是03年兩岸合拍的蘇有朋版本《倚天屠龍記》做成了比較青春氣息的版本,很拉好感。(但張鐵林的楊逍是童年噩夢,不說了)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因為演過《倚天屠龍記》,賈靜雯、高圓圓至今都處於虎撲直男女神金字塔塔尖位置。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唐人也拍過青春版《射鵰》,中間胡歌出車禍恢復再演,成為胡歌人生的轉折點。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袁弘的小王爺在我心裡是遺珠了。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張衛健的《小寶與康熙》也是拍得比較走形,不過是很張衛健風格的。這版女演員顏值不錯。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近些年大陸的金庸劇翻拍頻頻出事故,比如於正搞出了五彩斑斕的《笑傲江湖》,陳妍希因為“小籠包”自黑又打開市場的《神鵰俠侶》,還有鍾漢良滑滑板演喬峰和木婉清臉上蒙蕾絲的《天雷八部》……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但是這仍然擋不住影視劇行業反反覆覆拍金庸的熱情,去年有新《射鵰英雄傳》,李一桐因為黃蓉圈了直男好感,直接殺進虎撲女神榜,接下來還有新的《倚天屠龍記》和《神鵰俠侶》。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我們不可能在一篇文章的體量裡羅列完歷史上所有的金庸劇IP改編,但僅僅這些浮光掠影的片段也足夠說明,金庸故事是華語影視行業的超級大富礦,造星工廠,和童年回憶製造機。

很多新一代年輕人都是先從影視劇裡瞭解到金庸故事再去看原故事的。只要看了幾眼,摸到一點點情節,就忍不住走進去反覆觀看、比較和探索。

通常認為武俠是男孩子愛看的,但金庸的武俠是男女都能沉浸的,尤其是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各自有不同的愛恨和執著,一旦抓住了情感核心去演,一個角色就足夠撐起一個女明星的半生名望。

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

(△李綺紅的郭襄)

金庸的武俠不止是英雄夢,也是情愛啟示錄,還有人間種種複雜道義的綜合。小時候看情節,長大了回味情感,再成熟一些則見人生百態。

如果沒有金庸,整個娛樂行業不知道要失去多少精彩。

金庸不僅僅貢獻出了好看的武俠小說,也直接豐富了華人世界的各種娛樂資源。從文字故事到影視劇到遊戲,金庸宇宙給所有的武俠樹立了規則。

他走了,但我們都在他的世界裡活過,再也無法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