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金庸

再見,金庸

剛剛得到的消息,

中國武俠之魂金庸先生逝世。

享年94歲。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個時代,真的要終結了。

再見了,大俠。


再見,金庸



李詠、金庸接連去世,十月,真的是一個悲傷的月份。

唯一稍稍有所安慰的是,金庸老先生也算壽終正寢。

而李詠卻是讓人在心痛之餘,再一次感覺到癌症的可怕。

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公眾人物因為癌症而離世。

羅京。

《新聞聯播》主持人。

自2004年到2008年,連續五年被評為央視最佳播音主持人。

與趙忠祥、宋世雄並稱為“播音三巨頭”,本人亦有“國臉”之稱。


再見,金庸



小時候看《新聞聯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李瑞英的合作。

然而,2009年,6月5日,羅京因淋巴癌不幸去世。

終年,48歲。


再見,金庸



肖曉琳。

曾主持《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半邊天》等。

還參與籌辦了法制欄目《今日說法》,時至今日依舊是國內最重要的法制欄目。

因深情嚴峻、目光敏銳、談吐犀利,她本人被稱為“鐵面美人”。

2017年7月12日,肖曉琳因直腸癌轉移不幸離世。

終年55歲。


再見,金庸



方靜。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

23歲成為《中國新聞》欄目主播,先後擔任《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國際觀察》等欄目主持人。

2015年11月18日,方靜因癌症去世。

年僅44歲。


再見,金庸



王歡。

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主持人。

曾任電影頻道《節目預告》編導、主持人,《下週電影》主持人。

2013年7月3日,因癌症病逝。

年僅,42歲。


再見,金庸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央視名嘴。

我們普通人身邊,也多多少少發生過因癌症去世的情況。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高達900萬人以上,死亡約500萬人,並呈逐年增高趨勢。


再見,金庸



前段時間,廠長參加了一個朋友父親的葬禮。

葬禮上,作為獨生子的朋友一個人穿著孝衣,守著靈堂。

我看著他父親的遺像,那是很年輕的一張臉,才47歲,卻已經被癌症折磨了好幾年,最終醫治無效而去世。

朋友說,父親去世的消息,還瞞著爺爺呢。

老爺子80多歲了,成天樂呵呵的,沒有必要讓他早早嚐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能瞞多久就瞞多久吧。

父親身體還能行動的時候,硬撐著回了趟老家。

老爺子問兒子,怎麼瘦成這個樣子?

兒子說是工作忙,夏天胃口不好,平時健身強度大……算是糊弄過去了。


再見,金庸



我看著穿著孝衣的朋友,他好像一夜間長大,成熟了很多。

我無法想象,這之後的時間裡,他該如何習慣,每次回家再沒有那個男人的教導。

我無法想象,他的母親又該如何擔起家裡的大事小事,為兒子的未來操碎心。

我無法想象,他的爺爺又該怎麼一次次打聽兒子為什麼還不來電話?還不回家看我?

生命啊,在疾病面前真的太弱小了。


再見,金庸



《我們這一天》裡,父親傑克在火災中喪生,母親麗貝卡一個人帶大了三個孩子,還再婚有了新的家庭。

所有人都以為,傑克去世的傷痛已經慢慢被時光撫平了。

可是,在兒子成家立業,生下孫女的時候,麗貝卡還是痛哭流涕。

因為,在每一個幸福的時刻裡,她都會想起傑克。

想象如果傑克還在,看到兒子當了爸爸,會有多高興。

所以,每一個幸福的時刻都會因此變得有些傷感,滿是遺憾。

再見,金庸


疾病來的時候,我們無力。

親人走的時候,我們無奈。

有些傷痛,是時光也難以撫平的。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從這一秒開始,好好思索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曾任《東方時空》、《人物週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

2015年初,她因為天天咳血,疑似患上了肺癌。

雖然後來證實這只是虛驚一場,但這促使她重新思索人生,毅然離開了央視。

決心從42歲開始重新過一遍自己的人生。


再見,金庸



央視主持人柴靜,《東方時空》、《看見》欄目主持人。

2003年非典時期,曾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線採訪。

是新聞與傳播類專業學生教科書上的範例人物。

但是,2013年底,因為剛出生的女兒被診斷為患有腫瘤,柴靜毅然從央視辭職。

從此關注環保,和”霧霾“較勁,推出了空氣汙染深度調查《穹頂之下》。


再見,金庸



李詠去世,一篇疑似其妻哈文朋友圈發文在微博被瘋轉。

雖然被證實這並非哈文發文,但文中字字句句依舊引人深思。

當災難來臨,戀人逝去,往事如烙,回憶成殤,留在世間的那個人才在後悔和眼淚中明白:在一起時,所有的世間都不該用來談對錯,論是非,生悶氣,鬧情緒,而應該用來緊緊擁抱,好好相愛,深深相吻。因為,一旦逝去,你才懂得愛與被愛的珍稀。所以,如果可以,有人愛或正愛人的你,請張開雙臂對身邊那個人說句:“我愛你。”歷經悲歡,人到中年,我才漸漸懂得:過去的自己最愚昧的地方就是把大號的時光浪費在爭吵和解釋、抱怨和指責、控制和索取上。恰恰忘記了,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是自由而豐盈的去愛,是忘我而真誠地去給。



再見,金庸

國家癌症中心2017中國城市癌症數據報告,讓人心驚。

我國每年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相當於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得癌症。

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快速提升,

80歲時到達高峰,85歲時,一個人患癌風險為36%。

以現在的醫療水平,我們確實無法徹底根治癌症。

但如果這樣做↓ ↓↓ 癌症將離你更遠。


再見,金庸



成年人了,是時候照顧好自己,妥善處理好生活了。

有些道理,看似老生常談,但如果不屑一顧,真的後悔了就來不及了。

讓人痛惜惋惜的人事那麼多,是時候敲起警鐘了。

餘生,請一定善待自己,善待愛的人,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和愛的人。

畢竟,這世間除了生死,其它真的都是小事。

逝者已矣,唯願生者當如斯。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泰斗駕鶴仙遊去,僅留傳奇在凡間。

再見金庸,再見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