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之战”中国军工的“救星”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由此展开。战争爆发后,由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自身的国防工业薄弱,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武器装备及零配件。由于中国武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战争期间,双方均大量购买了中国的武器装备。

这场远在西亚的战争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军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80年代初,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不得不大量缩减军备,提出“军队要忍耐”。这样,失去了国内的军火订货,中国的军工企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候因为两伊战争而送来的军火订单对于当时困难的中国军工厂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这长达七年又十一个月的消耗战中,伊朗死伤总计108万人,伊拉克死伤总计将近五十万。伊拉克战前国家财政盈余600亿美元,战后却欠下了1700亿的外债,奔溃的财政状况导致了后来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而在武器方面,此次战争中,从美制F-14“雄猫”和AIM-54“不死鸟”导弹,到苏制飞毛腿短程弹道导弹,乃至中国的轰-6轰炸机皆悉数亮相。无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在将近八年的消耗战中对于武器装备都有着海量的需求,而缺乏军事工业的两国都只能依赖于外国武器的进口。但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大都附带严苛的政治条件。相较之下,中国的军火出口要良心了许多。首先中国的军火出口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在剑拔弩张的冷战时期可谓是一股清流。并且,中国军火讲究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如果资金到位,就算是自己还没有列装的设备都会给客户装上,典型例子便是为了出口而研制的85IIM型坦克。

在两伊战争期间,由于参战双方都不是那么有钱,全买高端货显然是不可能。苏制T-55型坦克虽然价格便宜但已经落后于时代,更先进的T-64又买不起,只能寻求新的武器供应商。而基于双方的现役装备水平半斤八两,伊拉克自家手里的T72也是阉割型号,对上伊朗的美制M60优势也并不明显。于是伊拉克盯上了中国的69II式坦克。中国69II式主战坦克是在69式的基础上融合了部分新技术的改进型号。值得注意的是,69式主战坦克也曾装备解放军部队,但因为质量问题被全部退货....至于出口型的69II,虽说装备了TRTLA激光测距仪和BCLA弹道计算机等高逼格设备,但实际上还是59的底子...

“两伊之战”中国军工的“救星”

不过69II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宜!单价只需五十万美元!,统统只要五十万!战争中期伊拉克购买了大量69II式坦克。而后一部分69II式坦克在战场上被伊朗所缴获。经过考察后,伊朗人发现69II也非常适合缺乏高素质人才的伊朗陆军,于是也盯上了69II。

据不完全统计,单单是在1987年,中国军火年出口额达就达到了37.5亿美元,一度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军火出口国,占据世界军火市场的百分之12,出口中东的武器占总出口的百分之90。

但遗憾的是,随着1990年两伊战争的结束,中国军火出口在经历了短暂的春天后,市场份额逐渐开始萎缩。据统计,中国武器出口在1997年仅占世界军火出口的百分之2.17。

而到如今,随着中国对于国防军事投入的持续增加,中国军工行业也逐渐进行复苏。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内,新技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无论是AR系列火箭炮,还是MBT-3000系列主战坦克,完全有资格冲击国际高端市场。中国军火出口总额在2017年度一跃成为真真正正的世界第四,再也不是曾经的昙花一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