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清朝的大決戰,洪承疇的13萬軍隊,為何全軍覆沒?

範柯左


給大家講講明清之間最後一次戰略性的大決戰――松錦大戰。

這場戰役後果是十分嚴重的,直接導致了明朝遼東戰略的徹底破產,從此明朝一蹶不振,再無半分還手之力,也使明朝的精銳力量一戰皆歿,不要說對付清軍了,連鎮壓農民起義的兵力都喪失殆盡,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弱勢。


明朝邊關主帥袁崇煥被崇禎剮殺以後,明朝北方防線沒有一個能鎮得住的大將,“邊事益無人矣”,防線上的明軍就缺乏統一的調派指揮,無法對清軍迂迴入關而組織起戰略性的抗擊。

按某些三無扯淡派的理論,袁崇煥是個大內奸,按道理,內奸已除,防線上應該是高枕無憂了。但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後來,清軍又數次率兵深入明朝腹地進行劫掠,明朝政府是毫無辦法,眼睜睜地看著清軍來去自如,大肆搶掠人口和財物,攻城拔寨,無往不利。

天啟皇帝的陵寢被焚,敢戰的盧象升戰死,孫承宗被俘殉國,山東朱姓諸王被擄去殺死,北方防務也被清軍摸得一清二楚。


這是“剛明”?這都特麼成了公共廁所了,人家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五次甚至在明朝境內住了八個月,還解開馬匹,進行放牧。

雖然清軍就數次繞道蒙古,破關而入,殺入明境內線,又通過對蒙古諸部落的征伐和收服,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對直隸地區的戰略包圍。但因為有山海關與幾個關外重鎮的存在,清軍的這種迂迴行動總有被抄後路的危險存在。

要想消除這種威脅,清軍就必須拔掉山海關外的這些明軍的軍事重鎮。 這種情況下,皇太極決定採取的戰略:

一、要拔掉這些釘子;

二、要殲滅明軍主力。

這些重鎮中,明朝錦州總兵祖大壽擁有袁崇煥留下的最強的兵力,他對清軍的威脅也最大。 所以,崇禎十二年2月,皇太極首先發動了對錦州的攻勢,決定先啃掉這個最硬的骨頭。

但寧錦防線是經過熊廷弼和袁崇煥兩代邊將構築起來的,清軍不擅長攻城,而錦州防務堅固綿密,祖大壽又是老將,嚴防死守,清軍一時也難奈何。

清軍起初並沒有準備足夠的炮兵。經過數月攻城戰,沒有拿下錦州,還損失了不少兵馬。

這不行,於是皇太極就下令停止強攻,改成圍困,以騎兵部隊騷擾周邊農業,切斷了錦州的外援。

但祖大壽早有準備,他經歷過大淩河戰役,吸取了教訓,在戰前就在城內儲存了可供全城守軍三年用的糧食,根本就不怕這樣的圍困。 雙方相持到了6月,清軍也沒有一點辦法,皇太極派多爾袞去指揮攻打錦州。


年輕的多爾袞到了前線,發現經過四個月的苦戰後,一無所獲的清軍士氣十分低落。多爾袞就命令圍城部隊的防線後撤30裡,各部隊輪換作戰,輪流回家休息。

結果,狡猾的祖大壽發現了這個機會,他立即率兵衝出來,打開了一個缺口,又往城內運進去了一批糧食。

這可把皇太極氣炸了,他怒不可遏,立即撤銷了多爾袞的指揮權,罰款降職,另派濟爾哈朗去接替指揮。

濟爾哈朗做事很認真,他親自帶著部下四處佈防,在錦州城四周挖出數道深深的壕溝,在每個營地之間,也挖出長壕互相隔斷,圍得水洩不通。在蜘蛛網一樣的溝濠中還派出巡邏隊,晝夜查看和監視。


濟爾哈朗又派出間諜以重金買通了城中的蒙古將領,讓他們打開了城門。

這下糟糕了,祖大壽只好率兵撤到了內城,糧草和軍械都不足了,向朝廷發出求援。

祖大壽向朝廷彙報:

接到錦州的告急文書,崇禎緊急調集了十餘萬兵馬、四萬多頭騾馬牲畜和三千多門的各式火炮,備好了充足的彈藥,薊遼總督洪承疇掛帥,還調來吳三桂、王樸、曹變蛟、唐通、楊國柱、白廣恩、馬科、王廷臣八鎮總兵,所屬部隊全部歸洪承疇指揮。


清軍鐵騎的厲害,洪承疇很清楚。當年薩爾滸之戰,兵分多路而進,被各個擊破,前車之覆,猶在眼前。洪承疇吸取教訓,重兵集結在一處,步步為營,緩緩推進。

洪承疇派出前鋒部隊對濟爾哈朗的松山右營進行衝擊。明軍攜帶了大量的大將軍炮。雖然性能比較落後,但這是陣地戰,仍然給清軍造成很大殺傷。

這樣,明軍的先鋒部隊就攻佔了清軍的部分營地。皇太極撤掉了濟爾哈朗的指揮權,又把多爾袞派了過來。

這次戰鬥,吳三桂起了很大作用,他的部隊作戰勇敢,屢有斬獲。洪承疇給他記了首功。

但這可是10萬大軍啊,糧餉消耗十分浩大,而洪承疇又不肯速戰速決,窮到要當褲衩的大明朝廷感到壓力山大。

恰恰此時,明朝境內又出事了。當初鎮壓義軍得心應手、百戰百勝的孫傳庭被崇禎關進大獄以後,原本被招安歸降的張獻忠等人,降而復叛了。趁著洪承疇帶著主力去與清軍作戰之際,張獻忠率軍不斷地騷擾各地。而曾經被洪承疇打得奄奄一息的李自成也緩過勁來了,他重出江湖,率兵攻入了河南,把福王抓起來,燉成了一鍋湯,當地的朱家皇族也被殺了個罄盡。

餓死多少老百姓,崇禎毫不在意,但朱家的大蛀蟲死了,他可心疼了。他要洪承疇速戰速決,早日解決北方戰事,好調出兵力來去鎮壓李自成,替他家親戚報仇血恨。

崇禎皇帝的刻薄寡恩和愛給人背黑鍋的特點,兵部尚書陳新甲是很瞭解的。他只好要求洪承疇加快進攻的腳步。陳新甲向崇禎進言,說洪承疇完全可以速戰速決,必能獲勝。

由於明軍前面取得了幾次小勝,初戰告捷,而洪承疇卻偏偏遷延不進,崇禎疑心頓起。

於是,想成為千古一帝的崇禎運籌帷幄,參與了戰略指揮。他向洪承疇下了死命令,讓他速戰速決,一戰而定江山。

陳新甲又給洪承疇增派了三萬兵力,這樣,明軍在數量上就有了很大的優勢。洪承疇這下子就被架到了烤爐上,要再不快速進攻,崇禎可就不會客氣了。


洪承疇捱了崇禎的一頓訓斥,還得到了兵力補充,崇禎派來的監軍張若麒又嚴厲催逼:



這時候的明軍的指揮權實際上已經落到監軍張若麟的手中:再不趕緊進攻,就要惹禍上身了,無奈之下,洪承疇放棄了原定的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略計劃,開始前突。

7月26日,明軍向前推進至乳峰山一帶,決戰打響了。

明軍這次突進,把清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連他們都沒有想到明軍居然會突然進攻。

明軍的火力還是很強大的,他們攜帶了3273門的各式火炮和彈藥。其中有新式紅夷大炮,也有些仿造的佛郎機炮。但主要還是以土製的大將軍炮為主。

紅夷大炮的技術還勉強拿得出手,但那些大將軍炮就太落後了。

年輕的多爾袞下令八旗鐵騎嚮明軍發起衝鋒。 根據以往的作戰經驗,明軍總是躲在車陣後方,用各種武器進行固守還擊。但這一次,明軍一陣炮火覆蓋,讓清軍吃了大虧,傷亡很慘重,多爾袞下令後撤60裡。

但是明軍嚴重缺乏成規模的野戰突擊能力,這就讓清軍能夠很從容地退走了,再次紮營固守。 多爾袞向皇太極請求增援。

這可把皇太極急壞了,他又氣又急,流了鼻血。


皇太極怒不可遏,他親自率領所有餘下的部隊,星夜馳援。 這樣,清軍得到了大量的加強。老滿洲部隊,科爾沁為首的東蒙古軍隊,還有漢軍旗,全部參戰。兵力差距縮小,而戰鬥力、戰鬥意志和戰鬥經驗則比明軍強很多。

皇太極還將孔有德所部的精銳炮兵,都帶上了戰場。這是皇太極專門組織的一支炮兵部隊,訓練精良,有37門自制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炮,當時是相當先進的,又徵調了大量民夫運輸大炮和彈藥。

率領增援的清軍趕到了乳峰山後,皇太極細細考察了明軍的防禦,發現了明軍的重要問題,前突太進,則暴露出了後衛力量的不足。

皇太極立即下令部隊紮營橫亙在松山和杏山之間,並且在王寶山、壯鎮臺、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向陰屯、灰窯山至南海口等各處紮營。每個營地都深挖壕溝,斷絕了交通要道,把明軍包圍了起來。

洪承疇大驚。如果不能打破包圍,就會被困死在當地。明軍普遍守強攻弱的特點,他下令炮兵轟擊,想打開缺口。

雙方開始了一場炮戰。

明軍雖然火炮眾多,有三千多門,但是絕大部分射程太近,造成不了多少威脅,只有6門紅夷炮能打到清軍。 但清軍恰恰相反,沒有幾門小型火炮,卻有37門重型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炮。清軍的炮手還有葡萄牙人教官認真培訓和指點。

雙方炮戰,硝煙四起,震耳欲聾。

但明軍的幾千發炮彈,都落在清軍營地的前方。炮手也久疏戰陣,射擊水平很差,沒有幾發能中命中目標。

清軍這邊聲勢不大,但打得很準,每一枚炮彈都能飛到明軍的陣地。

這就是差距,清軍炮火的命中率靠的是炮手出色的技術,而明軍炮火的命中率主要靠炮手出眾的人品。

但大家都知道,人品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明軍被揍得落花流水,紅夷大炮也被擊毀了兩門。

趁著明軍主力被牽制在松山,皇太極又突出奇兵,派騎兵偷襲,拿下了附近的筆架山,奪取了明軍的糧草囤積重地。

糧草失陷的消息傳來,明軍上下陷入了恐慌。他們只剩下了三天的補給了。



21日,突圍失敗,明軍諸將商議分兵突圍,大家約好,王廷臣帶領左路明軍突圍,馬科帶領右路明軍突圍,晚上7點左右,同時衝出,奔向寧遠。

要突圍了,軍心瞬間就崩潰了。

還沒等到約定時間,總兵王樸就沉不住氣了,搶先率部開溜。明朝大軍瞬間炸了營,各路人馬開始爭相奔逃,場面混亂,步騎自相踐踏,弓箭和盔甲四棄。


皇太極已經判斷出明軍必會突圍,下令蒙古騎兵前往海邊設伏,左右兩翼在各個路口設下陷阱。

吳三桂、王樸帶人夜間逃到了海邊,正好落入清軍口袋陣中,被打得丟盔棄甲,殘部逃向杏山方向。後面的明軍見勢不妙,又改道逃往海邊,想通過海路逃回寧遠。

但守候在海邊的蒙古騎兵早已張網以待,趁勢殺出,直接衝進了惶惶而逃的明軍隊列之中。

明軍急於逃命,又不防正值海潮上漲,逃路截斷,被殺得急了,竟然爭相跳入海中,希望能夠搶到幾艘漁船逃命。

到了天亮,清軍打掃戰場時候,才發現大海上密密麻麻飄浮著明軍人馬屍體,場面蔚為壯觀。

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而主帥洪承疇等人則突圍失敗,被困在了松山城。

逃到了杏山的吳三桂和王樸,又在高橋遭遇到了清軍的伏兵。激戰過後,二人損失慘重,殘兵敗將逃回了寧遠。 其餘的明軍除了唐通等少數人外,基本上全軍覆沒。

這一戰,明軍十三萬大軍幾乎全部報銷。僅被斬首的就有53780人,更有數以萬計的潰兵跳入海中被活活淹死。


殘軍在洪承疇的率領下撤入了松山城中,上書求援。

英明神武的崇禎怒不可遏,但此刻已經無力支援了。

松山這一仗,十幾年經過剿匪鍛煉出來的將領和部隊,損失了一大半。餘下的部隊也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牽制著,根本就不可能馳援。

崇禎又下令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去給洪承疇解圍,還在做他的春秋大夢呢。

困守的洪承疇組織了幾次突圍,都被清軍的壕溝和樁圍所阻。

終於彈盡糧絕了,松山副將夏成德叛變投降,打開城門。 崇禎十五年2月18日晚,清軍入城。

經過激烈的巷戰後,明軍3600名士兵和100多位高級軍官戰死。洪承疇和祖大樂等人,連同1240多名士兵被俘,松山之戰結束。

被俘的洪承疇和祖大樂剃髮降清。 聽聞松山失陷,錦州城內的祖大壽投降。

看一下這次松錦大戰中的清軍的戰利繳獲:

從松山繳獲:


從錦州繳獲: 從塔山繳獲:

馬匹牲畜和盔甲:

檢點一下明軍的傷亡:

其中洪承疇潰敗進松山的大概有四萬人,之後有八萬人突圍失敗,八萬人中三萬人逃回寧遠,其他人或死或散,一部分人又補充進四城。之後洪承疇組織突進的數萬人突圍,結果全被海潮淹死,至四城失陷時僅剩一萬多明軍,因此最後一次突圍失敗後,四城估計也就剩2~3萬人。 明軍最後的精銳,總共約十三萬人,清軍斬殺五萬三千多人,吳三桂、王樸、唐通率不到三萬人逃脫。海潮淹死和流散將近三萬人,降清一萬多人。



明朝高級將領的損失:

洪承疇為首百餘將領和3600餘殘兵被俘。 錦州失守,祖大壽降,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王樸問罪死。


清軍的傷亡,雖無實數,但能大致推算:

從軍官的傷亡來推測,清軍士卒的傷亡估計將近萬人。

在戰爭的前期,明清雙方的傷亡相差還不算很大。但當崇禎促戰,洪承疇率部突進,皇太極出現在戰場上後,明軍傷亡劇增。

此戰的後果:


在崇禎的駕駛下,明朝這輛殘破的馬車向著覆滅的命運狂奔而去,再也拉不回來了。


饞嘴肥貓鏟史官


明清最後一次對決就是松錦大戰了。這場大戰是在松山到錦州之間、四十餘里的範圍內進行的,明清雙方各自集結了十幾萬的軍隊,廝殺了兩年多時間,最終以明軍慘敗收場。


成也崇禎;敗也崇禎!剛剛招安了張獻忠,打跑了李自成,明朝自我感覺內憂已解,到了外患當除的時候了!於是,一口氣調了八個總兵的部隊,約十三萬餘人,在洪承疇的統領下準備與清軍對決!不過,皇太極這個人也不是個傻子,他親率七萬滿洲八旗軍、兩萬曾經投降的明軍和三萬蒙古軍,共約十二萬人也迎面撲來。



當時,洪承疇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利用塔山和杏山便利的後勤保障,用打持久戰的方法拖垮、拖死沒有後勤保障的清軍。如果按照洪承疇這個想法打下去,估計明朝還能殘喘幾十年也說不定。然而,偏偏這個時候,國內狼煙又起,局勢已經不是崇禎能左右的了,他除了速戰找死之外,也不會有更好的辦法了!

打仗打的是經濟,可這個時候的明朝,連前線參加決戰的軍隊明天是否還會有飯吃都不敢保證。恰恰又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已經被招安的張獻忠又反了,就連那個曾被洪承疇打得半死不活的李自成,也趁機重出江湖,倆人都趁著洪承疇帶著主力去與清軍作戰之際,紛紛跳出來趁火打劫。

無可奈何花落去!窮皇帝崇禎不得不下令提前開打了!於是,東亞古代歷史上,最大的炮兵對決開始了。很快,明軍彈藥打光了,隨後筆架山失守,糧草補給線徹底斷了。此時,對於洪承疇來說,他所剩下的事情也就只有“跑”這一個字了!
洪承疇命令明軍主力分成三路開跑。結果,左路全軍覆沒,右路跑出一點點兒,中路的洪承疇跑進了人家的圈裡,一年後降了!至此,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下三萬殘部跟隨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


茅山夜話


我曾經記得兵聖孫武早就說過的一句話: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聽上級話尤其是不按皇帝的意思辦事,真正做起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先放下洪承疇指揮的以明軍慘敗而告終的松錦大戰不說,我們看看歷史上兩個典型的案例。一個是岳飛元帥帶領的岳家軍,在朱仙鎮準備一鼓作氣收復河山,結果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至此北伐功虧一簣。二是洪承疇手下大將孫傳庭,一會兒鎮壓起義軍,一會兒北上拱衛京師,搞得焦頭爛額。他在潼關收拾人馬,準備防止李自成長驅而入。但崇禎皇帝認為孫傳庭怠戰,堅持命令出兵。孫傳庭無奈之下出兵,最終戰死。這樣,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沒了,然後就有了“傳庭死,大明亡”的說法。

其實,洪承疇也是與上述這兩位有同樣的經歷。洪承疇是很能打仗的,他在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戰鬥中,勝率是十分高的。我還記得在讀歷史小說《李自成》時,對潼關大戰的描述: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義軍在陝西,被洪承疇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回師轉東,洪承疇又令曹變蛟於潼關設伏邀擊,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走入陝南商洛山中,僅此一戰就可以看出洪承疇的指揮才能。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外行指揮內行,歪打正著的幾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軍兩路南下,京師戒嚴。兩面受敵的明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率軍入衛。崇禎十四年(1641年)春,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所謂八總兵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與清兵會戰。三月,皇太極發大兵採取長期圍困錦州的方針,勢在必克。洪承疇主張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且戰且守,勿輕浪戰。如果,按照洪承疇的戰略思想,這場戰爭的結果可能就會發生反轉。但這時,上面的壓力來了,外行的崇禎皇帝希望速戰速決,兵部尚書陳新甲也來促戰,同時遼東監軍張若麒也以監軍身份不斷干預指揮,原本洪承疇作為薊遼總督和明軍主帥,應有節制全部兵馬的大權,但此時,已經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導致明軍在陣前出現重大失誤。在皇太極把明軍糧道斷了之後,反而激起了明軍的士氣,洪承疇抓住時機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但是不同的聲音又出來了,各部總兵主張撤退。最後大家商定好時間決定分批撤回寧遠,大同總兵王樸卻因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結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緊張的明軍將士一潰千里“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這樣看來,松錦大戰大敗,是明軍自己打敗了自己。人們常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但是,就算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將軍,碰到一個瞎指揮的皇帝,結果也不會好到那裡去。


東白啟明


我認為,薩爾滸之戰和松錦之戰乃是明清雙方最具決定性的兩場戰役,薩爾滸之戰改變了雙方攻守之勢,而松錦之戰則徹底將明朝逼上了絕路。至於松錦之戰的戰敗,則主要是由於朝廷盲目催戰、監軍插手、指揮失誤和將帥畏死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的。

△松錦之戰示意圖

後金進圍錦州,朝廷令洪承疇率軍馳援

皇太極繼位之後,通過兩徵朝鮮、拉攏和進攻蒙古諸部,已經基本解決了入關的後顧之憂。然而由於關寧錦防線的存在,使得皇太極多次無功而返。因此,清軍和明軍長期圍繞關寧錦防線展開了爭奪。

△皇太極

崇禎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極汲取過去強攻教訓,制定了長期圍困、圍點打援、迫其出降的計劃,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作為陣地,同時收割錦州城外莊稼、掃除外圍據點,切斷錦州駐軍與外部聯繫,著手準備長期作戰。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極在錦州城外鑄造營壘、挖掘壕溝、豎起柵欄,將錦州圍的水洩不通。之後,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軍攻佔錦州外城。錦州守將祖大壽自然知道錦州的重要性,於是急忙向朝廷告急。崇禎皇帝則令洪承疇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速令各鎮總兵“刻期出關”,速會兵於寧遠,解錦州之圍。

△洪承疇

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疇率領大軍到達松山與杏山之間。四月二十五日,雙方在乳峰山交戰,清軍失利,幾乎潰敗。但洪承疇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沒有輕敵冒進,而是駐紮寧遠,探查錦州態勢。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則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促迅速進軍,崇禎帝於是詔令洪承疇“刻期進兵”,同時分別任命馬紹愉、張若麒為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督促決戰。

明清雙方於松山大戰,明軍最終戰敗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二十八日抵達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二十九日,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後,則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

而此時,得知清軍先戰失利的消息後,皇太極也已經率兵到達了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隨即便在王寶山、壯鎮臺、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就地挖壕,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斷絕松山要路”。

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密令阿濟格突襲塔山,奪取明軍囤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糧餉缺乏,於是打算回寧遠修整再戰,決定次日一早分成兩路向南突圍。結果大同總兵王樸回營之後便立即率領本部人馬率先趁夜突圍逃跑,結果各軍統率爭相率領本部人馬各自突圍,結果黑夜中各軍相互擁擠踐踏,混亂無比。

最終,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之後在“轉餉路絕,闔城食盡”的情況下,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落,總兵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

松錦之戰失敗的原因

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部。那麼松錦之戰明朝到底因何而敗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崇禎

1、朝廷盲目催戰。早在薩爾滸之戰時,明軍就因為朝廷不斷催戰而最終導致失敗,結果松錦之戰依然沒有汲取教訓。在初戰告勝之後,如果明軍按照洪承疇的建議,步步為營的穩步推進,那麼即使無法戰勝清軍,也不會導致最終的慘敗,至少還有一戰之力。結果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遼東監軍張若麟的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促速戰速決,最終導致洪承疇所部落入陷阱。

2、監軍胡亂插手。當時薊遼總督洪承疇和錦州守將祖大壽其實都是贊同穩步推進的戰略,但卻遭到了監軍張若麟的堅決反對,甚至“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直接插手軍隊的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明軍最終的慘敗,監軍張若麟難辭其咎。

△洪承疇最終選擇了妥協

3、戰略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熟知兵事,但奈何最終敗給了權力,在張若麟和陳新甲等人的干預下,他最終選擇了屈服。對方提議速戰速決,他便選擇了孤軍深入;張若麟提出應該退回寧遠,重新整頓之後再戰,他便率軍向南突圍。可以說,除了初戰之外,洪承疇已經將指揮權力交了出去。

△明軍的裝備和兵力並不弱於清軍

4、將官畏死怯戰。在松山與清軍決戰時,明軍其實並不弱於清軍,並非沒有取勝的機會。結果,一些明軍將領畏死怯戰,不服將令,胡亂突圍,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他們卻“皆斂兵不敢出”。

可以說,松錦之敗,“非戰之罪”,明朝的整個運轉體系都已經出現了問題。松錦之戰與薩爾滸之戰何其相似,如果明廷能夠汲取薩爾滸之戰的教訓,不胡亂敢於前線將領的指揮,那麼戰敗並非不可避免。


香茗史館


發生在公元1639至1642年的松錦之戰,可以說洪承疇對遼東局勢判斷的一系列失誤,直接造成了最後的慘敗,也許憑他的軍事能力可以對抗農民軍,但對日見崛起的清王朝,他的視野卻受到了一系列的遮擋,最終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在很多後人眼中,松錦會戰的失敗似乎是明朝高層關鍵時刻不斷添亂,盲目催促洪承疇主動出擊,進而釀成慘敗,但事實上這恐怕是事後諸葛亮的看法,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明軍主動出擊是必須要進行的選擇,無論從明清雙方的經濟狀態,還是當時的錦州戰場局勢,洪承疇必須要選擇在最快的時間內出兵與錦州外圍的清軍決戰,才能有徹底解決錦州之包圍的可能。



松錦之戰初期當錦州遭到清軍包圍時,洪承疇對錦州戰場的預測為需15萬軍隊和一年糧餉,也就是需要調動15萬軍隊在一年之內就可以解決錦州危機,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洪承疇判定清軍在這一仗中只能有一年的支撐時間,明朝隨後向遼東前線調動了13萬軍隊,加上錦州被包圍的守軍基本滿足了洪承疇所提到的軍事要求,但洪承疇真的在一年之內解決遼東危機了嗎?



1639年清軍在錦州的北部義州進行屯田,進行戰前物資準備工作,1640年開始對錦州進行包圍,隨後雙方在錦州外圍不斷進行包圍與反包圍作戰,1641年年初錦州城徹底被圍死,1641年暑期洪承疇開始率主力部隊抵達錦州外圍,向錦州外圍的清軍展開決戰。從上述這些時間節點就可以看出,在松錦之戰的戰爭發展態勢上,洪承疇的判斷已經完全錯誤,以清軍的戰場供應能力以及經濟情況,清軍對松錦之戰的堅持已經完全超過了洪承疇的預料,先前洪承疇以為率主力軍隊駐紮在錦州數百里外的寧遠,對錦州形成壓迫之勢,就可以使清軍始終在錦州外圍保持數量眾多的駐軍,從而從經濟上拖垮清朝,不曾想最終拖垮的卻是自己,企圖與清朝進行國力消耗戰,但自己卻首先支撐不住,被迫率軍與其進行決戰,這也導致了洪承疇在一開始就失去了主動權。



但即便於錦州外圍的清軍進行決戰,洪承疇也仍然具備著絕對的優勢,畢竟他的手中有13萬明軍,而錦州外圍的清軍最多不過4萬,加上錦州城內的明朝軍隊,明軍形成了三到四倍的優勢,在清朝後援部隊沒有增援到錦州前線之前,這一期間是洪承疇打破錦州之圍最有力的時機,只可惜在這一環節洪承疇再次選擇了保守,在主力部隊全部集結於錦州南部20裡外的松山後,卻依舊是磨磨蹭蹭,企圖穩紮穩打緩慢消耗來迫使清軍撤退,但他卻忽略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錦州外圍的清軍根本不是清軍的主力部隊,這一時期,洪承疇也許還具備著兵力上的優勢,但清軍的主力部隊一旦趕到前線,這個優勢將徹底不在!

隨後的結局也驗證了這一點,皇太極的主力還沒有趕到的時候,洪承疇面對錦州城下的多爾袞,尚能具備一定的優勢,卻沒有利用這一時機儘可能的擴大戰果,可隨後皇太極傾全國之力率主力大軍趕到,在清軍兵力增加了數倍的情況下,錦州的戰場局勢瞬間形成了反轉,即便皇太極沒有出奇兵反包圍洪承疇的後路,洪承疇在面對實力增強的清軍,也斷然沒有獲勝的可能。

事實上整個松錦之戰,能夠挽救錦州的只有一次機遇,就是在皇太極沒有率軍趕到的情況下,洪承疇集結全部明軍主力徹底擊敗錦州的外圍清軍,即便做不到這一點,撕開清軍在錦州外圍的防線,將糧草送入錦州城內,增加錦州守軍的自我抵抗力,也可以進一步加重清軍在錦州外圍的包圍困難,甚至可以利用錦州城自己來拖垮外圍的清軍,只可惜洪承疇錯過了這一最佳時機。


遼寧資深球迷


明清的大決戰稱之為松錦之戰,即在錦州、松山、寧遠一線展開的明清的大決戰,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這一戰是決定明朝命運的關鍵之戰。松錦之戰前後歷時三年,從崇禎十三年冬開始,至崇禎十五年三月基本結束。雙方總共前後投入了了將近30萬的大軍。此一戰結束後,明朝經營多年的錦寧防線和關寧鐵騎不復存在。

其實明朝寧錦一線潰敗的種子從袁崇煥被殺那一刻就已經埋下了。具體的會在後面具體分析,那我們就從決戰之前來看松錦之戰。

明天啟六年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敗於袁崇煥,不久之後就死了,後金四大貝勒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阿敏執政。由於寧遠之戰敗北,後金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皇太極想要中央集權,但是礙於四大貝勒執政,彼此之間權力之爭艱難無比。所以皇太極在解決內部問題的前提下,主動向明朝發起議和。當時明朝內部也是矛盾很多,連年征戰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國庫空虛。但是鑑於明朝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立國之本不去議和,錯失良機。皇太極在解決了內部矛盾之後,大力發展農業,鼓勵手工業恢復經濟,同時聯絡蒙古擴大兵源,從經濟、軍事上恢復迅速。對外征服朝鮮,在解決了明朝的右翼的同時獲得了戰爭補給和戰略資源。然後恩扶並用的解決了蒙古問題,讓察哈爾歸順後金,從左翼上解決了明朝的威脅。同時,用反間計解決了袁崇煥這個後金的老對手。為松錦之戰完成了戰略上的規劃部局。

經過十年的勵精圖治和發奮圖強,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清。隨後,公然致信崇禎皇帝,開始宣戰,但是如何攻打明朝的問題上仍然困難重重。為此,為此,清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給皇太極上了奏摺,提出了先取錦、寧門戶,打通遼西走廊,也即“剪重枝而伐大樹”的建議。有鑑於此,皇太極提出了以持久對持久的方略:崇禎十三年3月皇太極派其弟濟爾哈朗、多鐸二人率軍前出義州築城屯田,義州在廣寧和錦州之間,地勢平坦開闊適合發揮野外作戰的優勢,且土壤肥沃。義州屯田不但為清軍提供了戰略突前,同時肥沃的土壤也成為了最近的戰略補給地。同時命令朝鮮發兵米至打小淩河,可以說之前剪出明軍右翼的工作初現成效。四月,皇太極親自往義州視察,為圍困錦州實現持久對持久的戰略佈局做戰前準備。六月,清軍開始掃除錦州外圍清軍驛站等據點,同時搶割錦州外圍糧食。這樣在切斷錦州和外圍之間的聯繫的同時也斷了錦州的戰略補給,讓錦州的戰略縱深徹底失去。崇禎十四年三月,皇太極在錦州城外又築起八座大營環城而列,挖壕溝豎起柵木把錦州城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此時的明朝也看破了皇太極的戰略意圖,急調正在西線與起義軍激戰的洪承疇入京,準備加強遼西防務。至此松錦大戰拉開帷幕。其實我們看這一階段明朝針對國內的農民起義鎮壓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年初左良玉在瑪瑙山殺的張獻忠大敗,李自成也帶著僅剩不多的人馬隱藏在商洛山中苦苦支撐。如果說不殺袁崇煥,關寧一線有袁崇煥外抗清軍,洪承疇、曹變蛟等人內壓農民軍,明帝國未必不會迎來另外一番光景。此殺袁崇煥第一害,用兵上捉襟見肘。以及帶給明帝國兩線作戰的財政壓力和軍事壓力。這也給洪承疇的松錦之戰埋下了隱患。

洪承疇入京後官封兵部尚書,總督薊遼軍務。上任之後,洪承疇也看清了皇太極的戰略企圖,於是開始往遼西地區集結兵力。十四年初,錦州守將祖大壽因內部出現叛將,被濟爾哈朗裡應外合攻破錦州,祖大壽無奈只得退入錦州內城,錦州告急。洪承疇預判松錦一線將有大戰,果斷前出親自到寧遠指揮戰事。針對清軍的八座大營,洪承疇也調集8大總兵集結13萬兵力,基本上和清軍的軍力相等。在戰術上洪承疇也進行有針對性的佈置,並且在開戰支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就在兩軍戰略相持都在準待機決戰的時候,洪承疇身後的第一個隱患爆發了。新任兵部尚處陳新甲開始從後方向洪承疇發起一輪致命打擊,以財政壓力為由,上書讓洪承疇速戰速決。徹底打亂了洪承疇待機破敵的戰略部署,不得不說這個階段的明帝國在兩線作戰,以及和清軍長期對峙的消耗下確實也是財政困難。有人說崇禎內庫裡有錢捨不得給邊軍發,我覺得這點上存疑,明朝確實是有內崇,主要來自鹽鐵的收入,但是崇禎在東林黨的建議下已經停了。而且最後李自成圍困北京的時候崇禎窮的要去跟百官借錢,最後連自己的老丈人都不借給他。崇禎非亡國之君,所以內庫有錢不捨的給這點說不過去。萬般無奈之下崇禎只得督促洪承疇速戰速決,並且派張若琪和馬紹宇前往前線監督軍務。

我不知道洪承疇在接到這樣的旨意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無奈,一個有著豐富指揮經驗的人無比深刻的體會到了戰爭的艱難。來吧,決一死戰吧,賭上我的身家性命和這個疲弱帝國。

洪承疇帶領八大總兵十三萬兵馬離開寧遠迅速向錦州、松山一線集結。並且親自領兵6萬在松山一線集結,在兩翼佈置軍隊起到保護和牽制作用。在松山、杏山之間留下預備隊,做接應作用。在發現明軍的戰略部署之後,清軍也積極緊張的進行部隊的調動。皇太極調盛京所有十五歲以上壯丁開赴錦前線,同時急令各地清軍也往松山、錦州一線集結。此戰明軍傾盡遼西之兵力,清朝則是舉全國之兵空國來戰。交戰雙方都表現出了最大的戰略決心,進行一次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決戰。清軍想打的是圍殲戰,自崇禎十四年8月20日開始挖三道大戰壕,從正面圍困明軍。然後從後面挖斷所有松山同往外界的道路,斷了明軍的補給線和後退的道路。這一戰略意圖達成的話,明軍主力將徹底成為孤軍,面臨沒有補給、沒有後援、沒有撤退路線的情況下和清軍作戰。在瞭解了清軍的作戰意圖之後,21日明軍率先發起進攻,意圖破壞清軍的戰略部署,從正面突破清軍的合圍,進而向清軍主力發起攻擊。經過一天的激戰,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軍頂住了明軍的這波突圍。當晚洪承疇召開戰前會議,要求明軍繼續從正面戰場拼死一戰打開突破口。但是內部意見出現了分歧,部分將領的意見是後撤,退出戰場。晚上,總兵王樸率先帶領部隊脫離戰場開始逃離,然後吳三桂、馬科等6家總兵也紛紛脫離戰場。這六個總兵都是袁崇煥在寧遠時期的總兵,在戰術思想上偏重於依託城池跟清軍打消耗戰,對於速戰速決的正面交鋒的錯誤戰略意圖從心裡就是牴觸的。這也是殺袁崇煥後最大隱患。內部思想不統一,洪承疇在短時間內無法在關寧軍中建立威望,同時朝廷的錯誤的戰略佈局,以及關寧將士對錯殺死袁崇煥以及袁崇煥死狀之慘不服情緒都在這一刻爆發了。吳三桂、王樸、馬科等在撤退的路上屢次被伏擊,短短几天,戰損達到五萬四千於人,接近50%損失慘重。正面戰場上,和洪承疇從西線調集過來的總兵曹變蛟、王廷臣,繼續孤軍奮戰,但是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最後只能退入松山城固守,徹徹底底成為孤軍。洪承疇一直堅守到崇禎十五年2月,松山副將叛降,18日城破,洪承疇、曹變蛟、王廷臣被俘。松山失守,被困兩年的錦州也已經解圍無望。三月,皇太極命祖大壽之弟祖大樂入城勸降,10日祖大壽出城投降。至此,歷時三年之久的明清松錦之戰結束,明軍完敗。

我們把時間線往後推移308年,1948年,共產黨和國民黨決定命運遼瀋戰役開打,我黨控制了東北96%的土地和87%的人口。且把國民黨4個兵團14個師44個旅近55萬人分割包圍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區域內,國民黨軍隊補給線徹底切斷,戰略物資只能靠空投。我黨確立了以在東北作戰多年的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為核心總前委,全權負責遼瀋戰役。而國民黨內部的衛立煌主張繼續堅守瀋陽、長春和錦州牽制我軍,而蔣介石則主張放棄瀋陽、長春,往錦州集結退進山海關和傅作義的部隊匯合,保全有生力量。國民黨內部以廖耀湘為首的東北軍將領支持衛立煌的戰略部署,反對蔣介石的戰略方案。後來蔣介石空投自己的得意門生杜聿明以剿總副總司令的職務指揮東北戰場,徹底架空衛立煌。我軍通過錦州會戰、遼西會戰兩個決定性的會戰殲滅國民黨主力。完成遼瀋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後瀋陽、長春城破,遼瀋戰役全面勝利。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行走的故紙堆裡


崇禎十四年春,為挽救遼東危局,崇禎皇帝派遣洪承疇率領寧遠總兵吳三桂等八大總兵,精銳十三萬、在寧遠集合,與清軍展開了大會戰。三月,皇太極發大兵採取長期圍困錦州的方針,企圖佔領錦州。洪承疇則穩紮穩打,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但兵部尚書陳新甲和背後的崇禎皇帝則希望速戰速決,因為持久戰已經耗費了大批錢糧。可想而知,明軍怎麼是善於野戰的清軍的對手,很快敗下陣來。八月,清軍攻錦州外城,截斷松、杏間明軍的聯繫,切斷明軍糧道,斷絕洪承疇歸路。洪承疇被圍困數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因此打算與清軍決一死戰,可是各部總兵官不再聽從洪承疇號令,最後十數萬人土崩瓦解,洪承疇被擒。


永遠二十八歲的帥小夥


下面介紹一下松錦之戰的大致情況:皇太極即位後,一直夢想著滅亡明朝,入主中原。他與公元1640年向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和張存仁詢問定鼎之計,二人提出直搗燕京,割據河北;直抵關門和先得寧、錦三個策略。皇太極選擇了先取寧錦這一策。

由於錦州城高牆厚,守備森嚴,皇太極決定採取長期圍困的辦法孤立錦州。

原明朝降將祖大壽借回錦州充作內應為由,脫離了清軍,重新效命於明朝。他到達錦州後,認真準備,積極應戰,並任用一部分蒙古人守衛外城。但這些蒙古人看到圍城的清軍軍容嚴整,氣勢如虹時,便產生了畏敵情緒。隨後集體降清,將錦州外城拱手讓於敵手。錦州外城陷落後,皇太極立即命令大軍強攻內城,但遭到祖大壽的頑強抵抗,最終無功而返。

錦州危急的消息立即傳到京城,由於錦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失守,關外的寧遠城必然陷入孤立無援的險境,寧遠若失,則整個關外將被被清軍全部佔領。於是,明朝立即徵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共十三萬人,由薊遼總督洪承疇統率,救援錦州。

洪承疇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的方針去救援錦州。但兵部尚書陳新甲不顧敵我態勢,主張速戰速決。他派人趕到前方不斷催促,崇禎帝也給洪承疇下密詔,命他急速進軍。洪承疇被逼無奈,只得先率六萬大軍先行,其它部隊隨後進發,最後在松山集結。洪承疇到達松山後,在乳峰山大戰中,重創清軍,並奪佔了清軍兩紅旗、鑲藍旗的陣地。皇太極在盛京聽說後,急得吐血不止,親率三千精銳趕來救援。

松山位於錦州和杏山之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松山若失,則“全局動搖”。因此,松山成為明清雙方爭奪的要地。皇太極到達松山前線後,把主力屯於松山與杏山之間,用來打擊洪承疇的援軍。隨後在松山城下挖了三道深坑,用來切斷與杏山之間的聯繫。同時,皇太極命阿濟格率軍奔襲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的糧草。

明軍失去糧草,與外界的聯繫又被切斷,內部開始出現動搖。洪承疇對大家說道:“守亦死,不戰亦死,如戰或可死中求生。”要求大家團結一心,共渡難關。但大同總兵王樸膽小怕死,於當天夜裡就率軍先逃。他的出逃立即引起了連鎖反應,唐通、馬科、吳三桂和白廣恩見勢,也相繼出逃。清軍緊追不捨,又預先在沿路戴殺,吳三桂、王樸等部拼死突圍,才率殘兵敗將逃到寧遠。這場大戰,清軍殲滅明軍五萬三千七百人,獲馬七千四百餘匹,甲冑九千三百餘副。明軍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洪承疇和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率領殘兵一萬餘人退守松山孤城。清軍圍城近半年之久,城內糧盡兵疲,副將夏成德叛變降敵,引清兵入城。曹變蛟、王廷臣被俘,不屈被殺。洪承疇被擒。

松山陷落後,錦州軍心瓦解,被圍一年多後,守將祖大壽出城降清。清軍進城後,大肆屠殺城中百姓,各家財物被搶劫一空。不久,清軍攻陷塔山,殲滅城內明軍七千餘人。接著,杏山守軍開門出降。至此,明朝在關外的四城(錦州、松山、杏山、塔山)皆落入清軍之手,只剩下一個寧遠孤城。

洪承疇和祖大壽被帶到盛京後,清廷內部主張對降而復叛的祖大壽處以極刑。皇太極愛惜人才,最後寬恕了他。洪承疇起初拒絕投降,皇太極派漢官范文程勸降,遭到他不斷謾罵。最後在皇太極的親自勸降後,洪承疇最終降清,並稱皇太極是“真命世之主也”。

松錦之戰的失利,使明朝徹底喪失了與清軍在關外一較高下的資本,從此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國勢更加不堪。


歷史的小學生


明朝洪承疇和滿清決戰,13萬全軍覆滅。主要是封建統治的策略、後勤保障、軍隊構成、社會矛盾等因素造成的。

首先,封建統治。

明朝的統治階級主張“攘外必先安內”,明朝的主力部隊忙於平定農民起義軍。財力、物力、人力基本投入到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的戰鬥中去,遼東的局勢一直沒有徹底解決,但常年的國庫支出對於明朝來說,負擔更加沉重。

再加上朝鮮的二次戰事消耗了大量軍餉和精銳部隊,所以明朝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治策略導致了內憂外患的局面,洪承疇的13萬大軍很難與處於強盛時期的滿清鐵騎抗衡,結果全軍覆滅了。

其次,後勤保障。

明朝的屯田制改革到後期基本失敗了,大多的田地被將校、豪紳佔有,軍戶們被迫逃跑,流離失所,明朝的屯田制度名存實亡。所以明朝在遼東的軍士生活潦倒,軍餉長期不發,戰鬥力降低。

所以洪承疇的13萬大軍沒有明朝的後勤保障,與兵精糧足的滿清鐵騎作戰,勝算很低。

再次是軍隊構成。

滿清的騎兵戰鬥力在當時非誠強悍,而明朝雖然有很多先進的火器和關寧鐵騎,但還是以步兵為主。所以洪承疇的13萬明軍,與當時戰鬥力最強的滿清鐵騎開戰,最後全軍覆滅。

最後是社會矛盾。

明朝的社會矛盾相當尖銳,土地兼併加劇了矛盾衝突,激發了農民起義。但滿清的後金是政局穩定、百姓富庶,社會矛盾緩和。所以洪承疇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戰敗也很正常。

明朝洪承疇的13萬大軍主要輸在封建統治者的決策、社會矛盾激化、軍餉糧食等內因和外因上,最後全軍覆滅。


語文360


根本就沒打松錦大戰的必要,以當時明朝的財政狀況根本沒法堅守關寧錦一線,太耗錢了,松錦遠離關內,而地進滿洲,明軍遠道出擊,糧餉不濟,而清軍以逸待勞,明軍必敗,還不如退守山海關!有打十幾萬人大決戰仗的錢,還不如多買點西班牙火槍火炮堅守山海關,三餉也可以少徵收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