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陕西人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黄包裹柳木儿


从未去过陕西,可是却对这片有着厚重的黄土高原文化土地有着无数憧憬和想象。

最初影响我的是大秦帝国里的“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老陕们的勇武好战,而“自古秦兵善战”的名声,也传承了2000多年。

汉代贾谊的《过秦论》被司马迁收录在《史记》之中而名垂青史,祖龙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被贾谊描写描写霸气无比。

秦亡后,汉唐皆宜关中之地,而成为中国历史的上强盛帝国,长安也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城市,据说长安的城市规模甚至远大于现在的西安,而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东突厥颉利可汗兴兵进犯,大兵直驱渭水,进逼长安,李世民被迫签下渭水之盟,然后数年后,大唐就奋然反击,一战而灭亡东突厥。

宋代的首都虽然是河南的开封,但是已经成为京兆府的西安及陕西地区仍旧是统领西北对付西夏、吐蕃事宜的总前线,并且有北宋最强悍的军队——西军,北宋的著名的折家军、种家军都出自西军。

明朝建立后,西安是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樉的封地,明朝晚期,李自成起兵,西安被李自成攻破。

清朝时期,西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指挥西北作战,彻底收复西域,平定准格尔汗国和大小和卓的基地,清朝后期整个陕西遭到陕甘回变的荼毒,而左宗棠又是以西安为基地平灭叛乱,并收复被阿古柏侵占的新疆。

民族英雄左宗棠镇压叛乱收复新疆

清末西安是辛亥革命武汉首义后第二个进行革命的省份,并在西安与满城内的满洲人进行了生死鏖战,极大的威慑了满清朝廷,鼓舞了全国的革命士气。

民国时期这里爆发了影响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甚至是世界进程的西安事变,而陕北高原也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和指挥中心,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当然这里除了璀璨的历史,还有特色文化,无论是豪迈的秦腔信天游,还是喷香的油泼辣子面,甚至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头扎白毛巾的陕西汉子也让无数人震撼。

于是这里诞生了贾平凹、陈忠实,还有我最喜欢最崇敬的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这是一片极为厚重的土地,一定要去看看。


大东北的小豆包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我一直认为陕西男人个个都是高大威猛的美男子,女人都是细腰大屁股的软妹子。

近年来满大街的陕西小吃,又印象陕西人天天油泼辣子、羊肉泡,面条宽得象裤带,面皮米皮很筋道。

看贾平凹、陈忠实小说多了,印象中陕西人生性豪爽,大碗吃肉,大口喝酒 ,晚上喝多了的人就街上吼秦腔。

去年有幸去《三秦都市报》学习了一趟,看了看古帝都的风情,喝了陕西桂花稠酒,吃了正宗羊肉泡馍,见了正宗的陕南陕北的老乡,除了口音不一样,原来都是中国人!


聋王侃史


大学的陕西同学让我对一些陕西人的人生观很不认同、去西安旅游让我觉得现在的西安人毁了西安、在头条看新闻到处都是陕西人骂别人偷东西、骂别人造假、坏别人名声!


雄楚东湖


我心目中的陕西人,是淳朴、善良、憨厚、好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

我没有去过陕西,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过二对陕西夫妇,他们给我留下了很好也很深的印象。

也许陕西延安曾经是革命的圣地的原因,对那片黄土地有着浓重好感,对黄土高坡上的风情,有着说不出的向往。见了这二对夫妇,也就特一留意他们的言行,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个子都不高,男的特别瘦,女的特别能干。

一对是延安富县人,是在呼和浩特遇见的,那时他们在一家水磨石厂打工,我在哪里做的小买卖,和他们厂是租房邻居。他们都四十多岁的人,干起活来连明扯夜,又其是女人干起男人的活,一点都不含糊。有一次,我骑车不小心,摔坏了了脚不能走动,他们还抽空照顾我,还从野地里找来中草药,熬好后端来帮我清洗伤口。今生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每每想起心中总是涌现出无限地感激之情。如果那位大嫂和大哥能看到这篇文章的话,我再一次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还有一对,至今活跃在郑州南三环金岱物流市场,是一对流动的装卸工 ,他们俩的个子不高,装车卸车让多少人都心服口服。

这就是我心中和眼中的陕西人,他们充满了淳朴、善良、憨厚、与勤劳。




散步秋天


头上系白羊肚手巾,里边白褂子,外套黑粗布衣服,窝囊的大棉裤,紫红色的脸庞,拿着鞭子,在黄土高原上放羊,嘴里唱着信天游,肯着咸菜疙瘩和棒子面大饼,喝着混沌的黄河水,这就是陕西人!


中国喷者


陕西没去过,只在电视上看过,感觉是黄土高坡,唱歌,革命老区,但我的表妹嫁给一个陕西人,给我的感觉狠差,他丈母娘家是在广东新会就是我小姨,我表弟结婚我和家人从湖南开车去广东参加婚礼,表妹见到我很高兴的过来和我打招呼他在傍边装个大老板样也不打招呼,我也装作不认识,第一次见。后来我问我姨才知道连在丈母娘家的不叫人,我表妹嫁给他没要过他一分彩礼,没教养,自高,自大,网名还叫,中国乔布斯。投资十多万开个快餐厅还三个老乡合伙。我真不知他的自信来自何方


天空凡星1


我分不清山西,陕西,我把他们叫西北人,我认为西北人聪明,能干,质扑。在一起共事,入党,先进工作者,提干的,基本上都是西北人。


手机用户7025203835


随着近二十几年人们进城务工,接触面变宽,思想有所改变,有很少一部分人与务工前判若两人,变的刁钻古怪.毫无人情可言!但这必定是极少数!!!总体来说绝大部分人,还是不失纯朴厚道的本色。关中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恋家!没有拼搏创新的精神。即使在外务工,也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干好一份工作,没有聚众斗殴和赌博的坏毛病,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从沿海走到塞北得到了一致的好评。那里的企业.工地对陕西人都是称赞的。


大漠孤烟178865474


李又然(1906~1984),生于上海,卒于北京。著名诗人、散文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李又然1928年入法国共产党,属中国支部成员;1941年入中国共产党,属中共中央直接接收党员。抗日战争在延安八年,从事著译、教研和党团工作;解放战争在东北三年,担任文艺和教育方面的领导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执教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在延安,李又然先后任中国世界语者协会延安分会执委兼宣传部主任(通称部长),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执委,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编译(1940年下至1941年上,译校马列著作),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兼会刊《谷雨》轮值主编,兼任星期文艺学园、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大学国文并世界语教员。其间,他多次单独受到中共中央军委书记(通称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二人多有长谈和书信往来。在毛泽东、陈云的关怀下,由丁玲、江丰介绍,于1941年1月11日无候补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中央直接接收的党员。同年8月2日,萧军在日记(《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中记载,他在致毛泽东的信中说:“‘了解一个战士要在战场上;了解一个作家要从作品里’。这话是李又然说的,我觉得很对。”六天以后的8月8日,李又然当面向毛泽东反映文艺界情况,积极促成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并在开幕式上发言。

我真正认识的恰是这样的延安文化人。再以李又然为例,他最早翻译为诺尔曼·白求恩一行阅读的陕甘宁边区的世界语和法语介绍资料。首倡在延安的中国女子大学开世界语课并亲自授课;与冼星海二人以男性教员身份被评为模范妇孺工作者,中央开大会表彰,毛泽东出席讲话。他坚持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新中华报》《中国文化》《大众文艺》《大众文艺丛刊》《文艺月报》《解放日报》《谷雨》,《广西日报》《救亡日报》《诗创作》《十日文萃》,《新华日报》《七月》《青年文艺》,《晋察冀日报》等撰稿并译文。

作家马加说他,“李又然是一位有着书生气的散文家,他曾与法国的罗曼·罗兰有着通信联系。他的《国际家书》,是简练精缩的典范,我很喜欢。”编辑黎辛说他,“特别是李又然的散文与散文诗,文字精炼优美,散文也是诗,有时他为改动稿中的一两个字,常常从文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驻地蓝家坪跑到清凉山解放日报社,来回十五里路,他就是那么认真。”

我的父辈们以一生约十分之一时间,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离开沪上则来到坪上,学贯中西更学以致用,住窑洞城,喝延河水、吃陕北小米饭、著译落笔马兰纸上一一我直到2009年5月下旬,才第一次探访父辈们在延安杨家岭开荒的后沟、蓝家坪著译的窑洞,那种感动、感受和感慨一一溢于言表,充满喜欢。


李兰颂


说实话我是西安人陕西人说话直,脾气大,不团结特别是出门在外,骂人狠不列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