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时尚品牌引发的那些争议

Tag: Prada Dolce&Gabbana Victoria's Secret H&M 争议 歧视

核心提示

过去的一段时间,Prada、Dolce&Gabbana、Victoria's Secret、H&M均因文化或言论陷入争议,对品牌本身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些事情不断发酵的影响下,不少品牌开始表现的战战兢兢,不得不重新考量自身对文化的理解。数据公园就Prada、Dolce&Gabbana、Victoria's Secret、H&M引发的“歧视事件”进行分析,探索品牌面临的争议及背后问题。

H&M广告照片引发的种族歧视

2018年初,在H&M发布的一则广告片中,一名黑人男孩所穿外套上印有“丛林中最酷的猴子”几个字,被批种族歧视。对此,南非左翼激进政党“经济自由斗士党”(EFF)在约翰内斯堡组织当地民众在H&M门店前进行抗议,其中一些抗议者还进店推倒货架,踩踏服装,甚至有人偷走了店内的商品。尽管之后品牌发表了道歉声明并下架了广告照片及商品,依旧没能平息该事件。The Weeknd、LeBron James 等知名人物纷纷在网络上发声,曾跟 H&M 推出过联名系列的 The Weeknd 表示将不会再与 H&M 合作。

对于该事件,相关新闻则表示,H&M的遭遇是“对所有大公司的警告。” 报道称,许多公司喜欢出格的广告,甚至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H&M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令其塑造的全球品牌形象跌入谷底。

过去这一年,时尚品牌引发的那些争议

H&M争议广告图片

Victoria's Secret首席营销官Ed Razek言论争议

一年一度的维密秀是时尚界的狂欢盛宴,今年的维密秀可谓一波三折,在大秀开始前引发大码模特抵制,维密秀举办之后CEO离职,甚至连收视率都屡创新低。据悉,在维密秀开始之前,Victoria's Secret首席营销官Ed Razek接受《Vogue》杂志采访被问及是否会考虑增加维密秀的多样性,比如启用跨性别或者大码的模特时,Ed Razek表示:“我觉得没必要。这是一场梦幻秀,是42分钟的娱乐特别节目。”该言论引发大码模特的不满,并引发不少大码女性到其门店抗议。而美国互联网内衣品牌 ThirdLove则联合大码模特Robyn Lawley在请愿网站change.org提出抵制代表该品牌“狭隘美感概念”的时装秀,同时鼓励认同此价值观的网民,在发帖时采用“#WeAreAllAngels”的标签,并承诺在活动结束后,向合作慈善机构捐赠相等于标签数量的文胸。Victoria's Secret此次被抵制,主要在其品牌传达的理想身材价值观上。

过去这一年,时尚品牌引发的那些争议

2018维密秀被抵制

Dolce & Gabbana“辱华事件”

11月,Dolce & Gabbana“辱华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源于Dolce & Gabbana于官方社交账号上释放出的一段广告宣传片。广告片旨在为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时装秀预热,但其内容被网友质疑歧视中国传统文化,而设计师Stefano Gabbana在与一位亚裔博主聊天时的不当言论曝光后迅速引发网友声讨,原本受邀观秀的40名明星以及上百位模特纷纷表态不会参秀,随后筹备半年,斥资数百万美元,预计展出500多套造型的The Great Show取消。没过多久,Dolce & Gabbana在国内的两位品牌大使宣布解约,不少模特表示今后不会参与该品牌相关工作,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网站纷纷下架Dolce & Gabbana商品。与此同时,Dolce & Gabbana事件被国外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全球最大奢侈品电商集团YNAP随后表示将从旗下的Net-a-porter、Mr. Porter、Yoox.com等平台下架Dolce & Gabbana商品,品牌在国外销售路径再遭重创。尽管Dolce & Gabbana先后发布了两则道歉声明,但局面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过去这一年,时尚品牌引发的那些争议

Dolce & Gabbana就“辱华事件”道歉

Prada陷入“种族歧视”争议

12月中旬,Prada陷入“种族歧视”争议,起因是Prada新推出的Pradamalia系列单品中七种新生物形象之一的Otto。Otto形象以猴子为原型设计,有着深色的皮肤和大红色的嘴唇,让人联想到扮黑脸(blackface)这一盛行于19世纪美国的一种由非黑人扮演黑人的滑稽戏,充满种族歧视意味。美国宪法权利中心的律师Chinyere Ezie在Facebook上发帖呼吁人们关注Otto形象的设计,并鼓励人们使用#StopBlackface(停止扮黑脸)、#BoycottPrada(抵制Prada)和#EndRacismNow(停止种族歧视)等标签转发该帖。不久,Prada发布声明称集团没有冒犯任何人的意图且憎恶一切形式的种族主义,随后将橱窗展示和货架上所有有问题的卡通形象相关产品都撤下来。没过多久,Prada又宣布将成立一个专注于文化多元化问题的咨询委员会,并承诺未来会加强多元化培训,在多元化、包容性和文化方面作出努力,同时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努力做得更好。得益于Prada公关的积极反应,及时止损,事件得以平息。

过去这一年,时尚品牌引发的那些争议

Prada陷入“种族歧视”争议

Datapark总结

性别、种族、肤色、体重、体形、宗教、国籍、年龄、残疾、性取向等,每一项在时尚圈都是一个敏感话题,都需要品牌谨慎处理。当然,并不排除有些品牌刻意打擦边球进行炒作,而实践证明,炒糊的风险比较高。同时,上述品牌的前车之鉴也提醒着其他品牌,在涉及到他国文化时,不能仅局限于表面,深入学习和了解非常有必要,而相关发言人则应学会谨言慎行,毕竟,因逞一时之快而让背后的整个团队陷入危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