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媽媽都要經歷什麼?怎麼護理恢復得又快又好!

大家好,我是婦產科醫生吳丹華,很開心加入到“醫知袋鼠”(i1zdaishu)的科普醫生團隊,如果您有孕產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向我諮詢。

之前咱們講過,剖腹產的手術全過程,這次再來說說產後媽媽們最關心的的問題:剖腹產的傷口要多久才能長好?如何護理能減輕疼痛、恢復更快呢?

剖腹產後,媽媽都要經歷什麼?怎麼護理恢復得又快又好!

術後6小時內

曾經剖腹產手術後,醫生或護士會要求產婦“去枕平臥”6小時,不過隨著護理觀念的變化,這種方式已經被證實弊大於利。所以我們現在建議產婦在剖腹產後保持半臥位,這個姿勢既能減少腹部刀口的張力,又能預防嘔吐物的誤吸

有時護士會在新媽媽肚子上放“沙袋”,來壓迫腹部切口和子宮,減少滲血、滲液,還要“壓肚子”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

麻醉效果逐漸消失後,如果您覺得疼痛難忍,可以選擇用鎮痛泵來緩解傷口的疼痛。

剖腹產後,媽媽都要經歷什麼?怎麼護理恢復得又快又好!

6小時後

新媽媽可以採用側臥位或者半臥位休息,可以促進排氣、降低對傷口的牽拉,減輕傷口疼痛。

因為麻醉會對腸道功能有一定影響,所以腸道功能沒有恢復之前,只能少量吃半流質、易消化的食物和湯水。一般來說,剖宮產術後30個小時左右會排氣,排氣意味著腸道功能已經得到了恢復,可以吃普通飲食了。

但要注意,有的新媽媽始終沒有排氣,但腸道功能也是好的,排氣只是一個信號,並非絕對標準,所以這種情況沒必要餓著肚子硬撐

24小時後

拔掉導尿管後產婦應該儘快活動,可以先坐起來在床邊活動一下手腳,再由家人幫助下地走動,千萬不要怕疼而躺著一動不動,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有發生下肢血栓、甚至肺栓塞的危險,也不利於惡露排出。

剖腹產後第二天要進行換藥,醫生會用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更換新的敷料,並觀察傷口情況。住院期間,醫生和護士會幫你進行傷口的換藥和觀察,直到拆線出院,所以這個階段不用特別擔心,如果有傷口有痛、癢、腫脹等不適感,可以直接問醫生,但不要自己隨便揭開敷料。

產後一週內

剖腹產手術後一週內,媽媽可以綁腹帶來保護傷口。一般建議在術後48小時內一直綁著腹帶。在產後的3-5天,可以臥床休息時解下腹帶,起床活動時再綁上,以避免影響腸蠕動、延長排氣時間。

剖腹產後,媽媽都要經歷什麼?怎麼護理恢復得又快又好!

如果傷口恢復情況良好,綁1~2周,傷口不疼時就可以停用了。

出院後的傷口護理方法

出院前,醫生會給產婦更換傷口的敷料,如果傷口恢復情況良好,出院後2、3天就可以揭掉敷料,而這時開始,新媽媽要特別注意護理傷口。一旦傷口紅腫、開裂、有分泌物或者發燒,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1、注意保持傷口周圍皮膚清潔、乾燥

有些產婦認為月子裡不能洗澡,但其實產後出汗量非常大,傷口非常容易被汗液刺激,不利於傷口癒合。如果傷口癒合良好,產後1個星期就可以洗淋浴了,只需注意不要拉扯或用力搓洗刀口附近皮膚,洗澡後用乾淨的紗布沿切口位置輕輕蘸幹就可以。

2、保護傷口避免開裂

產後幾周內,傷口還沒有完全長好,用力不當容易撕裂,所以月子裡還是儘量多休息,不要彎腰搬重物,抱孩子、哺乳的時候也要避免擠壓到傷口。起床時不要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而應該先翻身側臥,以手支撐起身體,躺下的時候也同樣。在咳嗽、大笑、翻身、上廁所等腹壓增加的時候,可以用手輕壓腹部保護傷口。

3、產後飲食

傷口的癒合需要充足的蛋白質來幫忙,所以要注意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另外,便秘是導致傷口撕裂的一大隱患,所以產婦在加強營養的同時,也別忘了多飲水、吃青菜來保證大便的通暢,預防便秘。

剖腹產後,媽媽都要經歷什麼?怎麼護理恢復得又快又好!

4、按摩傷口附近皮膚

剖腹產的傷口並不是完全動不得的,產婦可以在每天用乾淨、乾燥的手指輕輕按摩傷口幾分鐘,有助於減少疤痕的產生。

5、不要抓撓傷口

剖腹產疤痕的增生大約是從術後2-3周開始,持續3-6個月,這期間疤痕會出現痛癢、刺癢的感覺,在出汗多、天氣變化的時候最為明顯,但是一定要忍住,別用手直接去抓撓。

如果實在是痛癢得難以忍受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塗抹一些外用的止癢藥物,如膚輕鬆、地塞米松等。

另外,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可吸收線,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媽媽可別用剪刀去剪,也別試著去抽,等產後42 天覆查時,讓醫生來解決。

傷口恢復期間的常見問題

很多媽媽會問剖腹產的傷口什麼時候能徹底好?我們來了解一下傷口的恢復過程:

產後7天內傷口會長攏結疤,疤痕呈白色或灰白色,較為平整光滑;

2~3周後,疤痕開始增生,局部發紅、發紫、變硬、癢痛,並突出於皮膚表面;

3~6個月,纖維組織增生逐步停止,疤痕會慢慢變平變軟,顏色變成暗褐色,成為永久的紀念標誌。

傷口感染、脂肪液化、傷口撕裂是產後最常見的傷口恢復問題。尤其要注意,如果發現切口處及周圍的皮膚紅腫、發熱、疼痛,有大量的滲液,或者體溫持續偏高,說明切口可能發生了感染。

如果傷口發炎面積比較小,可以服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傷口發炎面積較大,則需要給傷口清創,待長出肉芽後重新縫合,並服用抗生素,經常換藥。

剖腹產後,媽媽都要經歷什麼?怎麼護理恢復得又快又好!

作者吳丹華,廣西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醫知袋鼠科普醫生成員,擅長孕期營養、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孕期體重管理、高危妊娠的管理等。

如果您還有其他孕產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點擊菜單“專家預約-專家線上諮詢”,向吳丹華醫生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