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沛霖多次叛逃变节,为何还敢写“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诗句?

苑秀云


苗沛霖(1798年—1863年),字雨三,安徽凤台人,秀才出身,晚清著名军阀,曾自称“天顺国大王”,以继承明太祖朱元璋之遗志自居,图谋再次恢复汉人江山。1861年,已经63岁且获得大清布政使头衔的苗沛霖举起反清,窥伺中原。1862年夏,苗沛霖见清军势力强大出卖了英王陈玉成,并将其活捉,送往胜保大营。1863年初,苗沛霖因不满清朝削减自己部队,再次扯旗造反,与僧格林沁蒙古铁骑作战,因队友出卖,惨死于疆场。


1853年4月,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广西老兵在浦口誓师北伐,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抵达安徽、河南交界处。此时,受到清朝官吏欺压已久的安徽、河南、苏北等地人民纷纷结捻起义,响应北伐军,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张洛行领导的捻军。随着皖北各地纷纷掀起农民起义,志存高远的苗沛霖也想凑个热闹,于是便去投靠张洛行,做一枚师爷。不过,苗沛霖觉得张洛行并不是干大事的料,而自己又是堂堂一名秀才(算是有功名,比洪秀全强),岂能与他们落草为寇,同流合污。于是,苗沛霖很快就退出了捻军集团,回到自己的老家兴办团练,向乡绅鼓吹:“筑寨”、“积粮”、“练兵”,从而在乱世中实现自保。但是,苗沛霖当时就是一枚穷酸秀才,乡亲、族人、士绅集团等都不理他,认为苗沛霖是在哗众取宠。

在家乡受到嘲弄,苗沛霖并没有灰心,而是继续等待时机。1856年初,太平军在各条战线均连连获胜,清军、湘军、团练等武装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安徽省几乎完全陷入太平天国之手。此时,族人、士绅集团才想起了苗沛霖之“绝招”,即是:“筑寨”、“屯粮”、“练兵”、“灭贼”,最后则是“称王”,当然这只是苗沛霖之追求,别人可不想称王称霸。由于时局紧迫,士绅、官僚等纷纷采纳苗沛霖之建议,让他来担任“团总”,也就是本地团练的总指挥,由他来招兵买马,粮饷则士绅集团提供。可以说,1856年是苗沛霖人生的转折点,他从一个穷酸秀才一跃而成“保家卫国”之大英雄。后来,胜保见他比较靠谱,于是便大力向清廷推荐,最终他官至布政使,朝廷二品大员。


既然朝廷如此赏识,那自己也得拿出点成绩才行,否则别人会说堂堂的苗英雄并无啥本事,靠的就是吹牛大王胜保拉拢才身居高位。1858年9月,张洛行统帅捻军主力和庐州守将吴如孝联合出兵桐城,截断湘军李续宾部退路,并阻止湖北湘军增援部队北上。趁着张洛行南下之机,苗沛霖统帅“苗家军”配合清军偷袭高炉、顺河、雉河集等捻军中心地区,连破28 个寨堡,杀害了捻军首领葛仓龙与任乾。紧接着,苗沛霖纵兵劫掠皖北各地,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淮北民歌唱道:“涡河水向东流,俺跟苗贼结冤仇;俺的婆子他霸占,俺的爹娘刀割头。”苗沛霖之所作所为,安徽官民深恶痛绝,尤其是巡抚翁同书,更是连连上书清廷参劾他。不过,由于胜保极力辩护,说苗沛霖剿杀捻军功勋卓著,不应追究他过多责任,而是要适当奖励,清廷应允。

1860年4月,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黄文金等采取“围魏救赵”之计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张国梁殒命,清朝在江南地区再也无法抽调出一支正规军。1860年8月,英法联军从大沽登陆,占领天津,而后便直接向北京开进,扬言要活捉咸丰皇帝。此时,胜保劝他带兵北上勤王,尽到臣子之义务。苗沛霖毫不犹豫地说到:“义军之事莫过于勤王”,表示即刻发兵北上,与英法蛮夷在京城决一死战。不过,苗沛霖对“勤王令”阳奉阴违,不但不出兵北上救驾,反而趁此机会扩充队伍,抬高与清廷讨价还价之筹码。10月,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咸丰皇帝直接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置京城人民于水火中不顾。



在苗沛霖看来,“江南大营”被摧毁与英法联军攻破北京这两件事,标志着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生命之尽头,王朝之“神器”即将转移。此时,苗沛霖便将早已埋在心头之“称王”计划付诸行动,建号“天顺王国”,自称“天顺王”。1861年5月,苗沛霖联合太平军、捻军攻陷寿州,杀孙家泰一家,诛皮、黄、洪、吴、张诸姓,宣布举起反清。此时,苗沛霖已经63岁,可谓是壮士不服老,非要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之千古伟业。闻之苗沛霖反清,英王陈玉成很高兴,于是将他拉入太平天国集团,并向洪秀全讨得“奏王”衔送给他。当然,顺便还给他娶了几位王娘,让其感受到天国之温暖。不过,令陈玉成万万没想到的是,苗沛霖居然在自己遇到危难之时落井下石。1862年5月,苗沛霖以“120万兵马,助英王图中原”为诱饵,骗陈玉成到寿州,而后将其逮捕,并送给胜保凌迟。为此,陈玉成大骂苗沛霖:“真小人,墙头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

由于诱捕陈玉成有功再加上胜保极力辩护,清廷并未追究苗沛霖反清责任,而是继续让他统帅“苗家军”,协助官军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不过,对于苗沛霖这类墙头草,清廷并不放心。胜保被逮捕后,清朝便强迫苗沛霖削减“苗家军”,只留2000人即可。为此,苗沛霖大怒,再次扯旗“造反”,扬言要直取大清帝国首都北京。1863年11月,苗沛霖与僧格林沁在蒙城大战,被部下(据说是陈玉成小左队)杀死,一代枭雄就此殒命。



纵横国史


反复叛变只是气节问题,文采好是学问问题,不冲突。再说后一句是此生休在误穷经,很接地气的一句话,我再也不想受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