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38岁当上宁波局级干部,他却告别体制,下海创业,如今已是百亿企业航母掌门人,控股三家A股上市公司,曾与资本大鳄徐翔正面交锋,名噪一时。

平安夜,圣诞前夕,原本是个欢快之夜,可一声惊雷,他侧夜未眠!295亿元身家财富,却连3个亿债务都还不上。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债雷惊爆!宁波首富资金链问题现原形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宁波银亿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熊续强

“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11月《东南商报》整版报道走近银亿集团董事长熊续强的标题。事实上,夸人好、说甜蜜的话从不缺乏赞誉美词,2017年1月底的年度“风云浙商”颁奖盛典上,“风云浙商”评选组委会对银亿熊董事长如此评价:

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妙手神医,一个个亏损企业转到他手里,他都能化腐朽为神奇!他是一位坚如磐石的经营大师,任何困难产业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22年,恒心不移,不疾不徐,率领他的舰队挺进中国民企百强。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平安夜,12月24日,熊续强旗下银亿股份发布公告称,因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发行的公司债券 “15银亿01”未能如期偿付应付回售款本金。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

按照约定,该笔债券的兑付日为2020年12月24日。不过,如果投资者在债券存续期的第3年末行使回售选择权,则回售部分债券的本金兑付日为2018年12月24日。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是7.28%。眼看回售期到了,今年11月,银亿股份上调了债券的票面利率150BP至8.78%,“挽留”投资人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投资者还是选择了离场。(注:据银亿公告,有99.91%的债券持有人选择了按照100元的面值回售本期债券)

“如此大规模的回售,让银亿股份不堪重负,直至如今的违约。”外界不禁会问,为什么上调利率对投资者都没有吸引力呢?曾一度顶着“宁波首富”、“浙商风云人物”等盛名的银亿熊氏家族,到底出了啥事,竟然连3个亿债务都还不上?要知道,在2018年的《胡润百富榜》上,熊续强的财富达到了295亿元,年关却为何难捱,让债务违约,让公司资金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呢?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银亿收购的美国ABC宁波工厂

回答这一连串使人不解的问号之前,先回溯近期发生的两件事,或者说有密切关联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遭中诚信调降评级。12月7日,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决定将银亿股份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将15银亿01、16银亿04、16银亿05、16银亿07的债项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并将公司主体及上述债项信用等级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平安夜,银亿债务爆雷,值得一提的是,该未能如期偿付回售近3亿本金的爆雷债项,当初发行时中诚信是给予主体AA评级,如今银亿股份主体及债项却连遭下调。

第二件事,成为强制复牌的“首犯”。 11月19日,深交所发布了关于银亿股份股自11月20日开始起复牌的公告,原因则为其在深交所要求其回复披露复牌时间的情况下对复牌“闭口不谈”。

证监会一纸决定,让高挂“免战牌”的银亿股份复牌后,立即遭到了市场抛压的无情垂直打击,股价连续下挫。我们知道,11月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中要求,上市公司股票超过规定期限仍不复牌的,原则上应当强制复牌。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宁波银亿集团

很有意思的是,自8月23日以重组为由开始停牌期间,深交所屡次向公司发出重组问询函与监管函。其中,函件中更是直斥其董秘陆学佳“未能勤勉尽责”,但仍未得到银亿股份严肃回应。于是,银亿股份成为了强制复牌的“首犯”,这也意味着熊续强家族与他的“银亿系”名字被写到了A股强制复牌的里程碑上。

3个亿债务都还不上?正如每经等媒体质疑的那样,“银亿股份需要面临的兑付压力恐怕远不止于此。”2016年6-8月份,银亿股份分别发行了三笔债券:分别是7亿元的“16银亿04”、4亿元的“16银亿05”、4亿元的“16银亿07”,这三笔债券发行期均为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换句话说,至明年6月~9月,银亿股份或将面临15亿左右偿付应付回售款本金的巨额压力。

那2016年同期,熊续强及家族和他的银亿系究竟干了什么事呢?“跨国并购让浙江民企越来越强大,在2016年开展兼并重组的19家浙江百强民企中,来自宁波的银亿集团以123.25亿元兼并重组金额遥遥领先。

”这是浙江省工商局2017年介绍跨国并购时的一段话,显然,表现“惊艳”的银亿集团是作为典型介绍的。

当时曾有人赞誉说,熊续强家族百亿并购背后的虎胆雄心:“地产巨舰”银亿转型“工业巨子”。那2016年,熊续强在国际并购市场上“买买买”,到底买啥呢?一、斥资33亿元收购全球第二大车用独立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ARC集团。二、全资收购全球第三大磁簧传感器和光控传感器制造商日本艾礼富公司(注,其在深圳、重庆有生产基地)。三、近80亿元拿下全球领先的汽车CVT变速器生产商比利时邦奇集团。

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员邢立全于去年发布的《A股资本系族:现状与思考》文中指出,“截至2017年2月7日,熊续强家族控制的银亿系内上市公司并购次数多达14次,力压海航系和复星系,成为并购次数最多的民营控股的资本系族。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银亿集团副总裁熊基凯

有分析称,银亿熊氏家族如此大手笔并购,意在奠定银亿在汽配领域的地位。对此,银亿集团第二代掌门人(且如是说)、银亿集团副总裁熊基凯曾表示:“站在世界看银亿,进军高端制造业最佳的捷径就是海外并购。”熊基凯,是银亿掌门人熊续强、欧阳黎明夫妇的独生儿子,是个80后“富二代”。

他进一步解释说,银亿跨国并购瞄准的是具有全球一流技术水平、在细分领域处于全球前三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这样的企业,战略定位清晰、技术壁垒高、订单有保证,并且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产业创新和海外并购,这是银亿集团实现千亿销售收入的主攻方向。”熊基凯去年对“千亿级企业”助跑团”说,其具体路径包括“四个扩大”,即扩大高端制造业的投资规模,扩大新材料的制造能力与投资额,扩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扩大产业与资本的全方位对接。熊基凯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到2020年,银亿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的目标,并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银亿少掌门熊基凯(中)

熊基凯,生于1984年,2007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他,进入家族企业银亿集团;入职的前一天,他刚与父亲熊续强、母亲欧阳黎明等家人一起度过了自己的24岁生日。

最初,他是银亿房产研展部的成员之一,后被派往宁波银亿上海公司当副总经理。据说,成为银亿领墅负责人的他,曾为自己的拿地经历自豪过,因为当时面临着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而“小熊总”却“依然对银亿领墅的打造及销售有着笃定的把控”,“向着实力派接班人更进一步。”(引号内容来自“东方网”)

近日,银亿股份在证券时报网上发布公告称,宁波银亿控股及熊基凯与宁波开发投资集团于12月17日签署《转让协议》,协议转让5.13%的股份。公告称,此次交易属于“化解自身债务问题而做出的商业行为”。另外,“所转让的股权用以归还宁波开投借款本金、利息等费用,合计1,033,766,702.84 元。

“宁波开投”具“国”字背景,显然该股权转让是一次典型的用股权抵偿债务的商业行为,至于说什么“引入战投宁波国资”之说,仅算是“无心插柳”,可能很难实质性地解决银亿大股东的债务危局。宁波银亿控股系上市公司银亿股份的控股股东。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银亿集团掌门人熊续强

据每经新闻,2018年以来,银亿股份发起过多次股权转让,转让部分旗下公司股权。12月24日晚间,银亿股份连夜公布了多条公告,转让旗下房地产资产部分股权。将银亿股份5.13%的股权,以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宁波开投”是此中一项。

而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银亿股份借款不断扩张的同时,却在大手笔给股东分红。今年6月,银亿实施了一次总计约28.2亿元的高比例现金分红(每10股派送人民币7元(含税)现金股息),而2018年2季度,银亿股份短期借款为26.82亿,到3季度,其短期借款高达36.9亿,呈现不断走高的态势。

媒体梳理一下,如此“大方”回馈投资者,在于这笔分红的钱多数进了熊家人自己的腰包。“天眼查显示,银亿股份前四大股东分别是银亿控股、圣洲投资、熊基凯和西藏银亿,持股比例合计为78.7%,除第一大股东银亿控股实控人为熊续强外,圣洲投资和西藏银亿实控人均为熊基凯。”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熊续强(左1)俯瞰宁波三江口城市景观

A股市场的“银亿系”,主要指由熊续强家族控制的3家上市公司,即银亿股份、康强电子、ST河化,其中银亿股份是2011年“借壳上市”,2012年4月9日起,借壳ST兰光变更为银亿股份。

今年8月22日,在连续两个跌停之后,银亿“巧妙”地借收购重组为由停牌,意图阻挡股价继续下跌风险。而当时市场分析称,其暴跌原因与股东高比例质押不无关联。在A股中,银亿股份的整体质押率排名前百分之一。8月份,媒体报道中称,据彼时最新的数据,银亿股份前四大股东:控股股东、第二、第三、第四的股东的质押率分别为80.29%、94.25%、99.99%和97.55%。

另外,有分析称,其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有重重隐忧。银亿今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34.66%,可扣非后仅增19.69%。此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亿公司负债总额265.2亿元,资产负债率61.89%,其中预收账款56.27亿元。

银亿熊氏家族是资本运作高手,三年海外并购高达130亿,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百亿收购给银亿股份带来了巨额商誉,却也可能触发商誉“地雷”。比如,2017年作价79.81亿收购的东方亿圣(主资产为比利时邦奇),2016年净利润仅4.16亿,但给出未来3年不低于7.52亿、9.17亿和11.18亿的业绩承诺。另外,8.4亿元接手的河池化工股份,已连续10年利润为负值,抱着““僵尸”股,资金亏损应是不小。

这次债券违约的前一个月,熊续强曾说:“今天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银亿依旧会在那儿。”熊续强是甬商代表人物之一,但愿他能挺得过这一波债务危机!最大的希望就在于其融资环境的改善。

银亿3亿债券违约,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其债务窟窿有多大,能不能堵上,其资金链有多紧张,仍是个谜团。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千亿梦下,多年来银亿一直走的是高杠杆和多元化并行之路,在融资环境好的时候,还可能勉强维持甚至会“风光无限好”,可一旦环境变了,恶化了,一切症结的曝露犹如“皇帝的新装”,够透!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宁波首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邦奇宁波工厂投产

苏轼《定风波》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据说,熊续强平常最爱穿着一双布鞋,每天走路一个多小时到公司,颇让人感受苏东坡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之语境。

而当从熊续强口中说出“今天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银亿依旧会在那儿”,免不了又想起那篇词的下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愿银亿眼下的暂时困难能平稳度过,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熊续强,宁波银亿集团创始人,生于1956年7月,毕业于原杭州化工学校化机77 班,如今已改为浙江工商大学。今年4月21日,原杭州化校第二次校友会召开,熊续强等被聘请为名誉会长;2016年,他获评浙江工商大学首届杰出校友。

熊续强顶上的荣誉不少,今年11月16日,他与丁磊、李书福、沈国军、茅理翔等甬商杰出代表,一道荣膺“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甬商”之卓越甬商。另外,他还曾获“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熊续强,曾作为一名插队知青到余姚农药厂,后成为技术骨干,1979年被任命为副厂长。卸任副厂长职务后,熊续强进入大学学习,后到宁波市级机关任职。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熊续强早期的照片

1994年8月18日,是银亿拿到工商营业执照的日子,作为创始人的熊续强,38岁的他之前已是“局级”干部,却彻底告别体制,下海创业。

熊续强之所以甘心去做企业,在于他之前有一段骄人的成绩。“上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减亏、扭亏工作陆续在宁波展开,我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赴任当时的宁波罐头食品厂。”当时的宁波罐头食品厂一年亏损两三千万元,资不抵债、生产停顿;在熊厂长上位一年后,马上焕然一新,这家老国企创造了“500万元利润、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的好成绩。

在1994年,宁波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原宽仅2米到10米的药行街、柳汀街进行大规模拓宽改造。而当宁波城市建设的“旧改”号角吹响时,按照相关报道中说的,宁波多了一匹与疾速的城市化相伴驰骋的房地产“黑马”。当然,初创是艰辛的,银亿最早时仅两三个人,在苍松路上的两间办公室还是租来的,连电话都是从隔壁单位牵来的分机。

靠地产发家,是一个路径;而让熊续强迅速壮大企业规模的另一个路径,恐怕还是“技艺高超的妙手神医”!银亿在企业简介上写道:银亿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忘社会责任,先后兼并收购了困难企业宁波罐头食品厂、宁波木材厂、宁波电视机厂等企业,为社会解决了1000多名员工的再就业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国企改革。集团先后投入巨资,对原“华宁大厦”、“金丰广场”、“华侨饭店”等“烂尾楼”开发改造,为盘活闲置资产、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示范作用。

银亿虽不是宁波最早的房产公司,由于把握住了城市化的历史机遇,快速发展成了宁波做得最大、最知名的本土房地产企业之一。2008年,银亿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跨入了百亿元企业行列。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银亿集团董事长熊续强

房地产的转型升级?是不是真的太难了?甚至有业内称,房地产的转型升级,堪称“天下第一难”。 创立于1994年的“银亿”,曾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宁波房地产标杆企业的代名词,而见证房地产的高潮起伏、收获很多掌声荣耀的银亿掌门人熊续强,却一直在考虑银亿的下一步路线图——转型升级。

去年6月的宁波市工商联(商会)第十五届一次主席(会长)会议上,作为主席的熊续强在会上专题介绍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媒体发现,讲话中他对房地产仅提及二次,而且基调是“调整”和“控制”。以往银亿的“成绩单”, 最能赚钱的是房地产业务,可在熊续强看来,房地产高利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了,他瞄准的另一个最重要利润来源是高端制造业版块。事实上,熊续强给银亿制定的转型路线图就是,房地产+高端制造业并步走。

把高端制造业作为银亿拓展事业版图的重中之重,一个玩地产的公司如何来做到“高端”呢?熊续强的办法或者说答案就是:“要站在世界看世界,最佳的捷径就是海外并购。”于是,熊总把海外并购作为银亿进入高端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并规划了一个蛮有激情的企业战略愿景:到2020年,实现销售1000亿、利税100亿;让银亿从一个原来本土化的房地产企业真正脱胎换骨成为一家国际化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在浙江省发布的“2017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30强”名单中,银亿名列第四;而且2017年还荣获了“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集团已布局高端制造业、房地产、新材料、贸易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板块;值得一提的是,银亿慈善基金会已正式获批成立。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复兴航空董事长林明升(右)

作为宁波标杆性的甬商家族企业,银亿陷入债务危局,表面上是资金链问题,可其深层次的问题在哪儿呢?

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常会遇上“富不过三代”魔咒,导致企业寿命短的成因很多,其中出在接班传承上的症结不少。举个例子,台湾国产林氏家族旗下的复兴航空,过去曾经是台湾首屈一指的优秀航空公司,服务好且从没出过问题,堪称是优秀的航空界资优生。但到了“企三代”却出状况,短短6年就把这家65年历史的航企搞垮掉了。

“企三代”林明升,生于1973年,2010年6月从老爸林孝信手上捧过复兴航空董事长大印时,年仅37岁,这可是台湾航空史上最年轻的董座!上位一年,林明升不孚众望,一举把兴航推上股市,让外界为之侧目。

身上有美国乔治城大学企管系、加州大学哈斯汀法学院法学双博士学位的他,接下来几年就狠踩“油门”死命往前冲,接班3年多下来,林明升拿到了台湾航空获利王的成绩,上市的复航公司EPS(每股盈余)超过了两个老大哥——华航和长荣,并入选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第6位。

一片大好形势下,父亲林孝信很乐意地放手让儿子“冲冲冲”, 林明升也感觉上手如此“顺风顺水”,干脆来个“油门踩到底”,结果仅风光三年,巨大的灾难接连降临,让复航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短短7个月内,二次空难葬送91条人命!

平安夜“惊魂”:宁波首富成强制复牌“首犯”,年关难躲债雷爆?

银亿集团的2018新春团拜会

林明升之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不少从事企业管理的学者都在探究“复兴航空之殇”的原因,有的说是在管理上,油门踩太快了,企业管治跟不上节奏。也有的说是市场竞争上,廉价航空的出现,把传统航空业带进了一个杀戮战场。可“复兴航空之殇”的深层次问题仅是如此吗?NO!

中国传承学派开创者、传承管理学奠基人杨一波教授说:企业接班传承最关键的不是“人”而是“心态”。

“心态”对于家族企业二代接班来说,很关键,林明升踩死油门“冲冲冲”,不就是“心态”上存在问题吗?林明升如此,银亿二代“小熊总”是不是也存在接班“心态”上诸多问题,比如对“千亿梦”急躁一点呢?

另一个问题是企业战略上。林明升之所以会踩死“油门”,除了被一时成功冲昏了头脑外,也与林爸爸的家族企业集团战略调整有一定的关系。二代掌门人林孝信有一个战略意图,就是把家族企业三大版图都要串起来,转型到服务业。台湾国产家族的三大版图分别为“国产实业”、“中兴保全”和 “复兴航空”。问题是,“企三代”林明升在执行这个大的战略规划时,并没有注意到航空市场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没有战略的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可战略决策一旦失误,更会让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坠入深渊。熊续强曾提醒别的企业家说,

海外并购既是个美丽的“馅饼”,也是充满风险的“陷阱”。问题是,不顾融资等外部环境变化,用高杠杆来撬动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上有没有问题?靠“买买买”来垒起“高端制造”的高台,有多少科学性、可持续性,根基牢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