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前三篇收到很多朋友的赞赏,多谢了!很多朋友都鼓励伟岗继续写下去,伟岗就义不容辞了!

写本篇文章前,伟岗读了朋友推荐的蒋方舟写的一篇关于柳智宇的长文,虽然伟岗不同意蒋方舟的观点,不过蒋还是透露了一些关于柳智宇的信息。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蒋方舟似乎对柳智宇的集中培训颇有微言,似指责集中培训毁了很多人的前程,蒋称为起个大早,赶了晚集。理由是淘汰下来的高中生会耽误高考。这个论点估计很得许多人的心。其实伟岗认为未必。至少蒋没有举出一个因为培训而落榜的学生,甚至连一个因为培训高考成绩受到很大影响的例子也没有举出。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恰巧伟岗高中时也是个小学霸,大学考上上海交大,成绩也过得去。虽然伟岗高考时,英语分值少,跟现在有些区别,但是大的框架还是不变的。按照伟岗的经验,高考分两条线,一条是数学线,一条是英语线(在伟岗高考的年代也许称为语文线比较好),数学好了,物理一般没有问题,数学物理好了,一般记忆力都不会很差,因为在高中阶段,数学物理最重要的是记定理,高中阶段高强度的考试刷题,实际上有很大的成分就是想把定理刻到脑子里。很多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以为数学靠的是解题技巧,其实不然,初等数学阶段,就是一个基本定理往题上套的过程。当然,你可能难题做不出,但是高考80%以上的题都不是难题,你如果难题再动动笔,随便写写,简单题认真完成,不说拿极高分,80%到85%的分数还是有保证的。运气好还可以拿高分。伟岗在高中时,数学考试很少失手,很多同学都问伟岗有什么诀窍,伟岗总说定理能用就用上,计算保持耐心,有怀疑就验算,同学还总是用疑惑的眼光看伟岗,以为伟岗有所保留。记得有一次,甚至班主任还把伟岗的笔记本拿去给同学看,也没发现诀窍。其实根本都没有诀窍,也许大学霸有秘诀,你如果只是追求分数稳定且不太低,基础打好就行了。数学成绩上来了,物理也同理,数学物理成绩好了,化学就是个记忆过程,内容虽然有点多,但是因为非常有条理,基本知识掌握肯定没问题,生物科学也同理。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另一条英语线,包括语文,有另外的技巧。表面上看,英语语文靠记忆就能得高分,所以数学好,应该英文好,其实不然。很多农村出来的学生,数学成绩都不错,但英语成绩却惨不忍睹,这应该是有原因的。按照专家的分析,英文学习曲线是爬坡式的,也就是说,你学啊学,总是没有进步,可是突然学到一天,你一下就上了一个台阶。记忆固然是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上说,如果你有超强记忆,强行记住了很多单词和语法以及句子,你英语水平应该会很高,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超强记忆,逼迫自己靠记忆学英语,很多人都不成功。伟岗的理解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学英语,成绩好的几率才会大。这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你学英语时,要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不光脑子在记,你的思维还必须去接受英语中词汇背后的含义,慢慢达到自己思维方式向英语方向转,这样才能学好英语。很多农村出来的同学,机械地学英语,甚至拒绝英语代表的价值观和内容,以为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却不知,考试题千变万化,你死记了一些单词和语法现象,很难运气好考试正好碰上。题目稍微一变,你就抓瞎了。而语言还真是变化太多了。况且,你死记硬背还记不住单词和语法,因为单词和语法也是在变的。所以很多人学英语,都有一个一遍又一遍的刷英语原版肥皂剧的过程,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培养语感,一般刷剧到一定程度,英语水平就会突飞猛进,而没有语感,就很难学好英语。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伟岗估计,能达到参加奥数培训水平的同学,肯定学英语不会有问题。因为,到了一定程度,数学好,英语不会差,特别是现代,学英语条件非常好(各类原版视频很容易获得,加上有水平的培训班很多),数学好的人,肯定会觉得学英语很有趣。觉得学英语很有趣,再全身心地投入学英语,英语上台阶几乎是肯定的。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伟岗写这么多,想表达的意思是说,参加奥数培训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虽然被奥数培训淘汰的几率很大,但你如果真正投入了培训,数学成绩会提高很多,数学好了,基本上其他科目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参加奥数的家长和同学,应该也有权衡,不会傻到明明知道淘汰率很高,还往火坑里跳,利弊肯定在心中考虑过几千遍,不会因为老师的鼓动就盲目参加奥数培训。毕竟高考可是人生的一大事件,对有些人来讲甚至是最重要的事件,这么多人义无反顾的加入奥数班,肯定是获益比损失小。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恰巧伟岗在初中时也因为数学比赛成绩不错,参加了培训班。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奥数(1978年左右),当时叫数学竞赛。伟岗先是在学校预赛中表现还可以,所以被选中参加培训,不过水平比柳智宇要差多了,最终只在武汉市的数学竞赛中得了个三等奖,参加湖北省比赛就颗粒无收,被淘汰了。所以伟岗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其实每个人的学习都有盲点,但是平时又很难发现,一般来讲奥数培训的老师水平比较高,加上一起培训的同学水平都不错,这样的话,一批题做下来,你错,别人对,有时候就很容易发现你错误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你学习的盲点了,清除你的盲点,你的成绩会提高很快。有个例子,伟岗至今都记得(由此可见培训的重要性)。那是个求反函数的例子,比如说求:y=x+1的反函数,包括伟岗在内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写成反函数为:x=y-1。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只能得一半的分数,如果是个填空题还一分都没有。正确答案是:y=x-1。小小一个细节,就拉开你跟其它人的距离。如果这样的情况多了,你的盲点被抓出来的情况就多,同时培养了你注意细节的好习惯,这对学习初等数学来讲就是救命药。可以说,伟岗后来数学考试很少失手,至少没有低于80分的,培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伟岗上面写这么多,想要说明的是,中学教育,在伟岗那个年代问题不大。到了柳智宇的2006年,华师一的教育,应该也还不错。恰巧伟岗跟柳智宇和蒋方舟同出于湖北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所以伟岗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华师一的教育,伟岗看来基本成功,这个表现在柳智宇奥数得了满分,跟舒尔茨至少在数学竞赛这个层面还是不相上下的。也表现在很多华师一的毕业生考上了国内的重点大学,近几年甚至很多毕业生被国外名牌大学录取,这说明,当华师一的毕业生走出校园时,很多人是满足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录取门槛的,也就是说,对名牌大学来说,很多华师一的学生知识和素质够了,可以由他们接过培养的大棒。当然,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埋下了很大的隐忧,这些隐忧,加上后续教育和个人成长的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影响,使得华师一毕业生最终没有出现有名的科学家,甚至天才还成了和尚,你说华师一完全没有责任,也不符合逻辑。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这里伟岗给正在或即将成为数学天才的毕业生家长一个忠告(当然不一定正确),不要以为你的小孩以天才般的姿态离开高中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你更需要打醒12分的精神陪伴你的小孩,直到小孩真正走上科学之路。很多人会批评伟岗,说小孩长大了,不是要放手吗?现在教育理念不是要小孩自己成长吗?关键是你在大学之前呵护你的小孩太完备了,社会又如此的复杂,你为什么在小孩一上大学就放手?小孩能抵御这个社会的误导甚至残害吗?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从蒋方舟的文章中读到柳智宇的经历,伟岗差点留下了眼泪。社会待人怎么如此不公?柳如此纯洁,如此天才,竟然这样慢慢地被推进了火坑。你要是也跟伟岗一样读过关于那个柳智宇的龙泉寺的举报材料,你一定有跟伟岗一样的感觉。龙泉寺哪是什么寺庙啊,说得极端难听点,就是一个黑窝!柳智宇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竟然要遭受如此劫难。但愿网上流传的揭发龙泉寺的举报材料是假的,这样伟岗心里还好受一些。对比舒尔茨现在的意气风发,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潸然泪下!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蒋方舟的文章有几个观点,第一个就是柳智宇跟舒尔茨对比无意义也没有必要。第二个就是培训对柳智宇的打击;第三个就是柳智宇到了北大,第一想法就是想当北大校长;第四个就是柳智宇到了北大因为身体的原因,竟然数学分析都学不好,这隐含着说明柳成不了数学家;第五就是描写柳如何慢慢的走向龙泉寺,主要是说明柳进龙泉寺是必然的,里面提到一个所谓的师姐,作用巨大。最后蒋方舟点出她的终极观点,柳成为和尚是为了行善,可能比柳成为数学家对社会贡献更大!当然为了证明她自己的观点,蒋方舟在她文章的背后把龙泉寺大大的美化了一番。不知道蒋读到那些检举材料会有什么感想,也许蒋写她的文章时已经读过检举材料了。唉,伟岗真是无话可说。

中国教育需要学校跟家长一起努力

今天的篇幅已经够长了,关于蒋方舟那些观点,伟岗明天再分析分析。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同学的支持和打赏。这是伟岗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