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唯一寫的一部“前傳”,結果留下這兩大敗筆,第二個難以原諒

金庸小說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射鵰三部曲”屬於前後銜接的故事之外,還有兩部小說也是互相關聯的作品,就是《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但是比起來“射鵰三部曲”,飛狐系列的知名度著實不高,大家僅有的一些印象也大多來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臺灣拍攝的同名電視劇。那麼同樣是金庸創作的小說作品,到底飛狐系列有什麼問題,在讀者當中反響平平呢,原因就在於飛狐系列有兩個硬傷。

金庸唯一寫的一部“前傳”,結果留下這兩大敗筆,第二個難以原諒

《雪山飛狐》表面上看起來主角是胡斐,其實並不是,而是胡斐的父親胡一刀,開頭是一群人談論一件疑案,講述遼東大俠胡一刀的故事,有一些歷史傳說的味道在裡面:當年李自成兵敗九宮山,身邊四大護衛裡武功最高的飛天狐狸在山上保護闖王,其他三人去搬救兵,後來山上守不住,飛天狐狸讓李自成假扮和尚逃走,他帶著假李自成屍體投降,其他三個護衛回來後誤以為李闖被飛天狐狸背叛殺死,於是找飛天狐狸報仇並殺死了他,後來飛天狐狸的兒子武功很高,又打倒他三位叔叔,告知真相,結果三位護衛知道真相後,非常草率的又自殺了,他們的後人不明真相就和胡家結了仇。直到胡一刀、苗人鳳這一代,兩人惺惺相惜,本要解開這段歷史恩怨,結果胡又被人害死。

金庸唯一寫的一部“前傳”,結果留下這兩大敗筆,第二個難以原諒

直到小說最後胡斐才出來打了一個醬油,和苗人鳳開始一場決戰。整個小說大部分內容都是在追述過往,雖然在文學寫法上面有一定的突破,但是說實話我覺得可讀性並不強,不如其他金庸作品好看。而且這裡面埋了兩個坑,一個是說胡斐沒見過苗人鳳,另一個就是胡斐對苗人鳳的女兒苗若蘭一見鍾情,可是兩個人的感情並沒有任何鋪墊。那麼為什麼說這兩個情節是坑呢?

金庸唯一寫的一部“前傳”,結果留下這兩大敗筆,第二個難以原諒

因為在《飛狐外傳》(其實是《雪山飛狐》的前傳)裡面,講述胡斐年輕時候的故事,寫胡斐不僅見過苗人鳳,還救過苗人鳳,苗人鳳甚至還傳授給胡斐過武功。難道過了十幾年的時間,兩個人忘性就這麼大,同時失憶了裝成都沒見過對方?而第二個坑就更讓人難以接受了,在《飛狐外傳》裡面胡斐有過兩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一個是他深愛的袁紫衣,最後紫衣無奈出家,兩個人終究有緣無分;另一個是深愛他的程靈素,最後為了救胡斐自己犧牲了性命。和這兩段感情比起來苗若蘭算個啥,隨隨便便就一見鍾情了?胡斐看人家漂亮就看上人家,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金庸唯一寫的一部“前傳”,結果留下這兩大敗筆,第二個難以原諒

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坑呢?因為寫作順序的時候,《雪山飛狐》先於《飛狐外傳》,金庸創作《飛狐外傳》是為了填坑《雪山飛狐》,可能是創作的時候金庸還要創作別的小說,在細節上面很多就疏忽了,導致前後銜接不上,本來的填坑變成了挖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