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唯一写的一部“前传”,结果留下这两大败笔,第二个难以原谅

金庸小说当中,除了大家熟知的“射雕三部曲”属于前后衔接的故事之外,还有两部小说也是互相关联的作品,就是《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但是比起来“射雕三部曲”,飞狐系列的知名度着实不高,大家仅有的一些印象也大多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拍摄的同名电视剧。那么同样是金庸创作的小说作品,到底飞狐系列有什么问题,在读者当中反响平平呢,原因就在于飞狐系列有两个硬伤。

金庸唯一写的一部“前传”,结果留下这两大败笔,第二个难以原谅

《雪山飞狐》表面上看起来主角是胡斐,其实并不是,而是胡斐的父亲胡一刀,开头是一群人谈论一件疑案,讲述辽东大侠胡一刀的故事,有一些历史传说的味道在里面:当年李自成兵败九宫山,身边四大护卫里武功最高的飞天狐狸在山上保护闯王,其他三人去搬救兵,后来山上守不住,飞天狐狸让李自成假扮和尚逃走,他带着假李自成尸体投降,其他三个护卫回来后误以为李闯被飞天狐狸背叛杀死,于是找飞天狐狸报仇并杀死了他,后来飞天狐狸的儿子武功很高,又打倒他三位叔叔,告知真相,结果三位护卫知道真相后,非常草率的又自杀了,他们的后人不明真相就和胡家结了仇。直到胡一刀、苗人凤这一代,两人惺惺相惜,本要解开这段历史恩怨,结果胡又被人害死。

金庸唯一写的一部“前传”,结果留下这两大败笔,第二个难以原谅

直到小说最后胡斐才出来打了一个酱油,和苗人凤开始一场决战。整个小说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追述过往,虽然在文学写法上面有一定的突破,但是说实话我觉得可读性并不强,不如其他金庸作品好看。而且这里面埋了两个坑,一个是说胡斐没见过苗人凤,另一个就是胡斐对苗人凤的女儿苗若兰一见钟情,可是两个人的感情并没有任何铺垫。那么为什么说这两个情节是坑呢?

金庸唯一写的一部“前传”,结果留下这两大败笔,第二个难以原谅

因为在《飞狐外传》(其实是《雪山飞狐》的前传)里面,讲述胡斐年轻时候的故事,写胡斐不仅见过苗人凤,还救过苗人凤,苗人凤甚至还传授给胡斐过武功。难道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两个人忘性就这么大,同时失忆了装成都没见过对方?而第二个坑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在《飞狐外传》里面胡斐有过两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一个是他深爱的袁紫衣,最后紫衣无奈出家,两个人终究有缘无分;另一个是深爱他的程灵素,最后为了救胡斐自己牺牲了性命。和这两段感情比起来苗若兰算个啥,随随便便就一见钟情了?胡斐看人家漂亮就看上人家,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金庸唯一写的一部“前传”,结果留下这两大败笔,第二个难以原谅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坑呢?因为写作顺序的时候,《雪山飞狐》先于《飞狐外传》,金庸创作《飞狐外传》是为了填坑《雪山飞狐》,可能是创作的时候金庸还要创作别的小说,在细节上面很多就疏忽了,导致前后衔接不上,本来的填坑变成了挖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