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和壞孩子做朋友

  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交友情況判斷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人際交往選擇依據。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也往往因為孩子的交友選擇不盡如人意而頭痛不已,孩子年紀不大,性格和三觀的塑造跟家長品格以及孩子的人際交往息息相關,若家長撒手不管,孩子很容易被外界不好的因素所影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壞孩子、壞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壞孩子影響孩子的前途,家長學會這4招,幫助孩子交到真朋友。  孩子該交什麼樣的朋友  人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人際圈是充斥著奇奇怪怪的人,孩子就會被身邊奇奇怪怪的人吸引;家長只跟品行高潔的人交往,孩子自然而然也會選擇品行較好的人做朋友。這是源於“有樣學樣”對家長的效仿,也是因為孩子熟悉家長的人際圈子,在自己的生活裡也會因為這種熟悉感選擇跟家長朋友相似的人來做朋友。  從小培養,正確引導  “交朋友”要從孩子幼年開始引導,培養孩子正確辨別朋友的能力。我在學校當老師時曾遇到過一個小女孩,性格害羞很聽話,入學成績也不錯,但開學沒多久跟班裡一個小霸王認識了,在很短時間內就學會很多不良習慣,可見好孩子變壞的速度是很快的。家長如果能從一開始就教會孩子遠離不好的朋友,後期學習上能省事很多。  為孩子塑造好的交友圈  也就是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結交好的朋友,例如親戚好友或者同事的孩子,家長之間有來往清楚對方的脾性,對彼此的孩子也算知根知底,在家長的選擇下為孩子塑造一個讓人安心的兒童交際圈,這樣一來,在孩子習慣跟好孩子做朋友後,就不容易被不好的因素帶歪了。  多溝通,少“鎮壓”  在孩子身邊已經出現交友不慎的情況時,不要指責孩子的交友,也不要大驚小怪的胡亂教育。發現孩子身邊朋友有問題時首先要分析原因,孩子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朋友,是為了從中得到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若孩子因為日常拘謹的生活對“出格”充滿嚮往,就可以適當跟他講一下自己當年的“出格”史,以及慘痛後果。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一點都不酷,當“虛擬光環”褪下後,孩子自然明白那非正途,也會對“出格”朋友敬而遠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