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鯨”!日本“退群”了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12月26日正式宣佈退出管理鯨類資源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計劃從明年7月起,重啟商業捕鯨。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公佈了這一消息,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捕鯨提議被否決,日本選擇“退群”

自商業捕鯨被禁止以來,日本打著“科研捕鯨”的幌子,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鯨。

今年9月在巴西召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日本提議重啟資源豐富的部分鯨類的商業捕鯨,但由於遭到反捕鯨國家的反對而被否決。日本認為,如果繼續留在國際捕鯨委員會內,今後類似的提案仍然將難以被通過,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希望極其渺茫,因此有必要通過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來打開局面。

有分析認為,二戰後日本幾乎沒有退出國際組織的先例,這次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實屬罕見,將受到國際社會對日本輕視國際組織框架規則的批評。

震“鲸”!日本“退群”了

日本千葉市屠鯨廠組織在校學生圍觀宰殺鯨魚的過程,並將割下的鯨肉分發給在場的人。

如今,日本選擇“退群”,這是否意味著,血腥捕鯨的場面,會大規模重演?

血腥捕獵屢禁不止

2009年,一部展現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場面的紀實影片《海豚灣》,將日本捕獵海豚的血腥展現在世人面前。在日本漁業人員手中,無數海豚慘遭殺害,血染海灣。

2017年11月,澳大利亞媒體《水星報》,披露了一段日本捕鯨船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域虐殺鯨魚的血腥視頻。視頻由澳大利亞海關人員拍攝於多年前,但長期未被公佈。這一視頻,同樣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和強烈不滿。

震“鲸”!日本“退群”了

反捕鯨團體公開的日本捕鯨船隻。

事實上,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就已經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允許捕鯨用於科學研究。作為公約的締約國,日本1988年停止商業捕鯨,卻利用允許科研捕鯨的漏洞,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鯨。

2010年,澳大利亞一紙訴狀將日本告上國際法院(ICJ),指認日本違反《全球禁止捕鯨公約》。2014年3月31日,ICJ做出判決,勒令日本停止在南極海域的“科研捕鯨”,理由是,捕鯨並非為了科研,而是出於商用目的。

然而,日本在短暫停止後,於2015年又重啟捕鯨行動。

2017年底,歐盟和其他12個國家譴責日本的南極捕鯨計劃,並發表聲明,稱反對日本持續在南極海域進行所謂的“科研”捕鯨活動。

除了國際輿論的壓力之外,日本捕鯨船隊還面對著環保組織的抵抗。多個環保組織從上個世紀起,就致力於反對捕鯨和獵海豹事業。然而,這些團體面臨著資金的壓力和日本監視活動的干擾。

震“鲸”!日本“退群”了

日本捕鯨船“第二勇新丸”(Yushin Maru)號企圖對反捕鯨船“史蒂夫·歐文”(Steve Irwin)號進行驅離。

目前,日本仍然堅持捕鯨活動。2018年8月22日,日本水產廳宣佈,本年度西北太平洋近海科研捕鯨,共計捕獲177頭。

捕鯨對日本有很大的經濟利益

為何日本多年來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聲浪,一直堅持捕鯨?

對日本來說,捕鯨事實上是一種傳統文化,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在日本國內一些人看來,歐美國家批判日本捕鯨是“將自身的文化觀念強加於日本”。是否向“反捕鯨勢力”低頭,已經被他們上升到“日本傳統文化是否應該向西方妥協”的一種奇特的高度。

另一方面,捕鯨對於日本來說,有著很大的經濟利益。

捕鯨產業鏈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日本沿海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涉及大約10萬日本人的生計。捕鯨活動一旦被取締,勢必造成失業、公司倒閉、財政收入減少等危機。

震“鲸”!日本“退群”了

日本“科研捕鯨”船隊從該國山口縣下關市的下關港出發前往南極海域。

日本還不惜花費巨資,經常拿出“捕鯨並沒有對鯨類數量產生明顯影響”的各種科學研究,來反駁國際上的批判。在日本國內,支持捕鯨的聲音遠遠大於反對的聲音。

震“鲸”!日本“退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