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鲸”!日本“退群”了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2月26日正式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计划从明年7月起,重启商业捕鲸。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当天在记者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捕鲸提议被否决,日本选择“退群”

自商业捕鲸被禁止以来,日本打着“科研捕鲸”的幌子,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持续在南极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鲸。

今年9月在巴西召开的国际捕鲸委员会大会上,日本提议重启资源丰富的部分鲸类的商业捕鲸,但由于遭到反捕鲸国家的反对而被否决。日本认为,如果继续留在国际捕鲸委员会内,今后类似的提案仍然将难以被通过,日本重启商业捕鲸的希望极其渺茫,因此有必要通过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来打开局面。

有分析认为,二战后日本几乎没有退出国际组织的先例,这次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实属罕见,将受到国际社会对日本轻视国际组织框架规则的批评。

震“鲸”!日本“退群”了

日本千叶市屠鲸厂组织在校学生围观宰杀鲸鱼的过程,并将割下的鲸肉分发给在场的人。

如今,日本选择“退群”,这是否意味着,血腥捕鲸的场面,会大规模重演?

血腥捕猎屡禁不止

2009年,一部展现日本太地町捕杀海豚场面的纪实影片《海豚湾》,将日本捕猎海豚的血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日本渔业人员手中,无数海豚惨遭杀害,血染海湾。

2017年11月,澳大利亚媒体《水星报》,披露了一段日本捕鲸船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域虐杀鲸鱼的血腥视频。视频由澳大利亚海关人员拍摄于多年前,但长期未被公布。这一视频,同样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强烈不满。

震“鲸”!日本“退群”了

反捕鲸团体公开的日本捕鲸船只。

事实上,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就已经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禁止商业捕鲸,但允许捕鲸用于科学研究。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日本1988年停止商业捕鲸,却利用允许科研捕鲸的漏洞,持续在南极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鲸。

2010年,澳大利亚一纸诉状将日本告上国际法院(ICJ),指认日本违反《全球禁止捕鲸公约》。2014年3月31日,ICJ做出判决,勒令日本停止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理由是,捕鲸并非为了科研,而是出于商用目的。

然而,日本在短暂停止后,于2015年又重启捕鲸行动。

2017年底,欧盟和其他12个国家谴责日本的南极捕鲸计划,并发表声明,称反对日本持续在南极海域进行所谓的“科研”捕鲸活动。

除了国际舆论的压力之外,日本捕鲸船队还面对着环保组织的抵抗。多个环保组织从上个世纪起,就致力于反对捕鲸和猎海豹事业。然而,这些团体面临着资金的压力和日本监视活动的干扰。

震“鲸”!日本“退群”了

日本捕鲸船“第二勇新丸”(Yushin Maru)号企图对反捕鲸船“史蒂夫·欧文”(Steve Irwin)号进行驱离。

目前,日本仍然坚持捕鲸活动。2018年8月22日,日本水产厅宣布,本年度西北太平洋近海科研捕鲸,共计捕获177头。

捕鲸对日本有很大的经济利益

为何日本多年来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一直坚持捕鲸?

对日本来说,捕鲸事实上是一种传统文化,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在日本国内一些人看来,欧美国家批判日本捕鲸是“将自身的文化观念强加于日本”。是否向“反捕鲸势力”低头,已经被他们上升到“日本传统文化是否应该向西方妥协”的一种奇特的高度。

另一方面,捕鲸对于日本来说,有着很大的经济利益。

捕鲸产业链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日本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涉及大约10万日本人的生计。捕鲸活动一旦被取缔,势必造成失业、公司倒闭、财政收入减少等危机。

震“鲸”!日本“退群”了

日本“科研捕鲸”船队从该国山口县下关市的下关港出发前往南极海域。

日本还不惜花费巨资,经常拿出“捕鲸并没有对鲸类数量产生明显影响”的各种科学研究,来反驳国际上的批判。在日本国内,支持捕鲸的声音远远大于反对的声音。

震“鲸”!日本“退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