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一天最暖一刻,法院为两起“特困”被害人发放救助金

“如果伤感比快乐更深,但愿我一样伴你行……”27日是入冬以来最冷一天,但三个因案致困的家庭,迎来了温暖……

最冷一天最暖一刻,法院为两起“特困”被害人发放救助金

“在平凡的世界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

“王法官……”几次想说些什么,赵全(化名)和母亲都哽咽着说不出来。

“我都懂!让孩子好好读书,有什么需要,告诉我!”海淀法院法官王志勇拍着赵全的肩膀安慰道,并把7.2万元现金塞进赵全手中。

“王法官,我也代表一家人向您和法院表示感谢!”苏凡(化名)也紧紧握住了王志勇的手。

赵全、苏凡本来算是一家人,苏凡的姐姐是赵全的妻子。可11年的一场灾难,让两个家庭都破碎了。

11年前,从甘肃来北京打工的苏女士被侧翻的大货车压于车下,当场死亡,留下在老家的一双父母,还有年仅几岁的一对儿女由丈夫赵全独自抚养。

法院虽然判决肇事者龙某、李某赔偿苏女士一家32万余元,但转眼10年过去了,除了执行中扣划到的5.6万余元,再也找不到任何可执行财产。困境中的赵家、苏家向海淀法院申请了国家司法救助。

为了调查核实困难情况,王志勇坐火车、倒汽车,专程来到苏女士在甘肃偏远农村的老家走访。

苏女士的父母已年过花甲,父亲还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四级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也体弱多病……

儿子小强(化名)十六岁就辍学跟随父亲到北京打工;女儿小莉(化名)独自在老家的县城读高三,租住在学校周边仅几平方米的群租简易铁皮房中,数九寒天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仅靠父亲每周通过微信转来的100元维持学习和生活。

看到这一切,王志勇既同情两个家庭的困难,更被小莉的坚韧和努力深深感动,当场自掏腰包为小丽留下些钱款,鼓励她努力学习。

“这么艰苦的条件,小姑娘依然努力地学习,最大的梦想就是明年能够走入大学校园。”王志勇告诉赵全,小莉有一个埋在心底的心愿:希望爸爸能陪伴自己读书,陪着自己坚持住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之所以会把救助金的一部分发给赵全,就是希望他能回老家找一份工作,陪陪女儿。

原来,海淀法院一共发放了18万元司法救助金,但细心的王志勇并不是简单地给钱了事,而是结合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情况将救助金分成五份予以发放:一份给了赵全;一份发给在北京照顾小强的奶奶代其保管,用以支撑小强可以在北京学一项技术,以后可以自食其力;还有两份发给苏女士年老体弱的父母,方便他们治病养老,由苏凡代领。

最后一份,王志勇留给了小莉,而这一份,王志勇更加精心的分配。救助金一下来,王志勇就给小莉汇去1万元,使她不再为每周的100元生活费发愁,可以专心备战高考,同时又留出一大部分,等到明年小莉高考结束再予发放。这样,既保证了小莉高三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又不至于让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小姑娘一下子得到太多的钱而管理失当,更为她高中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留足了学费和生活费。

赵全特别感激王志勇的心意,“回老家的车票,我已经订好了,我会好好陪着女儿。”王志勇又让赵全带上“海法爱心社”给小莉捐助的衣物。王志勇还专门送给小莉一套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在书的扉页上,法官写道:“愿你像少平一样在逆境中依然心怀理想、自强不息,在平凡的世界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

24万元救助金发给特困家庭

在院里忙完了赵全等人的事情,王志勇又赶到了房山区窦店镇西安庄村小张的“家”中。

说是“家”,其实就是一间狭小的仓库,这还是因为小张的老乡同情其遭遇,暂借给小张一家居住。屋内面积狭小,设施简陋,这么冷的天没有任何供暖设施,开门就直通户外,极为寒冷。

小张是1989年出生的河南小伙,三年前在北京打工期间被人砍成重伤,砍人者已被判刑并被判赔偿小张126万余元,但因为罪犯正在服刑,所以没有执行到一分钱。

巨额的医疗费和自理能力的丧失使小张一家陷入绝境,小张因此向法院申请了司法救助。

小张因此案造成三级伤残,中度智力残疾,常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小张的妻子和母亲因需要一直照顾小张,无法工作;儿子在村里小学读一年级;父亲老张在附近的工地搬砖、打零工,每月三千元的工资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家庭极度困难。

根据以上调查到的情况,结合小张老家的县政府和村委会均开出的困难证明,海淀法院认为小张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有关规定,决定予以救助。

27日,王志勇向小张一家发放了救助款24万元。

司法救助是对“人心”的救助

冬天很冷,但司法为民的心永远是热的!

王志勇忙碌的一天,让当事人温暖,让旁观者感动。

“司法救助,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它应该传递司法温度;司法救助,也不仅是对‘人身’的救助,更是对‘人心’的救助。”这是王志勇多年来的工作感悟:只有让被救助人重新感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让情感与心灵得到抚慰,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地、长久地得到平复。

只有“用心”救助,才能真正地救助“人心”。有温度的司法救助,才能将这份温度传递给每一个困难群众,为他们重新点亮生活的希望。

据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办案实践,海淀法院创建出以“用脚走访调查,用脑研判创建,用手扶危济困,用心关爱温暖”的“四体工作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两年来,海淀法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0余件,救助70余人,发款近500万元,法官走访足迹遍及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南、山东、安徽、甘肃、四川、湖南等十余省,其中多数都是偏远贫困的农村。

另外,海淀法院还创造了“送羊解困”救助法、“存款理财”救助法、“循序分期”救助法等多种救助方案,“将好事办好”,让有限的救助金发挥最大的效能,不仅让陷入绝境的当事人度过了难关,还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长久的生活来源,甚至是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开创了以司法救助助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助力“扶贫攻坚”的良好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