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對追捕“康有為、梁啟超”一事,為什麼一點也不上心?

忠肝義膽嶽老三


追蹤康有為、梁啟超並加以逮捕,一直是兩廣總督李鴻章必須面對的任務。早在李鴻章被任命為“商務大臣”時,他即“面奉懿旨”,要捉拿康有為。作為某種折中的辦法,李鴻章做得最多的,就是說服英美驅逐康有為,使其無立身之所。

一、康有為的行蹤為何撲朔迷離

當李鴻章到達廣州時,康有為正隱匿在香港。香港屬於英國租界,李鴻章只能通過駐英公使羅豐祿與英使、港督交涉。英方袒護康有為,要求中方提出可靠罪證,否則拒絕驅逐康。其實這不過是藉口。好不容易說服英國外務大臣了,康的行蹤卻撲朔迷離,一會兒說他將赴暹羅曼谷,—會兒說他仍在香港,—會兒又說他奔赴檀香山、舊金山……康有為行蹤撲朔迷離,李鴻章也只能一一釆取相應措施:聽聞康將前往檀香山、舊金山,李連忙聯繫駐美公使伍廷芳,希望能趁機抓獲。結果卻白布置了一番,康根本就沒走,仍在香港待著。—直到光緒二十六年二月,李鴻章才確定康在新加坡。

二、為何沒有刨毀康有為的祖墳?

為了躲避風頭,康有為假裝己乘搭英國輪船離開新加坡,但實際藏匿在新加坡華僑邱菽園的家中。李鴻章只能一方面通過外交途徑,譴責英國外務部,並繼續要求驅逐康有為。這些交涉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敷衍了事。此時,總署發來電報,查實平毀康有為祖墳一事,李鴻章告以恐怕“激則生變”,請求緩辦。

這番理由,當然不能入慈禧之耳,換得的是朝廷的另一道嚴旨,指責李如果再借故推拖,“惟李鴻章是問”,親友也都勸李早點落實這件事。

三、康有為、梁啟超的反擊

面對李鴻章的攻勢,康梁自然不會坐以待鋳。梁啟超一度認為必須除掉李鴻章,才能推進新黨勤王的“大業”。可能是李鴻章抗旨請求緩毀康墳一事博得了康黨的感激,最後康黨把矛頭對準了劉學詢。梁啟超在給友人的信中道:

豚子不宰,我輩終無著手之地,此義人人知之,人人有同心……

豚子,即劉學詢。觀此信件可知,梁啟超認為應不惜千金,置劉學詢於死地。於是,4月24日,劉學詢在廣州被槍擊。李鴻章為劉學詢受傷而“大為震怒”,並高價懸賞捉拿兇手。

四、對於捉拿康梁一事,李鴻章為何不上心?

表面上,李鴻章對康梁窮追不捨,甚至要購買“死士”暗殺康梁。而這顯然是做給慈禧看的。李私下對康梁的“倦倦之意”,連當事人梁啟超也“不知何故”。

從康梁同一時期的信件中,又可窺知康李有通信來往。梁啟超感其在危難之時的再三存問。狂妄如康有為,在致李鴻章的公開信中,也以很能理解的口吻說:“私知公無相仇之心”

對於捉拿康梁一事,李鴻章並不上心,只是敷衍了事。既然身為地方總督,自然要擔起地方之責。兩廣民風彪悍,會匪眾多,整頓治安是當務之急,時南海縣令裴景福就稱李在兩廣時“首重捕匪”。又因為地處南疆,是歐洲東來的首衝,中西交涉繁瑣,前任譚鍾麟因與廣州灣事件與法國交涉未竟,李須得迅速處理有所交代,財政是李的心頭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