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今河南安陽北),史稱北齊。

孝昭帝高演,北齊第三位皇帝,與其他五位北齊皇帝的荒淫無道相比,高演可謂是一代明君。北齊皇室在歷史上可謂是臭名昭著,除了高演外,其他皇帝皆是殘暴、縱慾之輩,甚至,所做之事可以用“變態”形容,高演在這種氛圍下還能獨善其身,可見其意志非凡。

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作為北齊六帝中唯一一位德才兼備的帝王,高演的皇位並非繼承而來。他的父親是東魏權臣高歡,同時,亦為北齊奠基人,高演與開國皇帝高洋、武成帝高湛為同母兄弟,血脈關聯。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何說他皇位並非繼承呢?這倒要從文宣帝高洋說起。

高洋是北齊開國皇帝,即第一位皇帝。他生性殘暴,荒淫無道,平日間除了縱慾享樂,根本懶得打理朝政。高演見皇兄如此虛度光陰,日夜憂心,常以愁容相見。高洋自然知道皇弟的忠心一片,感動的同時,他亦安慰道:“北齊有你的幫助,我自然能夠安心享樂。”

儘管高洋如此高抬,且已作出解釋,但高演依舊憂慮,他不願看到北齊王朝就此荒廢下去,屢次勸諫高洋。作為開國皇帝的高洋,心高氣傲,怎能忍受別人對他的批評呢,他怒不可遏,但是,高演的勸諫之語確實在理,高洋無由降罪,只好將此恨記在心中。

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可以看出,高洋雖生性殘暴,但是,對於自家人還是頗為寬容,他無心除掉高演,只是單純想好好教訓皇弟一頓。且高演在北齊的地位很高,高洋想要殺他也要掂量掂量。自勸諫起,高洋一直在等待機會,一解心頭之恨。

沒多久,機會終於來了,有次高洋酒醉,一時興起,將宮內美女賞賜給高演。其後,高洋酒醒,忘記賞賜之事,又見妃子被高演霸佔,頓時怒從心起,命人將高演打個半死。難以確定這件事是否為高洋故意為之,但可以肯定的是,被重罰之後高演安分了許多且停止了繼續勸諫。

想來,他意識到自己犯了君臣之忌,高洋這招“敲山震虎”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即便經歷了這些事,卻絲毫不影響高演的地位。從上文可知,高洋對自己的這位皇弟十分看重,在位期間獨自享樂,而將朝中事務交由高演處理,由此,即能看出高洋對高演的信任,也從側面體現出高演的理政能力。

高洋臨死前,將兒子高殷託付給了高演,請求他輔佐新君治理國家,高演應允。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即高洋曾說:“如果皇弟你奪取皇位,請不要殺掉我兒高殷。”高演聞此面色驚變,忙跪下連說“不敢”。

或許這只是高洋的試探,如果高演當時反應有些許異常,高洋必然會狠心除掉他。高洋死後,太子高殷繼位,常山王高演加封為太傅,長廣王高湛為司徒。

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高演奪皇位廢侄子——在高殷繼位時,我們暫且看不到高演篡位的跡象,且不存在奪取皇位的動機。畢竟,如果高演真有反心,完全可以在高洋死後就奪得皇位,又何必日後廢帝奪位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高演起兵篡位呢?

公元560年,高殷為了鞏固政權,在心腹楊愔的獻策下,準備削減高演、高湛的勢力。起初,平親王高歸彥是高殷同黨,但之後他又覺得高殷年幼,心計不足,無法撼動二王勢力,遂背叛高殷,將此事告知高演、高湛二人。

高演得知後,怒不可遏,後在商議之下,選擇先發制人,利用去尚書省“拜職”赴任的機會,於宮中將楊愔等人擒住。宮內侍衛起初正要抵抗,但一見來人為高演,遂放下了兵器。高演一行人直入東閣門,當著太皇太后婁昭君的面,歷數楊愔等人罪狀,將諸人處斬。

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公元560年九月,高殷帝位被廢,高演登位,是為孝昭帝。對於廢帝高殷的處置,婁太后建議封為濟南王,且再三叮囑其子高演:“千萬不要讓濟南王出現變故。”言外之意即:禁止高演除掉高殷。高演明白母親其意,欣然答應,這一幕就如同當日他答應高洋托子之事一般諷刺。

可以肯定,高演在登基之時,確實無除掉侄子高殷的心思。但是,在他巡行晉陽後,卻改變了注意。我們知曉,古人迷信封建,高演亦不例外,有次他在巡行晉陽時,遇到一位占卜術士。此人稱:“鄴城上空存有天子氣息,不久就會有新皇出現。”

高演聞此驚恐,擔心侄子高殷會重奪皇位,遂狠下心來斬草除根,命人送毒藥給侄子。高殷萬分抗拒,勢死不從,最後,被士兵活活掐死。

這個王朝有點“亂”,皇帝當不了幾年就換人,且個個奇葩無比

高殷死後沒多久,高演即因墜馬而死。在他臨死前,不願看到自己的兒子步了高殷後塵,遂給繼任皇位的弟弟高湛寫了一封遺詔,其中稱:“宜將吾妻子置一好處,勿學前人也”。高湛即位稱武成帝,自此,可以就此得知:“當日占卜術士所指的“新皇”即為高湛,且當時他就待在鄴城。”

相傳,高湛即位後的河清四年三月,有彗星出現。

四月,太史官奏稱是除舊佈新之象,當有新皇帝出現。武成帝為了“應天象”,於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節奉皇帝璽綬傳位於皇太子高緯,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天統,百官進級,囚犯降罪,群公上武成帝尊號為太上皇帝,軍國大事全部向其奏報。

『《北齊書》、司馬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