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量子計算機發明,破了多個量子計算紀錄,外形科幻

量子計算機一直是各個國家也企業研究的一個熱點,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遠遠超過目前的普通計算機,現在已經有數百家公司和研究團隊參與了競爭,目前關於量子計算機的大多是理論,不同的國家和團隊也有者不同的方案,比如我們國家的光量子計算機,雖然也有很多計算機被造成,但是都缺乏實際應用。

一種新型量子計算機發明,破了多個量子計算紀錄,外形科幻

今天的這臺新型量子計算機由IonQ設計和建造,採用的是“束縛離子”作為量子的載體,我國是以光子作為量子載體,谷歌等大部分公司是以基於硅的量子計算機,目前IonQ已經可以實現79比特陣列上進行量子計算,在錯誤率上也達到了業內最好的,單量子比特錯誤率為99.97,其他的對手很難到達99.5%,這個錯誤率已經是有了實際應用的,在對1-1023進行並行運算的時候,量子計算機獲得了79%的成功率,IonQ表示目前已經達到了建設之初的構想。

一種新型量子計算機發明,破了多個量子計算紀錄,外形科幻

這個外形十分科幻的計算機應該算是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跟目前谷歌、IBM等使用的過冷硅片不同,這是一種稀土金屬“鐿”,這種金屬離子化後懸浮在一個振盪的電磁場中,然後工程師通過激光對輸入、存儲和檢索的信息進行編程,這就造成了一些缺點,那就是操作比較複雜和緩慢,還要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體積龐大,不過目前很多的參數還是非常有優勢,下一步團隊會把讓計算機變得更加適合應用。

一種新型量子計算機發明,破了多個量子計算紀錄,外形科幻

上圖這是我們國家潘建偉與團隊設計的光量子計算機,可以實現18個量子比特的糾纏,我國在量子計算和量子通訊方面也有者自己的建樹,還發射了自己的量子通信實驗衛星,在很多方面是處在國際領先地位的,但是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多不足,希望我們國家可以繼續努力。其實量子技術已經充分融入我們的生活,從原子彈、晶體管、核磁共振、激光、硬盤巨磁阻等技術,都是以量子技術為基礎。

一種新型量子計算機發明,破了多個量子計算紀錄,外形科幻

從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的概念後,已經深刻影響了我們生活,相信下一個一百年,量子計算和量子通訊肯定也會大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