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區塊鏈的摩爾定律悖論

數字貨幣區塊鏈的摩爾悖論

現在數字貨幣大熱,大有未來全部取代紙質貨幣的概念。中國的BAT為首網絡巨頭在推,中國央行對此似乎也是行動在全球之先。2017年初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已在該平臺試運行,2017年春節後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也正式掛牌。不過對數字問題背後的風險,還是需要研究,本人認為這個風險是巨大的,是有無法解決的悖論問題,我將這個叫做摩爾悖論。

摩爾悖論的來源背景是電子行業大家都知道的摩爾定律,這個悖論是摩爾定律成立或者不成立,都會造成這個數字貨幣系統的崩潰,這個數字貨幣系統,一方面是仰仗著摩爾定律的成立,在另外一方面又需要摩爾定律不成立,這樣的對立,意味著從開始這個系統就是邏輯上到未來是必然崩潰的系統。

我們的數字貨幣,不是代理支付下的貨幣脫媒,不是簡單的脫離紙質媒介的以銀行賬戶為後臺的電子支付交易,這樣的交易還是以傳統金融體系為管理中心的交易,現在說的數字貨幣,是類似於比特幣這樣的,沒有一個實際控制者,去中心化的交易,這些數字的信息可以如防偽鈔票一樣在體系內流轉,不需要央行的控制的。現在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被描述成為一個能夠實現和支撐這個功能夢想的新技術,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

這個區塊鏈是一個多賬本的技術,通過一整套的算法,其實是解決了古典的羅馬將軍問題,實現了在不知道誰說謊的情況下保持系統的穩定和正確。因為你的系統內有無數個賬本,你不能改變其中51%的賬本,則你就是安全的。但這個技術的設計,是以系統快速膨脹為前提的,也就是本來一箇中心一個賬本的事情,被你無數個賬本所取代,本來訪問一箇中心取一個數據的事情,變成了需要無數個賬本取數據並且進行數據比對和判斷的事情,計算量極大的增加,尤其是在我們的各種交易不斷膨脹的情況下,賬本會越來越複雜的。區塊鏈這個賬本系統運行了,隨著交易數據的積累和規模的膨脹,整個系統就會不斷的快速膨脹,這比傳統體系要大得多和膨脹快得多。你的信息技術的進步,必須趕得上這個膨脹的速度,才能夠滿足區塊鏈體系的要求,這就是要求摩爾定律應當成立,而且要走很遠很遠。

但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可以知道這個區塊鏈的成立,是依靠一套密碼體系的,這個體系有私鑰和公鑰,背後是數字簽名RSA這類的密碼,但這個密碼的安全才是體系的關鍵。如果你的比特幣被偷了,說明其他人(無論通過什麼方法)知道了你的密鑰,然後通過你的密鑰轉走了你地址上面的幣。假設這時你的幣被轉到了add_X,擁有地址add_X對應密鑰的人才能控制上面的比特幣,才是被比特幣網絡承認的合法擁有者,你是沒有辦法證明他是非法擁有這些幣的。比特幣網絡是分佈式的,沒有一箇中心機構來維護,只認密鑰不認人,所以無論是密鑰沒保存好而丟失了或者被黑客偷了密鑰,比特幣就永遠丟失了,不存在掛失的可能性。所以這個密碼體系極為關鍵!

這密碼的強度如何?其實我們可以知道的就是公開說你要運算多少年才能夠破譯。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需要計算100萬年!這個數字看似好大,但我們真的回顧一下,按照摩爾定律這樣的速度,當年要計算100萬年的東西,現在很多是一會兒就算完了,而摩爾定律不斷髮展,你現在要計算100萬年才能夠破解的密碼,背後就是幾十年後就能夠破解了。尤其是現在量子計算似乎在突破,量子計算誕生了,其計算能力和計算能力的增長速度,似乎又遠超摩爾定律,下面你的數字貨幣密碼被破解了怎麼辦?!

有人可能會說那麼我把密碼做的更強大不就好了嘛!我可以讓密碼被破解需要的計算量,不是100萬年,而是100億年不就行了嗎?但其實這個100萬到100億甚至更高,不過是數量增加萬倍但在速度幾何級數增長下,這個時間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更關鍵的是你的密碼不能這樣複雜,背後就是你破解密碼需要運算的增長,你解碼的時間也增長了,你每一次把明文變成密文或者把密文變成明文或者驗證密碼的時間,也隨之增長,你不能每次使用的時候都等很長時間吧?你解碼的時間從原來的不到1秒鐘到需要幾小時也就是萬倍概念,但你這個系統還能怎麼玩?所以我們的密碼是隨著需要的強度是越來越大而不斷升級的,就如原來的DES、RSA從8位到16位,再到64位、128位,目前美國給世界的是64位,自己使用的128位RSA等密碼產品禁止出口。

在一個有中心的體系,密碼升級是很容易的,在沒有中心的體系,你怎麼升級?!誰有這個權力升級?就如紙幣出現防偽技術進步可能被仿造偽造的時候,央行就可以換鈔了,而數字貨幣沒有一個發行機構的存在,誰能夠換鈔?這個換鈔是需要有系統密碼後門的,這個數字貨幣如果有後門會怎麼樣?想象一下比特幣要是有後門會怎麼樣?誰會成為未來的發鈔權的主宰?央行搞這個貨幣,願意放棄自己的發鈔權嗎?這一系列的問題為何被選擇性的失明?因此摩爾定律成立以後,去掉中心不能升級的數字貨幣,這個貨幣的防偽密碼體系必然會被破譯的,這就是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的摩爾悖論。

這個悖論出現的未來,如果真的有一天數字貨幣的密碼體系面臨被破譯,而不是黑客盜取某些密碼,面臨要置換密碼的問題,能夠辦到這個事情的能夠有誰?不要簡單的想你可以通過線下的司法體系,因為沒有全球政府,也沒有全球實名制,這些密碼密鑰什麼的,只能網絡體系更換的話,那麼你就需要根服務器和域名解釋服務器的幫助,控制所有的賬本賬戶,這等於你把發鈔權交給了ICANN,也就是網絡資本統治全球了。以後就不再是所謂的數字貨幣無中心了,而是有人有了密碼設定的權力,也就是有了數字貨幣的發鈔權。因此在這個數字貨幣推廣的背後,是網絡資本要全球央行的發鈔權,這個競爭的本質我們要看清楚。

這個摩爾悖論我不信沒有人看清楚,只不過很多領域內的專家是希望出現,是希望有這一天他們的網絡統治世界,這也是網絡霸權國家的需要,而對我們,則要知道這ICANN和我們的BAT都是網絡資本下的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是依附於美國強權的,因此我們的貨幣政策制定,對摩爾悖論這個問題必須重視和三思,不能被綁架著走上不歸路。

數字貨幣區塊鏈的摩爾定律悖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