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活捉“同类”的无人机?俄罗斯刚刚研发出来了,名字与对手撞车

一向被世界忽视的俄罗斯无人机,现在终于有了点长进。就在近日俄罗斯一家公司宣布成功研制了全球第一款可以“活捉”同类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无人机,代号为“食肉动物”。这个名字跟美国中情局使用的“食肉动物”无人机重名了,只不过俄罗斯的“食肉动物”更加注重攻击和捕捉,而美国的注重的是侦察和打击,取这样的名字,也不知道俄罗斯是不是故意的。


可活捉“同类”的无人机?俄罗斯刚刚研发出来了,名字与对手撞车

据资料显示,美国的食肉动物无人机,空中飞行最大时速为217公里,航程超过了1200公里,最大升高超过了1.8万米,可携带多枚“狱火”导弹。所以俄罗斯的“食肉动物”无人机也向这些技术指标看齐。现在的俄罗斯“食肉动物”翼展长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40公斤,由于外挂比较多,所以其尺寸比较大,最大飞行时速为145千米,理论上可以在空中停留10到15小时。从数据看,其性能不输于美国的“食肉动物”。


可活捉“同类”的无人机?俄罗斯刚刚研发出来了,名字与对手撞车

按照俄罗斯“食肉动物”无人机开发商的说法,这款无人机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能够利用自身携带的捕捉网对四轴飞行器等一些小型无人机实施捕捉,也可以携带不同的碎片和高爆弹药执行对地公敌任务,还能携带侦察设备充当空中监视平台,真是“一专多能”。而这些功能的设计思路可能来源于叙利亚战场,这些年来俄罗斯在叙利亚频繁遭到无人机的攻击,虽然损失不多,但俄军不胜其烦,如何反制无人机就成了俄军的关注焦点,而“食肉动物”正好满足了俄军要求。


可活捉“同类”的无人机?俄罗斯刚刚研发出来了,名字与对手撞车

俄军认为跟战术导弹相比较,无人机具有反应快,机动灵活的优势。一旦战局发生变化,已经发射出去的导弹无法改变飞行轨迹只能朝着既定目标打击,而无人机升空后就没有这样的缺点,既能侦察又能攻击敌人,有效弥补了导弹的短板。另外“食肉动物”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遭遇严重的电磁干扰,也能在没有遥控的情况下完成任务,这要比其他失灵的无人机装备多了一项功能。


可活捉“同类”的无人机?俄罗斯刚刚研发出来了,名字与对手撞车

对于“食肉动物”这一特点,美军也比较认可,因为这符合俄军要求,现在俄军就在进行强电磁干扰条件下的作战训练,以保证在跟对手的战争中,自己的导航,卫星等情报监控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俄军还可以利用“食肉动物”这样的装备重新获的战场控制权。不过目前“食肉动物”还处于飞行测试阶段,具体性能到底如何,要看它的实战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