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元宵:何人不起看街頭

鬧元宵:何人不起看街頭

鬧元宵:何人不起看街頭

上元佳節,新月初圓,大道通衢,寶馬雕車,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誰家見月能閒坐,何人不起看街頭。

一看耍龍燈。這是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白天舞布龍,夜晚耍龍燈,龍以草、竹、木、紙、布等扎製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多為九節、十一節、十三節,最多可達二十九節龍。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側重於花樣技巧,或龍頭鑽檔子,或頭尾齊鑽,或龍擺尾,或蛇蛻皮;十一節以上側重動作表演,時而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入海破浪,時而飛衝雲端,令觀者顧盼躲閃,大有真龍下界之勢。

鬧元宵:何人不起看街頭

二看獅子舞。一鋪獅被,將獅外形全部遮蓋,舞者只露出雙腳,一人扮一頭大獅子,一人扮作小獅子,另一人扮作武士,手持繡球作為引導,並先開拳踢打,惹怒獅子起舞,再配以京鼓、京鈸、京鑼等京劇樂器,真是樂聲抑揚,動作合拍,生動活潑,惟妙惟肖。

三有秧歌陣。傳說秧歌起源於稻作生產,東北鬧元宵,秧歌傳統演出程序是先拜廟,後拜門,再走街,拜廟是祈求龍王、山神、土地、蟲王、苗王、藥王、牛王、馬王、財神等九聖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拜門是挨家挨戶拜年。

滿族秧歌隊講究文明,新正大月,各村秧歌路遇,必須施見面禮。由“大老爺”出面施碰肩禮,三次互相碰肩,這是典型的滿族禮節。滿族秧歌舞隊的人數一般在有六七十人,手持彩棒、霸王鞭、長纓花扇等,“大老爺”清代裝束,“二老爺”又稱“克里吐(滿語怪獸)”反穿皮襖,身挎串鈴,手持“馬鞭”,呈醜相,在舞隊中前後亂竄,時而揮鞭督場。表演者雙臂扭動幅度較大,腰部轉動靈活,下裝(男)的步法多為“弓箭步”、“大別步”和“蹲襠步”。

踩秧歌以走大場為主,名曰走陣,秧歌領隊多穿旗袍,頭戴紅纓涼帽,身穿馬褂紅袍,有天門八卦陣、地門八卦陣,葫蘆陣、六合陣,動作奔放,舞姿優美,表現滿族八旗官兵征戰與狩獵場面,顯示了東北人民古樸粗獷、豪邁的民族氣質和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

四有高蹺隊。狂歡夜的燈火小鰲山,可承明月,可與天接,人也長了個兒。高蹺,作為民族傳統藝術,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高蹺的記載。高蹺就是將表演者的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木棍中部釘有一塊小踏板,腳底踏在踏板上,一般距地一二尺,技藝高超者可離地四五尺,甚至等於或超過表演者的身高。高蹺隊一般由扮演手持魚竿的姜太公領隊,後有頭陀、和尚、青蛇、白蛇與許仙。表演者每人手裡持有扇子、花麗棒(竹錢串)等道具,臉上化妝,分別扮成生、旦、淨、末、醜等行當,除大舞大扭外,又表演倒立、疊羅漢及前後滾翻,圍繞姜太公排成圓圈,向外翻如蓮花倒卷,向內翻如縮手觀音。

關於高蹺的源起,向有三說,一說源於東北民族的採擷,樹上有果物,人不能及,故用高蹺;二說源於戰爭,涉水過河,踩高蹺追趕敵兵,三說源於救駕,有位老將軍,佯踩高蹺為遊戲,高蹺中空藏兵器,救主。

五是跑旱船,亦稱蕩湖船,女子雙手持竹木製作的船型道具,艄公持櫓,在旁做划船狀,邊行邊舞,似形於水上。一說跑旱船源於大禹治水;一說源於隋煬帝運河跑船。繞場穿花,姿態靈活的跑旱船與踩高蹺豐富了東北大秧歌。

鬧元宵:何人不起看街頭

六是軲轆冰。軲轆冰是人人參與的冰上舞蹈。《柳邊記略》記載,滿洲婦女,步平沙,曰“走百病”,或連袂打滾,曰“脫晦氣”,或至鄰家小坐而回。有的地方走百病的形式是在冰上打滾,俗稱“軲轆冰”,亦稱滾病,說是如此可除不祥,亦有在沙灘河邊滾病者,稱之脫晦氣,得好運。

鬧元宵:何人不起看街頭

“軲轆軲轆冰,身上輕一輕”。乘著天上一輪新月,晶瑩如水,鄉村男男女女意猶未盡,呼兄喚弟,扯姨牽嬸,到江上、到湖面,去軲轆冰。

元宵,中國的狂歡節,燦爛花燈是對圓月的回應,滿城煙花歌舞是對天地的感恩,天人同慶,天地人一統,是對舊歲的尊崇,新歲的期盼。承天地福祚,盼新年新歲,康泰吉祥,更上一層高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