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陳翔六點半藝人


我是農村人,農村人有個風俗,要想吃肉,還是自已養豬,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養頭年豬,一般從春天養到臘月就要殺了過年,這是農村最好的美食;

農村豬吃的是草,肉特別好吃,城裡都想吃,但是一般吃不到,為什麼呢,因為這種豬一般長不肥,一家人吃還不夠,沒有往外賣的;如果知道哪家的豬能長到250斤,那就是一頭大年豬,大肥豬,有肉吃了,可以分點出來賣了,大家一窩蜂的去圍觀,看熱鬧。也就是一個笑話,能長到250斤的豬那是吃得多,睡得多的,吃了睡,睡了吃,只有蠢豬才能長到250。

所以呢,我們這個地方的風俗,說別人250就是蠢豬的意思,形象一個又懶又笨又蠢又不機靈的人那就是250


快遞物流打框專家


話說一個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題名,然後娶得一妻,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取名老大為成事,老二為敗事,一日老秀才出門,出門之前教了兩個兒子各一個字,老大的字難讓寫他寫300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200遍,然後老秀才就出門了。

過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檢查作業,老大成事寫了不到三百字,老二敗事寫了超過二百字,一數,都是二百五十個字,老秀才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頭腦有問題。



楊擇贏


二百五是一句罵人的話,這是舉國周知的,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二百五指的是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獲此“殊榮”,從這點來看,二百五雖不是什麼褒義詞,但貶義的成分不算太重。

二百五的歷史並不悠久,《說文》、《爾雅》、《康熙字典》、《辭源》、《辭海》等等全都無載,《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也很簡略,不知出處。

而關於二百五的來歷也有很多說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

戰國蘇秦的故事

蘇秦是戰國著名的縱橫家,以遊說列國合縱抗秦而受到各國國君賞識,領六國相印,權勢可謂一時無兩。

所謂樹大招風,蘇秦在齊國活動的時候,遭遇刺客襲擊,重傷而亡。

明目張膽在齊國殺人,這是對齊國的蔑視,齊王很生氣,但他卻沒有下令捉拿兇手,而是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掛在城門口,張榜公示蘇秦是內奸,死有餘辜,齊王要獎勵出手的義士千金。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來領賞,四人都一口咬定蘇秦就是自己殺的,於是他們被帶到齊王面前。齊王問他們千兩黃金怎麼分,四人還高興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齊王毛了,怒喝道:“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被用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老秀才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可是始終不曾中舉,最後終於放棄了,開始培養下一代。

老秀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成事,小兒子叫敗事,老秀才此後的主要事務就是教他們,指望他們能夠考上。

一天,秀才要出門,吩咐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結果秀才回來之後一問,發現兩個兒子都只寫了二百五十個,於是感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銀兩的故事

據說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平沙趣說歷史


關於二百五的來源,說一個故事。


有個自作聰明的人做了地主的管家,每年秋收後幫地主收租,田租單價二百五十文。有一次收租對話如下。

租戶:“二百五?”

他:“是。”

租戶拿出兩串錢給他:“這是二百。”又拿出五文錢給他:“ 這是五。”

“爽快!”他高興的拿上二百零五文錢就走了。

從此所有的租戶交租都是兩百文加上五文錢,租的多就按單價分次和他算租金。

這個小故事還原了租戶對高價租金的厭惡,同時還有著租戶的淳樸想法:所有收租的都是二百五,這樣可以少收我的租金。這麼接地氣的故事,說不定二百五真的是這麼來的。


飛魚科普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我看你們一個個真的是二百五了,連二百五是什麼意思都不懂,那就要笑掉大牙囉。我不管二百五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有什麼故事,我不知道。就直接從二百五這個數字來解答,二百五,在平時生活當中用來罵人的,就是罵你這個人傻,就是豬,二百五指的是豬,把你這個人當成豬來罵,你知不知道。因為在生活中人們養的豬,達到二百五斤的時侯是剛剛好殺吃,不大不小,豬一般養到這個重量時是最佳出欄的時候,所以平時農村賣豬的時候稱豬經常有人笑話,連稱都不看,先說句笑話,剛好二百五,大家就一起跟著笑,平時你被人家說你是二百五,就是這個意思,罵你是豬。


龍存開


前不久報名學習,老師給每個人編了號,我看了看,我是250號。剛開始看到這數字,心想怎麼這麼巧?


後來一想總要有一個人是250,為什麼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將編號改成了250+網名的格式。心裡思忖著只要我不說,靜悄悄地也就過去了。

沒想到群裡不一會兒卻因這個250熱鬧了起來。有人建議說怎麼沒有避開這個數字,有人建議換成2500,或換成25000……

250,在大多數人的心裡是怎樣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來“二百五”是指說話做事傻里傻氣,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憨包一個。

憨就憨吧,也沒什麼,看來我這250心裡,“二百五”是當定了。

這麼多數字,為什麼只有二百五成了罵人的代名詞?雖然有書君覺得名字只是一個代名詞,噹噹250也沒什麼,心中還是有疑惑的。


為此有書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當得知其來歷後,再也不願當250了。

為什麼呢,且看兩個故事:

一、瓜分黃金250兩的歷史淵源: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六國帥印的蘇秦竟然被人暗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鐵定的軍事紀律,誰有這樣的膽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讓齊王大怒。


為了替蘇秦報仇,他讓人割下蘇秦的頭,掛在城門上,並貼了懸賞廣告。說蘇秦是內奸,殺得好,為了懲奸揚忠,決定懸賞千兩黃金,望殺人英雄前來領賞。


告示一貼出,就有四個人來邀功,堅持說蘇秦是自己殺的。齊王問千兩黃金他們怎麼分,他們說每人250。這下齊王火了,怒喝:“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民間傳說:

在科舉時代,有一考試多年的秀才,從十七八歲開始科考,考到結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兩個孩子。


當一個孩子五六歲,另一個孩子七八歲時,還是沒考上舉人。心想不能誤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寬裕。於是決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給他的這兩個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敗事。

有一天,他要出門了。於是給兩個孩子佈置了作業。要求成事寫300遍,敗事寫200遍。回來後,他檢查作業。


發現成事只完成了250,而敗事也完成了250。於是感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是二百五啊!

後來發展到現在,當一個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還帶來壞影響時,就會說他是一個“二百五”,因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看來這個“二百五”當不得,有書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聲說事。於是在群裡鄭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後來細思極恐,還是覺得不妙,於是向助教申請退出進階班群,留了一級到了基礎班。重新分號時沒想到是150,群裡不足200人。看著這個150,有書君啞然失笑,還好,總比“二百五”好多了!

這個250,雖是一個代號,能避就避吧,免得帶來心理陰影。


不是有個心裡暗示效應麼,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有書課堂


新編二百五。從前有個老實人,賺了二百五兩銀子,不知怎麼存放,想來想去,覺得埋在院內安全。於是動手埋好了銀子,思來想去,奇葩地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剛好這一切被隔壁王二看得清清楚楚,等半夜人靜後,王二起出了銀子。當王二看到牌子後,不假思索在旁邊添上了“隔壁王二不曾偷”幾個字。後來事發,人們就用二百五兩銀子比喻那些自以為是,實則腦殘的人啦!道聽途說,只為娛樂,誤信,拜託!


美好人生268


小編的家鄉魯中地區,人們就經常說“二百五”這個詞,用來指傻頭傻腦,做事一根筋,缺心眼的人。那麼“二百五”為什麼成了罵人的詞呢?它到底是怎樣來的呢?出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思,小編詢問過當地很多的老人;本著求本溯源的原則,小編也翻閱過很多書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民間故事起源。

一個財主家有兩個兒子,腦筋都不太清楚,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財主為了自己的家業能有人繼承,就重金聘請西席先生來教導。很多人衝著重金去了,可都被氣走了。一個落地老秀才去應聘留下了。教他們寫大字,老大的字難,讓他寫三百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二百遍。等到檢查的時候,兩人都寫了二百五十遍。老秀才就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連數都數不明白。之後也憤然走人。從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腦筋不清楚的人。

半封銀子起源。

古代銀子論兩,用封紙包銀子,每500兩銀子包一封,250兩銀子為半封。因為“半封”與“半瘋”諧音,有人就以“二百五”,來稱呼半傻子,缺心眼的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一吊錢是1000個銅板,也就是一千錢。二半吊子錢,也就是250個銅板。後來就以“二百五”,來形容二半吊子,一根筋的人。

戰國蘇秦起源。

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蘇秦,被人謀殺死於齊國,齊王很惱怒命人捉拿刺客,但是很久沒有捉到。後來齊王心生一計,命人割下蘇秦首級,懸於城門,貼出佈告:“蘇秦者,內奸也,殺人者,賞金1000兩”。這下有四個人跳了出來,找到齊王來領賞金。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多少分。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後來人們就用二百五來形容財迷心竅、不計後果的人。


對於這個回答,喜歡的點個贊吧,有不同想法的,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土妞話三農


來源於我的家鄉——山東省淄博市,這個故事與電視劇《大秦帝國》裡那個能說會道的蘇秦有關係,蘇秦是鬼谷子的學生,我們這裡有座山,山下有個洞叫“鬼谷洞”,據說蘇秦、孫臏、龐涓等都是在那個山洞裡學習的。

下圖拍攝於淄博市淄川區

山東省淄博市是古代齊國的故都,齊國最後被秦始皇所滅。

據說蘇秦當時這個國家說說、那個國家道道,最後成了戰國時期的“紅人”,啥叫戰國,說到底都是爭奪利益,這蘇秦能做到利益平衡?能做到各個國家都滿意?不會的,他也是心有所期。

最後的蘇秦就跑到齊國去了,也就是我的家鄉這裡來避難,當時的齊王對蘇秦真的挺好,也不知道是哪位竟把蘇秦刺殺了,齊王知道後很生氣,派出偵探也沒有找到兇手,於是想了一個辦法,把蘇秦的頭顱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於城門,還貼了懸賞的告示,告示上寫著:蘇秦是大內奸,殺他的人是大英雄,請為齊國除害的壯士快快來領賞金千兩。

告示剛貼上就跑來四個人,爭相說是自己殺了蘇秦,要求賞賜。齊王說“你們是不是冒充的?”四個人異口同聲都咬定是自己乾的,齊王又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分?”四個人趕緊說“每人二百五。”齊王這時候一拍案几,大聲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後來,人們就把腦子有些糊塗的人稱之為“二百五”。

下圖拍攝於齊國故都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古車館”。

更多回答,請您關注耕讀先生


耕讀先生


現在我們罵人的時候經常會說你是250,所以在很多人的心裡這個250不是一個好數字,並且有點貶低自己。那麼歷史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使得這個數字後來演變成罵人的意思。這其中有兩個故事值得一說。

一、四個人分一千兩黃金

春秋戰國時候是個戰亂時期,時不時就會發動戰爭,但是每次戰亂髮生的時候都有一個基本的底線,那就是不殺來的使者。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也成了一條大家都默認遵守的條例。

但是有著劉國帥印的蘇秦作為使者卻被人殺害了,是誰有這麼大膽子,敢違背軍紀,齊王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十分生氣。為了找到這個殺蘇秦的人,他想了一條妙計,對外宣稱,蘇秦不是使者而是內奸,這種人就該殺,現在有人替自己殺了蘇秦,為表謝意決定賞殺蘇秦的人千兩黃金,希望做了好事的人能夠前來領賞。

此告示一出,果然有四個人趕忙前來,承認就是自己殺了蘇秦,還一直問齊王要這一千兩黃金,計算後每人拿250兩,錢剛到手,齊王直接下令,給我把這幾個二百五斬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科舉制,這一制度也算是相對公平,讓那些寒門的人有機會躋身於貴族行列。而在當時有一個秀才,從17歲左右的時候就參加科舉考試,可是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也一直沒考上。

一個是因為自己當父親該承擔起相應責任,另一個是因為家中沒錢,所以這個秀才決定放棄考試。此後他每天在家中教自己的孩子讀書,兩個孩子的名字還特別獨特,一個叫成事,另一個就叫敗事。

一次,這位秀才要出去,於是給自己的孩子留了作業,成事需要抄寫300遍,敗事則要寫200遍,等回來後,他會檢查。事後他發現成事少完成了50遍,而敗事多完成了50遍,然後說了句:都是250啊!

所以這個250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做的不是很好,要不就是多了,要不就是少了,總之不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