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传”之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美国PMC公司研制的AIFV装甲步兵战车,算得上是有20多年历史的“老兵”了,比M2步兵战车的资格还要老。在国外,论名气,它并不比M2步兵战车小多少;论作用,它甚至比M2步兵战车用得还要频繁;论价格,它只相当于M2步兵战车的一半左右,被称为“世界上最价廉的步兵战车之一”。然而,国内的兵器爱好者可能对它知之甚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兵新传”之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装甲步兵战车AIFV

1965年,位于乔治亚州的陆军步兵学校在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基础上试制成功了XM734步兵战车的样车。1967年,美国陆军和FMC公司签订了研制机械化步兵战车的合同。同年, FMC公司在M113的基础上研制出两辆样车,命名为XM765试验型战车。在此基础上, FMC公司又于1970年以M113A1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底盘为基础,研制成功M113AIP型战车。该车的车体上部安装了小炮塔,装有1门M139型20mm机关炮,车体两侧开有6个观察窗、4个射击孔。

1975年, FMC公司又试制成功第3种试制样车,该车火炮口径增大到25mm,车体四周加装了附加装甲。在此基础上,该车又经过小的改进后,定名为AIFV装甲步兵战车。但美国军方对AIFV的性能仍不太满意,所以,美国陆军又与FMC公司签订了研制另一种步兵战车的合同,研制代号为XM723步兵战车,定型后便是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如果比较一下M2和AIFV的性能数据便可以看出,二者在战斗全重、火力及防护性上有较大的差别。可以认为, M2是高级的步兵战车,AIFV是较简易的步兵战车。

自1977年起,FMC公司开始向海外销售AIFV装甲步兵战车。1978年,荷兰成为AIFV的最大买主,总共订购了大约2200辆AIFV(含装甲人员输送车),并命名为YPR765装甲战车。近年来荷兰维和部队所使用的就是这种装甲战车。此外,菲律宾军队引进了85辆。比利时特许生产了514辆。韩国特许生产了300辆,称为KIV步兵战车, KIFV还出口到马来西亚。台湾特许生产了约500辆,称为CM21步兵战车。土耳其特许生产了约1700辆。这样, AIFV装甲步兵战车的生产总数超过了5000辆,而美国军队连一辆也没有装备,也算得上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

“老兵新传”之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

由于AIFV的结构较80年代初出现的步兵战车要简单些,售价较低,但又有步兵战车的基本功能,因而很受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军队的欢迎。让我们看一看AIFV装甲步兵战车在结构上的一些特点,便可以看出它和M2等步兵战车的各种差异。

AIFV装甲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13.687,乘员3人(车长、炮手、驾驶员),载员7人。其外廓尺寸比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稍大,车体长5258mm,车宽2 819mm,车高2794mm。车体前部左侧为驾驶室,右侧为发动机室。驾驶室上方有一单扇舱门。驾驶员的后方是车长席,其上方也有一个单扇舱门。中部是战斗室,炮塔的位置明显偏右,战斗室内只有炮手一人,其上方有一个炮塔门。车体后部为载员舱,有7个座位。其中一名载员位于车长和炮塔之间,面向后方。其余6名载员分两排背靠背而坐。载员舱顶部有一个较大尺寸的矩形舱门。车体尾部有一个大尺寸全开跳板式尾门,由液压装置操纵开和关。大尾门上左侧有一个向右开启的小门,可以单独开启。车体网侧的载员

舱部分各有2个射击孔,射击孔上部是潜望式观察镜。尾门上也有一个射击孔,车体后部有2具潜望镜。韩国特许生产的KIFV步兵战车尾门上有2个射击孔,这样,6名载员都可以利用车上的射击孔向外射击。根据车体侧面的形状和有无炮塔,很容易将AIFV和M113区分开来。

主要武器为瑞士厄利孔公司生产的KBA-B02型25mm机关炮,有两条弹带供弹。高低射界为-10~ + 509,待发弹180发,备用弹144发。可以单发、连发射击,最大射速570发/ min,还有一种规定射速为100发/min ~200发/min。机关炮的身管长为2 173mm,机关炮全重112kg。所用的弹种有曳光脱壳穿甲弹和燃烧榴弹。发射曳光脱壳穿甲弹时,在2000m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射角为30的25mm厚的钢装甲。炮塔的驱动装置为电液式,炮手坐在炮塔吊篮内随同炮塔一同旋转。炮塔的最大旋转速度为609/ s。辅助武器为1挺7.62mm机枪,位于机关炮的左侧,弹药基数1840发。

“老兵新传”之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

AIFV的火控系统较简单,仅炮手有1具昼夜合一式瞄准镜,火炮稳定器为选装件。由于火控系统较简单,再加上未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使得单车的采购价格大幅度下降,估计只相当于M2步兵战车一半的价格。车内除主要武器和辅助武器外,还有一个步兵班所携带的步枪、冲锋枪、反坦克火箭筒等。

AIFV装甲步兵战车的底盘为M113的改进型,有人风趣地说: “AIFV是M113的升级版本。”车体的顶部和底部仍采用M113上原来用的5083铝合金装甲,但车体正面和侧面则采用了强度更高的7039铝合金装甲,整车为铝合金装甲焊接结构。车体的四周增装了由螺栓固定的附加钢装甲,与基体装甲构成了间隙装甲,使整车的防护水平比M113有大幅度提高。加装附加装甲,也是AIFV和老式的M113相区别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

“老兵新传”之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M113装甲运兵车

动力装置采用了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底特律分部制造的V形6缸水冷2冲程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197kW。韩国的KIFV采用的是德国MAN公司制造的D2848型柴油机,最大功率206kW.台湾CM21上的发动机为6v53型,最大功率仅1.58kw。其变速箱为阿里逊TX100-1A型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箱,有3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转向机构为可控差速式。其悬挂装置为扭杆一套筒式弹性元件,结构简单,悬挂特性较好。行动装置和M113A1的大同小异,每侧有5个双轮缘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板为单销、销耳挂胶式,着地面有橡胶垫块。该车具有水上行驶能力,靠履带划水可达6.3km/h的最大航速,下水前要竖起车首的防浪板。公路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61.2km/h,最大行程490km。

“老兵新传”之美国AIFV装甲步兵战车

在韩国受检越的KIFV步兵战车

AIFV装甲步兵战车还发展了一系列变型车,特别是在荷兰,不仅AIFV(YPR765)的装备数量大,变型车也配套成龙,包括装甲指挥车、雷达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自行迫击炮、装甲运货车等。其中,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有装“陶”式反坦克导弹和装“霍特”反坦克导弹的两种。装“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发射车称为YPR765PRAT反坦克战车,乘员4人,有效射程3750m,具有与当代主战坦克交战的能力。自行迫击炮型AIFV的主要武器为1门120mm迫击炮,射程达4000m,可以车载发射或放到地面上发射,辅助武器为1挺12.7mm机枪。

总之, AIFV无论从性能上,还是从价格上,都可以说是介于M2和M113之间的装甲战车,它具有步兵战车的基本功能,价格又比较便宜,堪称是“简易型步兵战车”、“第二世界国家的步兵战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