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老照片:十三張照片看完末代皇帝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出生於醇親王府。1908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圖為3歲的溥儀和父親醇親王載灃、弟弟溥傑

當時溥儀被接到宮中還發生一場混亂,年幼的小溥儀哭鬧不止,幸虧乳母餵奶才結束了這場哭鬧。於是軍機大臣和攝政王載灃商量由乳母抱著溥儀去中南海,然後再交由內監抱著見皇太后。同年溥儀繼位,年號宣統。

6歲時騎馬照。宣統三年10月10日,爆發了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消息傳來,清廷一片慌亂。溥儀下《罪己詔》。隆裕太后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民國政府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史稱“遜清小朝廷”。


民國六年6月14日,前清遺臣張勳以調解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與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定武軍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趕下臺。7月1日,張勳兵變,宣統復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坐上龍椅

皇宮中的溥儀是沒有安全感的,隨時擔心可能被人趕出皇宮,這種擔心在民國十三年成真了。民國十三年,直奉戰爭爆發後,直系將軍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要求溥儀一家全部搬出宮。溥儀與潤麒、溥傑、莊士敦在御花園

1925年2月24日,溥儀在鄭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劃下,經北京東交民巷日本使館,化裝成商人,由北京前門車站乘火車匆匆逃往天津,落腳於清舊臣張彪之宅——張園。這天正是舊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溥儀選擇這一天,是期盼著將來重新回到北京,恢復大清祖宗遺業。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滿洲建立“滿洲國”。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

偽滿時期的溥儀

民國三十四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進攻滿洲國,滿洲國政權覆滅。圖為被蘇軍俘獲時的溥儀

1946年8月12日,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蘇聯軍官的押送下從海參崴到達東京,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作證。16日,溥儀出庭作證,揭露日軍制造偽"滿洲國"的陰謀及其罪行。

1950年7月30日, 蘇聯通知溥儀引渡回中國時,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編號是981。

1959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國家主席劉少奇的特赦令對溥儀予以釋放。特赦令說:「溥儀關押已經滿十年。在關押期間,經過勞動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經有確實改惡從善的表現,符合特赦令第一條的規定,予以釋放。」從此,溥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結束了傳奇的一生。溥儀3歲入宮,一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經歷了皇帝、戰犯、公民的身份轉換,晚年的溥儀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