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2018年,租赁市场前所未有的热闹。前有资本涌入城中村哄抬租金,后有长租公寓爆仓血本无归。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房价上的时候,这片庞大肥沃的租赁市场,无数力量几乎在野蛮生长。

房源争夺赛

万科四季花城的老王最近碰到了一件怪事。

换新房后,他打算把万科这套80多平的房子租出去,参考中介给的价格,月租定在了5300元。没过多久,自如和自称是万科的人就找上了门。自如开价5600,老王心中大喜但深藏不露,转身给万科虚报了100,称自如已经开价5700。他想,报高一点,成了就当赚了,不成其实也够了。但他没想到的是,万科犹豫了一会,报了6000。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中介开出的收购价直逼市场价)

这下轮到老王坐不住了。万科四季花城是十几年的老小区,他想不明白这个价格能赚什么钱。

自如表示,别的不清楚,但是他们会通过隔断来增加出租的房间,退房时原样返回,并为表诚意加价到5800元,逐年递增3%-5%,请老王放心。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老王细细一琢磨,分开租的话,这个价格似乎可行。而且,小区里已经有很多业主跟自如签订了合同,大家都过的挺好。合同就这么定下了,一口气签了6年。

签一套少一套

每个业主一落笔,中介李辉就感到心中一凉。

李辉所在的中介公司以赚取佣金为主,签约都是1年为期。但是自如这样的包租公司签约时间都是3年起步,一般5年,真是签一套少一套。

今年,李辉明显感觉到了房源竞争的激烈,“有些包租公司的人还会伪装成租房者来中介公司套房源,一有消息就联系上了。”

包租公司在同一个小区密集收房的现象很常见。某位Q房网的中介透露,“布吉的宇宏健康花城(精装修社区)是被包租影响的重灾区。去年10月份,三房两卫的空房大概租4300左右,包租公司拿下后,对外6500以上全齐出租。一般跟房东签约是5年以上。”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这位中介所说的宇宏健康花园是新楼盘,去年7月才陆续交房,不少业主还没交房就签下了租房合约,以此减少供房压力。

李辉对此也有耳闻。“他们拿下房源后会找中介帮忙出售,租金高了,佣金也会高一些。” 虽然涨价会给中介带来更多利润,但作为租客,李辉对包租公司抬高租金的事情很愤怒。

因为他知道,经过几番转手,这些增加的费用最终都会落到交易链的终端——租客的头上。

砧板上的租客

邓佳每个周末都跟着中介在看房,她和男友想在关内整租一个小房子,预算是3300-3500元。因为刚好赶上毕业季,房源非常紧俏,环境好一点的房子租金高的吓人。符合价位的,大多都是没有窗户的暗房或者隔断间。

看了几次后,邓佳身心俱疲,把预算提到了4000-4500元。但是,对房子的期望值也相应提升,又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房子虽然跟理想有差距,但邓佳决定将就)

眼看着租期将至,再不签约就要流落街头。邓佳终于狠下心,当场定下了一套22平的单间,租金3700元。虽然这个房间的阳台只有十五公分宽,每次下雨都会打湿晾晒的衣物,但能在拥挤的城市,狭小的房间拥有一个外阳台,邓佳劝自己要知足。

可惜对面的住户似乎也是如此安慰自己,邓佳常常与住在对面的小情侣无意对视,尴尬到无语凝噎。

刚来深圳找工作的陈莉被自如的价格震惊了。她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本以为自己对大城市的租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10平米不到的小房间租到了2000元,还是忍不住吐槽了一把。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福田区10平米以下的小次卧租金大多在1500-2500)

自如是朋友推荐的,考虑到她一个女生来深圳工作,安全问题最重要。陈莉虽然嘴上抱怨,但是看过自如以后,没有再考虑城中村。

房源流动很快,一个房间放出来两三天就被预定了。陈莉从刚开始说要回家慢慢考虑,到后来站在房门口就签了合同。她选中的是福民新村的一间主卧,6楼,无电梯,13平,租金2330元。房间没有阳台,但是有个很大的窗户,让这位喜欢蓝天白云的四川姑娘眼前一亮。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房子没问题,但是支付方式让她有点尴尬。2330元是按季度支付条件下的月租,如果按月支付需要使用自如分期,而且价格算下来一年要多出一千多元。季付虽然划算,但是三个月房租加上服务费和押金,一次性需要交一万二。陈莉跟家里商量了一下,收到了妈妈转过来的一万多块钱。

张海来深圳两三年了,租房血泪史比较复杂。

早年他住在龙岗的城中村,相信租房小广告和楼下老大妈,结果遭遇了二房东和中介的两头挨宰。后来疲于人肉搜房,开始寻求网络的帮助,在诸多租房平台上图片选房。但是,每次看中的房源都刚好售出,被中介拉着看了各种图文不符的周边房源。

自认为已经摸清了租赁市场的诸多套路,张海决定选择用“除了贵没什么毛病”的自如。他看中的房子在景田,电梯小区,23平,2830元。季付的话,他需要一次支付一万五。但是使用自如白条的话,服务费可以打7折,每个月也就多了一百多而已,自己可以承担。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自如白条的宣传图片)

签约的时候,称兄道弟的自如管家并没有提醒张海,自如分期等于贷款。他只表示合同里标黄的部分容易有纠纷,需要仔细看。那是一大段关于押金退还的要求,非常严苛。张海想着,白纸黑字写着至少比事后扯皮好,反正也没办法讨价还价,很快签了合同。

但是住了大半年以后,张海才发现自己正在贷款。

他查了自己的银行流水,每一次房租转账都流向了不同的资金账户,但是选择季付的室友没有这样的情况。他对自己的个人征信很看重,马上找了自如的客服了解情况。客服表示自如分期确实属于贷款,目前不会上个人征信,但是不确保以后会不会有这个需要。

刀尖上的长租公寓 砧板上的租客

看着各种奇怪的收款方,他忍不住吐槽“鬼知道我下次会给谁打钱”, 并表示再也不会使用自如分期。但是,还会不会选择自如? 张海突然想起很多房东和中介的脸。他提了两次气,却没有说出一句话。

“没有被租房坑过不足以谈人生” ,几乎每个在深圳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人都可以数出几件租房的糟心事。在这个超过八成人口选择租房的城市,租客数量庞大,却毫无力量。他们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房东、中介眼中的香饽饽。当梦想的光环散去,无数人惊觉这些年的漂泊不过是备胎的单相思罢了。

当混乱的利益纠葛浮出水面,别让一次次领悟只换来你方唱罢我登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