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打铁花,这个词语或许会给人一些陌生感。但是,当你来过含谷并观赏过这一古老的传承技艺之后,你就会对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有温度的“烟花”

◆◆

打铁花是含谷火龙的精髓所在,正是因为这有温度的“烟花”,含谷的火龙才更加惊艳绝绝。火龙在含谷当真是家喻户晓的,打铁花的传统技艺更是人人赞不绝口的。含谷火龙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火”为主,用“打铁水花”这种传统技艺,将其与舞龙融为一体。正是因为有这样画龙点睛之笔,含谷火龙才更显得尤为可贵。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铁砂掌”袁师傅

◆◆

打铁花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如今却濒临失传。在含谷,就有这样一群老技艺传承人,他们把传统的手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68岁的袁万金老人,便是这其中一位。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袁师傅祖祖辈辈都是打铁的,打铁花更是不在话下,从祖上十几代人一直传承着。据袁师傅说,他“铁砂掌”的外号就是附近的居民给他起的。其实打铁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得将生铁块放在火炉中熔化,形成铁水,用勺捞起抛出,在抛出的同时,用木板打击形成钢花,洒向舞龙队,瞬间火花四溅,整个场面十分壮观。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打铁花”整个过程惊险又刺激,在铁水形成的几秒钟之内,必须迅速将其抛向天空,只有这样,才能将铁水的绚丽多姿展现的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打出来的铁花好看与否跟融化的铁水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每次铁水要烧到3600℃,当颜色清亮之时,打出来的铁花是最大最亮。在这样的高温之下,袁师傅的手也经常会被烫伤,可是他丝毫不在乎,对他来说,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就是他一生的精神寄托,也是嵌入他骨子里的一种生命追求。


◆◆含谷火龙的“人文精神”

◆◆

据了解,几十年前,含谷镇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舞火龙,这也是他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了。虽然装备没有现在齐全,打出的铁水花也没现在多和亮,但是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小孩子都能舞上一舞。那时候,每条街都有一支火龙队伍,他们也经常开展舞火龙比赛,可谓是全民共舞、全民同乐。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 ■■■■

正是因为含谷火龙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1999年8月,含谷镇也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火龙艺术之乡”。2014年,含谷火龙正式被评为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保护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有温度的“烟花”,有灵魂的龙舞,二者交织在一起所体现出来的鲜活的独特性成就了含谷火龙。含谷火龙所象征的勇敢坚毅,所寓示的祥瑞安康,都将世世代代作为一种精神与追求在含谷人民群众中传承。新时代的含谷火龙,将以新的姿态、新的时代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项有温度的传统工艺,打出了故乡的人情味


“蕴含山水,三高之谷”。含谷人民有着火龙般的风骨与坚毅,有火龙般的热情与勇敢,在新时代里就这样一路走来,创造了美丽富饶而充满灵性的含谷。在将来的征程中,含谷将以更为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去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