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宇:制度的控制參量和內在機制設置


戴天宇:制度的控制參量和內在機制設置

戴天宇 |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

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問題,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其中對企業貽害較大的,恰恰是那些人們傳承多年、自以為正確的做法。

戴老師在某市掛職時,當地正好有一個城市廣場落成並投入使用,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但時隔不久,廣場管委會就發現,隨地吐痰現象很多,搞得廣場很不雅觀,於是擬定了三種處罰方案:

(1)按照當地火車站的處罰標準,吐一口痰罰款5元;

(2)按照當地飛機場的處罰標準,吐一口痰罰款50元;

(3)學習香港、新加坡的先進管理經驗,吐一口痰重罰500元。

由於班子討論時意見分歧很大,管委會主任便拿著方案來找戴老師請教。

但戴老師的回覆是“不知道!”

主任一愣:“您是專家,怎麼會不知道?”

戴老師解釋道:“我又不是胡半仙、賈大師,怎麼會事先知道哪個方案效果好,哪個方案效果不好?這事不能想當然。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建議,廣場周邊有三條步行街,你可以協調城管進駐,在三條街道上分別按三種處罰標準試行兩週,再比較哪個方案的效果更好一些。”

試行兩週後,結果出來了,出乎大家的意料,50元的效果最好。

罰款5元不足以嚇阻吐痰。倒不是因為5塊錢少,而是因為國人吐痰的水平世界一流,風馳電掣,眨眼就沒影了,不抓現行不認賬,逮個正著又很難,十次中能逮住一次就不錯了,概率不到十分之一。

而制度威懾效果=懲戒力度×抓獲概率,這樣算下來,每次違法成本其實只有五毛錢,所以有些人覺得吐了就吐了,沒什麼大不了。

罰款500元反而加劇了吐痰。據回來的城管隊員報告,他們貓在牆角里,當看到有人張口準備吐痰時,便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上去,正好抓個現行,剩下的事就是開罰單了。

對方明白過來後,也不辯解,而是耐心地等到罰單開完後,又是一口痰吐在地上,然後兩手一擺,嘿嘿一笑:“沒錢,你能怎麼著?把我抓進拘留所裡,沒那本事吧?哇咔,再吐一口,嘿嘿,逗你玩!”

經此一遭,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們,再也不在大會小會上,盲目地大談特談什麼學習香港、新加坡的國際先進管理經驗了。

事實上,在大多數制度中,都存在著一些大大小小的“數字”,譬如說,請假時長、獎罰金額、提成係數、分配比例等,這些“數字”有個專門名稱——“制度的控制參量”。

控制參量可不是隨便賦值的,更不能靠感覺、憑經驗、拍腦門,而是需要嚴謹而細緻的科學計算,否則失之毫釐、繆以千里,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由於控制參量決定著嵌入制度當中的“內在機制”怎樣觸發、何時觸發,因而相當於“內在機制”的控制閥。如果制度的控制參量和內在機制設置不科學,即便強力推行,過程肯定彆彆扭扭,結果可能事與願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