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不同的國家,

有不同的文化,

當然,

也有著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美國——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去吧,孩子。你已經長大了!

在英國——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去吧,孩子。爭取屬於你的那份榮耀!

在加拿大——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去吧,孩子。你會是一個勇敢的小朋友,去結識你的新朋友吧!

在中國——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老師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捨不得媽媽嗎?......

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同樣一個場景,就有著不同的反應和結果。

小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看完中國媽媽的回答,我想,家長和老師的相遇,應該是愛和信任的邂逅,孩子們的笑臉和成長是我們老師和家長共同的期盼!

所以,家長、老師和孩子之間,最美好的關係不應該是猜忌和懷疑,而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長!

想要保持這種良性循環的關係,家長可以這樣配合老師:

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01

儘量減少老師的負擔

“老師,朵朵的蠟筆忘記帶了,麻煩老師給她借一支用好嗎?”

“老師,我給明明帶了一些零食,麻煩老師有空的時候讓他吃”

“我家孩子第一次離開我,麻煩老師多照顧一下她”

家長眼裡只有一個孩子,而老師的眼裡是全班二三十個孩子,若是每天都有孩子忘帶東西、自帶玩具和零食、要求老師額外照顧的話,老師的負擔就增加了很多,也就很難全身心的去照顧這個集體了。

作為老師,她一定會盡力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作為家長,提前把孩子入園事務打理好,理解和配合老師,無疑是對老師最強有力的支持!

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02

遵守幼兒園規定,配合老師的教育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幼兒園是一個大集體,也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如果家長認為遲到沒關係、早退沒關係、不聽老師的安排沒關係,那麼,孩子就無法建立起規則意識,老師的教育難度也會增加。

所以,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一定不要帶領著孩子去違反規則!

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03

對待老師,多些寬容和冷靜

一位老師分享了這樣一個經歷:

那是她第一次上課,在一家開在商場的培訓班裡,課很成功,孩子們很喜歡她。

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一個小女孩跑丟了。她慌了神,趕快四處尋找,等她找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哭得非常傷心。

孩子的媽媽看到了,趕快過來安慰自己的女兒:“沒事了!媽媽來了,沒事了!”

小女孩很快就不哭了,然後孩子的媽媽接著說:“這個姐姐剛才因為找不到你很緊張,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親一下姐姐,安慰她一下,好不好?”

小女孩說:“好!”然後親了她一下,這件事她至今難忘!

一個善良、寬容的孩子就是這樣教育出來的,

而這位被溫柔以待的老師,以後一定會加倍小心的來呵護孩子!

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04

不要吝嗇您的感謝和讚美

“皮格瑪利翁效應”告訴我們:

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有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

作為家長,照顧一兩個孩子的累,您深有體會;而老師照顧的是二三十個孩子,那種累,您可想而知!

所以,不要吝嗇您的感謝和讚美,一句“老師,謝謝您”,一句“老師,您做的真棒”,就可以讓老師忘記苦和累,全身心的去愛您的孩子!

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麼最美好的三角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長!

不去幼兒園,中國媽媽的反應竟是這樣!家長老師關係如何維持?

家長、老師和孩子

共同努力的關係

才是最美好的樣子

這對孩子的成長無疑是最大的助力!

你是如何理解這段“三角關係”呢?

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

我是萌主在家,想要獲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點擊屏幕右上方的【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更多實用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