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綠20年 護一川江水向東流


添綠20年 護一川江水向東流

添綠20年 護一川江水向東流

祿勸縣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記者周密攝

首席記者 李思嫻 記者李雙雙 張星宇

水急浪大的金沙江,在劃過一道向南的大彎後,繼續浩蕩東流,進入中下游地區,就成了長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這為今後長江經濟帶發展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指明瞭方向。

昆明,地處長江上游,近年來,長江保護攻堅戰從未停歇,踐行上游擔當,著力打造綠色屏障,水土涵養工程、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治理等多措並舉,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以確保金沙江水綿延東流。全市幹部群眾表示,一定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同心協力共抓長江大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守護青山

生態狀況逐步好轉

5月14日,祿勸縣九龍鎮沙魚浪村委會昔卡多自然村,天然林護林員張運亮站在村後的山頭,看著村前的九龍河蜿蜒而下。

這條小河最終將匯入金沙江,再流入長江。站在長江上游的這個普通護林員,或許並不是很清楚眼前的這條河即將進行的浩大旅程。

但他知道,自己守護20年的2871畝山林,是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的有機構成。

普渡河、掌鳩河、洗馬河縱貫祿勸縣境內日夜流淌,徑流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21條河流,最後匯入金沙江流入長江。

背靠大山、面朝九龍河,幾百年前,這個村落的先人看中了這裡充沛的自然資源,搬遷至此。廣袤的山林為昔卡多人提供著豐富的獵物、燃料、各類野菜野生菌。但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過度砍伐、盜獵、毀林開荒,這片曾經為昔卡多人提供了豐富養分的林地變了樣。

改變發生在1998年。這一年,昆明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曾經想為這片山林做點什麼的張運亮成為首批天然林護林員。每月報酬不高,但是張運亮看著森林中的大樹、遇到的那些小動物,也會很有滿足感。

昆明市天然林保護辦公室一位負責人介紹,昆明實施天保工程20年來,天保工程區實現了森林資源由過度消耗向恢復性增長轉變,生態狀況由持續惡化向逐步好轉轉變,林業經濟社會發展由舉步維艱向穩步復甦轉變,天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2011年初的45.05%提高到2017年底的48.76%。

撫平瘡痍

東川種樹有一套

昆明境內的東川區,水土流失面積高達1309平方公里,佔全區國土面積的70%。縱橫分佈著107條泥石流溝渠的小江,曾經每年向長江輸送泥沙高達1900萬噸,為金沙江下游輸沙強度最大的支流。

在一定程度上,長江保護對於東川而言的首要任務就是治沙,而植樹造林是生態修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1999年,東川曾藉助國家天保工程展開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效果並不明顯。“由於乾熱少水,有的地方已經種過五六遍了。”一位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說,東川氣候十年九旱,且荒山含沙石較大,每年種下的樹大多死亡,只能是種了死、死了種。

“在東川,想把樹種活太難了!”這幾乎是東川所有種樹人的感慨,這個難,一是乾旱缺水,二是山高坡陡,地質破碎、石漠化沙化嚴重、立地條件較差,致使許多荒坡年年造林不見林——在東川搞綠化,幾乎被判了“死刑”。

而今,進入東川,人們一眼能見到的就是路兩邊密密匝匝、細而高挑的新銀合歡。新銀合歡原產中美洲,上世紀80年代引進東川。由於新銀合歡生長速度快,自生能力強,而且它的根系能夠深入土壤深層,因此抗旱能力強。經過多年試驗,被作為東川造林的先鋒樹種優先選擇。

曾經林家渡的荒山、荒坡幾乎寸草不生,每年都會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2012年種下3000畝新銀合歡示範林,讓人欣慰的是,這3000畝新銀合歡示範林,如今已經長成直徑8釐米、高4米,開著白花的樹木。春風拂過、枝葉擺動、充滿生機,而它們鞏固起來的山地再也沒有發生過滑坡、泥石流。

東川區副區長翁磊介紹,東川把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治理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全區“沒有與生態建設無關的單位、沒有與生態建設無關的人”。

有這樣一個例子,企業家郭景黎認定讓東川綠起來“匹夫有責”。10年前,他在東川的河漫灘上安了家,硬是在荒灘上種了幾十萬株桉樹。

近年來,東川完成荒山造林綠化16.1萬畝,楊樹種植21.73萬株,退耕還林14.23萬畝,陡坡地生態治理1.5萬畝;累計投入3億元,完成23萬畝核桃產業基地等林業項目;社會化造林力度持續加大,荒山、面山造林取得積極進展,完成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3個省級生態鄉鎮和106個市級生態村創建;森林火災得到及時安全高效的處置。

釋放紅利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

按國家及雲南省的總體部署,昆明市天保工程在1998年和1999年試點後於2010年正式啟動,目前已進入二期第八年。工程共涉及除宜良縣和石林縣外的12個縣(市)區,工程區國土總面積2686.05萬畝,佔昆明市國土總面積的83.39%。每年按實施方案要求,昆明市計劃森林管護1082.49萬畝,實際落實森林管護面積1564.5萬畝,佔計劃的144.52%。

天保工程區只是綠色屏障的一部分,為護好一江水,昆明堅決守住“生態底線”,不斷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來自市林業局的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全市森林資源大幅增加,生態安全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森林覆蓋率從45.05%提高到48.76%,林木綠化率從52.73%提高到55.86%,森林蓄積從3941萬立方米增加到5470萬立方米,生態安全支撐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最為突出的是天保工程區的林業案件和森林火災明顯減少,當地群眾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和法制觀念有了很大的提高,靠山吃山的原始生產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亂砍濫伐、毀林開墾、燒山狩獵等不良習俗得到根本扭轉。”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良好的生態環境也開始釋放生態紅利。由於森林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為野生動植物資源提供了棲息環境,境內的珍稀、瀕危等野生動植物得到了有效保護,其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生態環境及植被改善,促進野生食用菌和森林蔬菜採集,年產值超過10億元。

從賣木材到賣風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改變了發展模式,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更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每年累計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實現旅遊年綜合經濟收入數十億元,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生動的寫照。

持續攻堅

滇池治理打了翻身仗

滇池水最後輾轉匯入金沙江。雖然它為長江提供的水量微不足道,但治理好一個被高山峽谷閉塞在高原上的淡水湖泊,其意義卻彌足珍貴。

滇池治理,是昆明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繞不開的難點。

從“九五”規劃開始,滇池水汙染防治工作納入國家“三河三湖”重點流域治理規劃,20年來,外流域引水及節水工程、溼地建設等多項滇池治理機制、措施從無到有、從有到國內領先,隨著一系列措施的不斷落實,滇池及整個水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滇池治理成效初顯。

2016年,在中央電視臺舉行的“中國最美溼地”評選中,昆明滇池溼地以110628票在眾多溼地中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最美溼地”。除了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滇池湖濱初步形成的一個閉合湖濱生態帶,構建了滇池湖濱沉水、挺水、溼生到陸生的植物群落,使滇池湖濱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得到初步恢復。

2016年滇池水質達到Ⅴ類,首摘20年來的“劣Ⅴ類”帽子;去年滇池水質繼續保持在Ⅴ類;今年一季度滇池全湖水質上升到Ⅳ類,滇池由重度富營養轉變為中度富營養,滇池水質企穩向好……改變的背後是環湖截汙、外流域引水、入湖河道整治、農村面源汙染治理、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清淤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的發力。

截汙治汙體系基本建成。昆明市主城區和環湖建設了22座汙水處理廠和較為完善的排水管網、截汙管渠,汙水日處理能力達202萬立方米,尾水水質達國家一級A標準。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曉梅說:“截汙治汙體系為滇池水質改善奠定了基礎。”

外流域引水作用凸顯。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2013年底建成,緩解了滇池水資源匱乏狀況,加快了滇池水質改善步伐,為構建整個流域的健康水循環體系創造了條件。

生態修復與建設成效顯著。實行大規模的“四退三還”(退田、退塘、退人、退房,還湖、還林、還溼地),湖濱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市滇池生態研究所所長杜勁松說:“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線䰾等土著魚類、鸕鷀等鳥類在滇池重新出現。”

與此同時,35條主要入湖河道經過治理,基本消除了黑臭水體,河道水質明顯提升。在滇池流域全面禁止規模化的畜禽養殖,減少高耗肥的蔬菜和花卉種植,控制面源汙染。實施滇池底泥疏浚、以魚控藻和機械除藻等工程,削減內源汙染。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建成通水,實現了“與湖爭水”向“還水於湖”的歷史性轉變。

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長吳朝陽表示,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正確把握“五個關係”,把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受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剛性約束,全面提高滇池生態保護建設水平,為長江大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