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楚莊王問鼎之後,周王室是怎麼回答他的?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楚莊王問鼎之後,周王室是怎麼回答他的?

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周武王率領各路諸侯陳兵牧野,總兵力達到五萬人,商紂王不等自己的正規軍趕來救援,就倉促應戰,最終一敗塗地,紂王自知無路可退,自焚而死,商朝至此滅亡,周朝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後,僅僅兩年就病亡,年幼的太子繼位,是為周成王。周王室初立,周武王便病逝,這使得周朝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生死存亡之際,周公回到了朝堂之上,開始攝政,他親自率領軍隊東征討伐叛亂。在他的領導之下,國力漸強。為了穩定周王室的江山,周公創立分封制度,將王室成員還有一些大臣分封在全國各地。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楚莊王問鼎之後,周王室是怎麼回答他的?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暈無道,不僅寵幸褒姒,創立酷刑,追殺太子,還喜歡戲弄諸侯,最終激起諸侯國的反抗,西北犬戎趁機進犯,一路殺到西周的都城鎬京,西周滅亡。之後五位諸侯輔佐太子登上王位,東周建立。東周分為前後兩段,前一段稱為春秋,周王室依然存在,並且名義上仍然有權威,全國分為一百多個諸侯國,彼此之前大國吞併小國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春秋時期以三家分晉為結束,之後開始戰國時期。但今天我們只說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楚莊王問鼎之後,周王室是怎麼回答他的?

話說這春秋時期,雖然周王室仍然存在,但是王室的土地大都因為被分封出去了,所以自家窮得很,周王室的糧食還有祭祀用的茅草,甚至都要從各諸侯國討要。因為王室的衰弱,導致這一時期周朝在權力上出現了真空,這就成了各諸侯紛紛追逐的對象了。這段時期內先後出現了五位霸主。首先是齊桓公,齊桓公是第一位霸主。當時北方的燕國經常面領戎狄部落的侵擾,甚至一度出現了被滅國的危險,齊桓公率領軍隊幫助燕國擊退了戎狄,並且在王室的繼承問題上,幫助太子登上了君位,這為齊桓公贏得了巨大的名聲,他又趁機滅掉了一些周圍的小國。齊桓公於是成了各國公認的霸主。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楚莊王問鼎之後,周王室是怎麼回答他的?

齊桓公雖然有霸主的地位,但他終身都當自己是周朝的臣子,並無僭越之心。然而到了後來,當楚莊王在與晉國的戰爭中擊敗晉國,就要成為霸主時,他竟然向周王派來的官員詢問周鼎的重量。大家知道,夏商周時期,青銅非常珍貴。大禹治水之後,鑄造出了九隻大鼎來代指九州,便是天下的意思,這九鼎一直傳到了後來,作為王權的象徵而被周王室當做神器供奉。而此時楚莊王詢問鼎的重量,是什麼意思自然誰都清楚。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楚莊王問鼎之後,周王室是怎麼回答他的?

歷史上是這樣記載這件事的:“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楚子指的是楚莊王。楚莊王在周王室的領土旁邊觀兵,周定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便問王孫滿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回答說:“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這意思是說,周朝的德行雖然衰敗了,但是天命依然在周,鼎的輕重這種事情,是不能問的。可見春秋時期,周王室雖然非常衰弱了,但是周朝的官員還是在盡力守護王室的尊嚴,王孫滿這種臣子確實是讓人肅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