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三下鄉”為群眾送來31項服務體驗

北京大兴“三下乡”为群众送来31项服务体验

12月28日,北京市文藝院團“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掛牌儀式在北京市大興區瀛海鎮舉行。同時,大興區2019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同步啟動。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千龍網北京12月29日訊(記者李金鑫)12月28日,北京市文藝院團“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掛牌儀式在北京市大興區瀛海鎮舉行。同時,大興區2019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同步啟動。

據瞭解,北京市文藝院團“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是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長期廣泛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旨在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火熱生活,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文藝作品,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將採風基地定在大興,是因為大興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依託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建設創作採風基地,將為廣大藝術家深入生活,沉下去、紮下根,開展創作創造有利條件。

當天,大興區2019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也正式啟動,並在掛牌儀式現場進行了集中示範。共為群眾提供文化、科技、法律、醫療衛生、生活全民等五大類31項和體驗。

貼心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書畫家現場作畫書寫春聯福字,為群眾送去新年的祝福,讓大家把福氣貼上牆,帶回家。設置非遺體驗專區,現場展示捏麵人、吹糖人、葫蘆烙畫、剪窗花、畫年畫等傳統技藝並進行體驗,讓傳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為群眾拍攝全家福,讓大家把新年的喜慶變成影像留存下來。

前沿科技展示刷新認識。在現場,還展示了3D打印的仿真模型和創意製作。包括遙控機器人、遙控無人機、遙控賽車。現場體驗科技製作,如萬花筒、空氣淨化器、地震儀等。此外,義肢外殼和飛機駕駛模擬器也進入了展示現場,為百姓展示更多科技的魅力。義肢外殼是採用中國傳統藝術造型,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來製作冬殘奧會中國殘疾人運動員義肢外殼。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體育結合向全世界推廣。飛機駕駛模擬器,可以讓觀眾近距離了解神秘的駕駛艙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

除了專業律師外,活動現場還將有普法機器人到場,共同為百姓解答法律問題。群眾還可現場參與“大興普法”微信公眾號推出的線上有獎答題活動,學習法律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獎品。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紅十字會專家在現場還開展了應急救護知識普及講座,講解日常生活可能出現的突發急症,對心肺復甦和外傷包紮進行現場操作,普及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此外還有常見疾病、流感防治等健康宣教,5位專家現場提供常見疾病的義診諮詢服務,提供中醫藥健康“處方”及防流感代茶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