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研发的“海弓”近程防御导弹近日完成技术开发。该武器用于拦截向韩军舰艇飞来的敌方导弹和飞机等,将取代韩国海军现装备的美制“海拉姆”近程导弹。据悉,“海弓”的开发于2011年开始,曾因韩方自身技术不济而经历过中断与恢复研发,耗费了整整7年才完成。

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海弓”导弹拦截靶弹测试

也就是在这7年间,由于没有合适的近程防空导弹可用,韩国海军只能选择从美国采购了约30套“海拉姆”系统。“海拉姆”的优良性能颇受韩国海军青睐,认为其是一款可靠的内层防空武器。然而,韩国国防部认为,近程防空导弹属于高消耗装备,战时若遭美国“卡脖子”,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故一直推动以国产导弹取代“海拉姆”。

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韩方展出“海弓”导弹模型

平心而论,韩国军方确实很有预见性,居安思危的想法也值得肯定,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身实力……韩国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国家,常被不少人戏称为“宇宙第一大国”,不过也仅停留在“戏称”的程度。从这款花费7年研制而成的“海弓”导弹上,体现出了韩国在防空导弹研发领域的“真正实力”。

据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海弓”导弹在2017年下半年接受了实弹测试,击落了来袭的10枚靶弹中的9枚,仅一发脱靶,成功率高达90%,成绩喜人。然而,这一高命中率却是靠“作弊”得来的,因为所有靶弹的飞行高度都在30米以上,且都是没有末段机动能力的直线飞行导弹,而飞行速度则仅为0.5马赫……

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众所周知,现代反舰导弹为了防止被敌方提前发现和拦截,飞行弹道普遍较低,在接近目标后的弹道高度会下降到15米左右,大大减少被拦截几率。以解放军的“鹰击12”反舰导弹来看,其巡航高度就已经低至12到15米,末段飞行高度更降至5米,且可进行蛇形机动。韩国方面使用飞行高度在30米的靶弹,这基本就是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反舰导弹的标准。

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俄印联合研发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至于飞行速度,当今世界上大概早已没有0.5马赫的反舰导弹了……即使是亚音速反舰导弹,其冲刺速度通常也在0.8至0.9马赫。而诸如俄罗斯“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其末段最高冲刺速度可达4.5马赫。

对付只会直线飞行、速度0.5马赫,且高度达到30米的飞行目标,“海弓”导弹自然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从容地加以拦截。不客气地说,面对这种“放水”严重的测试,韩国国产导弹居然还能有一发拦截失败,这才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

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国产“海红旗7”近防导弹

相比之下,解放军在1988年列装了仿自法国“海响尾蛇”导弹的国产“红旗7”点防御防空导弹,该弹的性能和可靠性被认为超越了原版。“红旗7”可对抗最低高度15米的战机和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达70%,反应时间仅为6到10秒,近程反导能力在世界同类近防导弹中也属领先,后发展出装备海军的“海红旗7”。从这些性能数据来看,韩国自研的“海弓”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如解放军30年前装备的产品……

被称作“宇宙第一国”的国产新导弹,性能还不如中方30年前的产品

国产最新型“海红旗10”近防导弹

不知道韩国军方能否看清靠“作弊”通过测试的“海弓”究竟有多少真本事,为了维护“国产”的面子而贸然撤装可靠的美制导弹,或许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