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Meizu 魅族16 使用一個月後談得上“真香”嗎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Meizu 魅族16 使用一個月後談得上“真香”嗎

魅族的夜間模式適用於各類翻牆軟件。Twitter,Facebook,YouTube,TED,Quora,chrome等。使用了16th plus 6+128 一個半月,是時候詳細的真香一波了。

8月28號在天貓搶到的。可能是JW給第三方的量還比較足(手動狗頭),說的是15天內發貨,9月9號北京順豐就發貨了,個人對此好評(順便心疼一波被延期的魅友)。之前想換vivo nex,但魅族16th plus一出,就開始動搖了。在比較了很久之後,選擇了魅族。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魅族的使用體驗:

一、以ROM+RAM+SoC為基礎的性能上:

6 + 128+驍龍845,重度使用完全足夠。現在對手機的擔心,不是性能不足,而是性能過剩。因為依託於新工藝新架構的SoC,肯定會越來越強,但日常使用卻挖掘不出這種極強的性能。所以在新功能新需求產生之前,對於性能的要求已經不算強烈了。

二、以屏下指紋+人臉識別為基礎的安全性上:

魅族16完全滿足瞭解鎖和支付雙重要求。但現在還有兩個缺點。

1 在黑暗情況下的便利性上。由於魅族16沒有配備紅外識別(在發佈會上看到的紅外模組是搞啥的?),所以只能使用指紋解鎖。但以個人的體驗來看,黑暗情況下,指紋解鎖比平時的成功率有所下降。

2 微信支付。想問問是個人的原因嗎?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微信就用不了指紋支付了。由於每次指紋支付都失敗,直接導致開不了指紋支付了。但支付寶卻一直正常。

三、以屏幕為基礎的顯示上:

91%屏佔比的“完整”屏幕真的太爽!對,就是討厭所有的異形屏。但Amoled次屏還是有缺陷,躺在床上傾斜著看時,會有輕微的彩虹紋出現,略微刺眼,不過不影響使用。於是它順便治好了側躺玩手機的壞習慣。

四、以耳機孔+立體揚聲器+LDAC為基礎的音頻上:

首先耳機孔好評。在夜爬華山的時候,耳機孔就幫最大程度的省了電。同時,不管藍牙再怎麼便捷,它總是要損失音質的,這也是有線連接存在的必要之處。說到音質(立體揚聲器不表,因為外放的感知差異真的不大),日常使用的是索尼MDR-1000X,就音質來說,有線>LDAC>其他編解碼器。所以魅族16同時擁有的耳機孔+LDAC完全滿足了日常需求。

五、以相機+算法為基礎的影像上:

首先吐個槽,魅族的光學防抖做的實在太爛了,現在根本不敢手持手機錄像,延時攝影更是抖得一塌糊塗。

但硬件方面,魅族這次的確不錯。前置2000w,f/2.0(還沒怎麼用過,但以聊聊數次的使用體驗來看,效果很棒。);後置1200w + 2000w,f/1.8,f/1.7。主攝cmos更是與p20同等配置的imx380。(不過花樣真的沒有MATE 10 Pro多。華為拍照已經逆天,MATE20 Pro更是一騎絕塵。)

實際使用上,首先它加了更多的銳化,個人覺得效果很好,這個特點見仁見智吧。同時,它在夜景下的表現非常優秀,細節處理不錯,這個可以吹一波。

但它的兩個缺點不得不提,一是亮處過曝,二是暗處噪點過多。總的來說,可以說是不錯,畢竟攝影就是個小白。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Meizu 魅族16 使用一個月後談得上“真香”嗎

六、以基於Android 8.1的Flyme 7.1系統+配套硬件為基礎的操作系統上:

不得不說,這是用過最舒服的安卓系統(用過很久很久的小米MIUI)。首次出現的全面屏手勢略有不足,它的手勢操作界定還有不清晰,長滑返回主界面和長滑暫停進入控制頁容易誤操作。但mBack手勢操作配上mEngine線性馬達,體驗就相當舒爽了。

所以mEngine的效果真的非常好,無論是打字、鬧鐘還是電話都是一流的震感。否則手打這麼多字早就受不了了。

同時吹爆魅族的夜間模式,一鍵切換所有的應用,不管是內置的還是下載的,都完全支持。目前只有兩處有遺憾,一是瀏覽器的顯示頁面,二是微信文章的顯示頁面(這兩個應用的外框都支持,只是顯示頁不對)。可能是頁面的HTML代碼還沒有解決辦法。

其次,銅管液冷散熱對溫度的控制非常優秀,真的適合重度使用者。

最後,7.3mm厚度極致輕薄,182g的重量也可以接受,裸機的手感非常爽,除了後蓋的指紋吸附問題。

七、以電池容量+充電速度為基礎的續航上:

3640mAh+15W快充,完全滿足了週末一天的重度使用。這也就是買Plus的原因,多出來的600mAh真的很重要。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Meizu 魅族16 使用一個月後談得上“真香”嗎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Meizu 魅族16 使用一個月後談得上“真香”嗎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Meizu 魅族16 使用一個月後談得上“真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