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是不是一種物質?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是從物質世界抽象出來的一個概念,是為了描述宇宙才產生的,是屬於概念物質。而在物理上,空間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

人們對空間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原子和虛空組成的,原子是存在,而虛空是非存在。非存在不等於不存在。雖然難以理解,但還是一些閃光的思想。牛頓承認空間的物理實在性是因為“加速度”的概念,牛頓力學認為加速度是相對於空間而言。因此空間是必須存在的,但又認為它是空無一物的,這就產生了矛盾。

空間是不是一種物質?​所以牛頓本人及同時代的有識之士隱約覺察了這個矛盾,但毫無辦法。笛卡爾對“虛無空間”不認可,

他認為空間和物體的廣延性是同一的,認為“一無所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即不能把“空間”獨立於物質而存在。
空間是不是一種物質?

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人們對空間的認識不斷加深,一開始認為真空中充滿著“以太”,認為它絕對靜止,以此來作為絕對靜止的參考系。並用它來當介質傳遞引力和電磁波。但當邁克耳遜做了那個著名的“以太漂流”實驗證明“以太”不存在並得出光速是不變的結論後,愛因斯坦據此提出狹義相對論。
空間是不是一種物質?


認為空間是相對的,隨著物質的運動而變化,真空中沒有“以太”。在事實面前人們逐漸接受了狹義相對論,但對真空的認識變成了空無一物。後來閔可夫斯基提出稱為“世界”的四維時空,把時間看成第四維,為狹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基礎。但狹義相對論也沒有消除笛卡爾對“空間”是獨立存在或竟然是先驗性存在的見解所表示的懷疑:人們認為閔可夫斯基空間是一個物質和場的載體,抽走了物質和場以後依然存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真空加時間――閔可夫斯基空間是一個沒有任何物質的純粹的空間,儘管它隨著物質的運動而變化。實際上這樣的空間是不存在的。

直到廣義相對論的發現,這種觀點才得到了改變。廣義相對論認為笛卡爾說的接近真理:一無所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亦即沒有場的空間是不存在的。空時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只能作為場的結構性質而存在。而場就是物質。現在科學證明真空並不空,裡面充滿了各種粒子。包括虛光子和負能量。現在空間的概念,搜狗百科是這樣說的:空間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運動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認識對象,是絕對抽象事物和相對抽象事物、元本體和元實體組成的對立統一體,是存在於世界大集體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個體成員。從這裡看出空間是物質的延伸,宇宙不存在真正沒有任何物質的空間。空間是物質。

在廣義相對論中,空間和時間一起被看作是場物質,它們受物質的影響,大質量的天體能夠彎曲時空,彎曲的時空就是引力場。所謂的引力只不過是時空彎曲的幾何效應,實際上是小質量的物體在彎曲時空作“短程線”運動而已。

空間是不是一種物質?​就像一個原來平整的彈簧床,中間放一大鐵球,鐵球周圍明顯凹陷彎曲,這時一個小球從旁邊經過,運動軌跡必然是沿著彎曲的面走的一條曲線。看上去是圍著大鐵球在轉,感覺是大鐵球在“吸引”小球,實際上大鐵球對小球並沒有額外的力,小球已經感受到“力”了這就是廣義相對論對“引力”的解釋。當然理論上沒有大質量的時空相對是平坦的,平坦的時空是沒有引力場的。

空間作為物質是可以改變形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