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11月22日下午

濟南某小區發生了一起悲劇

一名24歲的男大學生

捅死了陪讀的母親…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1

很多居民聽到

爭吵、追趕、哀嚎聲

但沒聽到喊救命

在該小區四區六號樓與七號樓之間,就是案發地點。當時不少人聽到了激烈的爭吵聲,期間還伴隨著哀嚎。

爭吵持續了幾分鐘,居民一直沒有聽到有人喊救命,誤以為只是普通的家庭糾紛。

業主張先生說,命案發生在22日傍晚6點左右,當時他和妻子正在家裡看電視,樓下傳來疑似打架的聲音。

聽動靜好像是一個男的在打一個女的,有拳頭打到身上的悶響聲和被打女子的慘叫聲。張先生以為是兩口子吵架, 也沒理會。


“不知道那個母親為啥一直不喊救命,如果喊的話說不定就能避免一場悲劇。” 

有人猜測,那位母親沒喊救命,可能被嚇壞了,也有可能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能將自己殺死。 

也有網友猜測,母親在生命最後一刻,還在為兒子著想。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有位老大爺告訴民警,他看到這兩人打架,還曾上前勸過,說讓他們別打了,再打就報警了。沒想到後來出了命案。

警方22日下午6點20分左右接到報警,趕到現場時,受害者已經死亡。當天晚上,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劉某,男,今年24歲,臨沂市人。

2

下班時還挺開心

結果轉角遇到了兒子

接著是致命的15分鐘

據介紹,遇害的母親王紅(化名)在小區一家超市工作。

因為兒子在附近上大學,她就在小區裡租了房子陪讀,在超市上班不到兩個星期,平時不愛說話,和其他員工交流很少。

超市一名員工稱,通過查看監控,王紅下班的時間是6點零3分,下班之前還和同事打了一聲招呼,笑著走了,“當時看她還挺開心的。”

6點18分,路口傳來叫喊聲。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案發地點位於超市後方幾百米遠,這幾百米的路上,王紅和兒子遇見了。這十五分鐘裡,母子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


“直到第二天,王紅沒去上班,才知道原來出事了。”

同事稱,王紅在店裡負責綁菜,面試時說自己就住在這個小區,想找份活幹,入職後工作很勤快。


3

受害者還有個小女兒

丈夫趕到時懵懵的

“我的兒把他媽害了”

據超市員工介紹,王紅今年40多歲,家裡還有一個八歲左右的小女兒,由爺爺奶奶照看,她來濟南專心給兒子當陪讀。

在同事眼中,王紅生活很節儉,平時不會亂買東西。 


“聽到這個事感覺挺震驚的。很惋惜,好好一個人突然就沒了。”一名同事說,“她之前還希望我能幫她兒子介紹對象。” 

前幾天,有同事見王紅愁容滿面,唉聲嘆氣,就問了幾句。“好像是因為兒子被學校開除了,所以不開心,具體的我也沒問。”

這次出事,有同事猜測可能因為上學的事情,母子發生了爭吵。

也有小區居民表示,王紅的兒子可能患有抑鬱症。 

事發第二天早上,王紅的丈夫趕到超市。


“當時他說‘我的兒把他媽給害了’,說話時很無力,眼角還帶著淚。”超市一名員工說。

4

學校回應:

男生只是請了長假

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

已經留了兩級

22日,記者採訪王紅兒子就讀的大學,工作人員表示,這名學生並沒有被開除。“他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在請假,課掛了很多。”


“可能是精神或是心理方面的,已經留了兩年級,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今年畢業。”

工作人員還介紹,這個學生的情況從大一就開始了,管理方面學校做了很多工作,一直在疏導他,他的母親陪讀也是這個原因,帶著孩子很不容易,“這次,請的是長假。”

5

17歲少女帶妹妹自殺

遺書:已患抑鬱症多年

10月底,河南洛陽17歲的姐姐帶著10歲的妹妹跳入水庫自殺……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而其自殺的原因,就是患有抑鬱症,她在遺書中寫道:


“我覺得之前的抑鬱症從來都沒好過,一次次地折磨我,更折磨您二老的心,我難受啊……抑鬱症太可怕了,不深入治療是不可能會好的,我知道我不需要治療了,也就不需要再浪費家裡的錢……”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6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別再讓悲劇發生

這些年,很多父母都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只要孩子不發燒不頭疼,沒病沒災就可以了,但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甚少,孩子心理健康要從小開始關注,其實做起來並沒有那麼難。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孩子健康心理的表現

1、求知慾強:這樣的孩子興趣廣泛,喜歡觀察事物,愛動腦筋,思維敏捷,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試,對新鮮事物反應快,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2、意志力強:不怕困難和挫折,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從不半途而廢。能根據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還能排除外界和內心的干擾,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和工作。

3、活潑樂觀:與人交往坦誠、隨和,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遇到困難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緒能很快釋放,不淤積心裡。

4、心態平衡:經常保持歡樂愉快的心態,遇事冷靜,情緒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問題,很少表現出焦慮不安或憂鬱。

5、富於同情心:樂於幫助別人,樂於關心別人,常表現出“利他”和“親社會”的行為。

6、人際關係良好:心胸開闊,尊重別人,能與別人和睦相處。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適應紀律約束和行為規範。

24歲大學生捅殺母親!這件事影響孩子一生,很多家長都忽略了



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9禁忌”

1、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3、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4、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5、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6、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讚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8、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9、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