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來自契訶夫的文章,不一樣的感覺。

《大學生》,來自契訶夫的文章,不一樣的感覺。

讀了幾篇契訶夫的文章,生出一種印象:契訶夫善於抓取生活的一個片段,集中描寫小人物的窘態,從而諷刺人性中的弱點。還有一種對人物的同情和憐憫,比如之前與大家分享的《謎一樣的性格》給我的感受,可能這就是人們稱讚契訶夫善良的原因。但今天要分享的這篇《大學生》的風格卻完全不同的,如果不是標明瞭作者,很難讓我相信會是契訶夫的作品。

《大學生》這篇文章對我來說,很難!讀了三遍才開始動筆分享,構思中突發靈感--“宏大”。現在,就談談這篇文章的個人見解。

一、宏大之一:抽象的故事

如果說契訶夫的文章都會對一個設定的人物進行具體剖析的話,《大學生》沒有,全文似無所指。讓我們來看一看故事梗概:

夜幕降臨,天氣很冷,神學院的大學生伊凡,韋里科波爾斯基在打獵回家的途中,路過寡婦瓦里西薩的菜園,看到瓦里西薩和女兒盧凱莉亞正在火堆旁幹活。大學生湊近火堆和她們說話,談起使徒彼得”三回不認耶穌“的故事,瓦里西薩和女兒聽後都非常悲傷,大學生向她們告辭繼續返程,路上突然湧起愉悅的感覺。

故事讀畢,有點走”意識流“之感。那就從意識的方向去探索這個故事吧。

《大學生》,來自契訶夫的文章,不一樣的感覺。

二、宏大之二:隱喻之美

最早讓我對”隱喻“一詞有印象,是在讀春上村樹的《海邊的卡夫卡》時,春上簡直是對”隱喻“有一種痴迷的態度。書中的人物對話,故事情節,明裡暗裡都是”隱喻“。也許,隱喻是剝離想象後,事物露出的某種原始狀態吧,既不是現象本身,卻有現象的共性

《大學生》的故事,像極了在構造一個隱喻。我們還得從故事本身入手,看看能不能抓住這個隱喻在現象層面的東西,讓我們來看看大學生在遇到瓦里西薩前後心情的對比吧。

1.之前的壓抑、愁悶

現在,由於寒冷,大學生蜷縮著身體,心裡思忖:……,在那些時代也有這樣殘酷的飢餓與窮困,也有屋頂破了窟窿的草房,也有愚蠢和煩惱,也有這種淒涼、晦暗、壓抑的心情,這些恐怖的現象之前有,現在有,將來也會有,所以再過一千年,生活也不會有什麼起色。想到這裡,他連家都不想回了。

--《大學生》契訶夫

2.之後的愉悅、幸福

突然有一種愉悅的感覺湧現在他的靈魂中。……他暗想:”以前與現在,是由延綿不絕、前後相關的一連串時間連接起來的。“他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鏈條的兩端:只要碰一下這邊,那邊便會顫動。

此時他心底是這麼想的:之前真善美在花園和大司祭的院子中為人們的生活做指導,並且延續至今,依照這個情景來看,它們會成為人類生活中乃至天地間最重要的東西。……此刻在他眼中,生活是那麼美好、奇妙,而又意義無窮。

--《大學生》契訶夫

大學生之前愁苦的原因,是“飢餓與窮困,再過一千年,生活也不會有什麼起色。”,之後的驚喜,也是因為發現某種與之對抗,且更加強而有力的延續,即“真善美的延續”,並清楚地表明真善美將成為“最重要的東西”。細細一想,這不是“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的隱喻嗎?準確一點說,是可以用“高尚的精神”去對抗“匱乏的物質”

也許你也覺察出來了,這裡尚未涉及文章的核心,即是什麼觸發了大學生前後情緒、思想的巨大轉變。答案是“彼得三回不認耶穌”的故事對瓦里西薩母女的觸動。

大學生又想:瓦西里薩和她的女兒都非常悲傷,那就表明,剛才自己所講的一千九百年前的事和現在,和這對母女,……,跟所有人都存在關聯。瓦西里薩之所以哭,……,而是因為她覺得彼得十分親切,因為他對彼得的靈魂中所發生的事情投入了百分之百的關注。

--《大學生》契訶夫

彼得三回不認耶穌的故事為什麼讓瓦西里薩和女兒悲傷,又為何能觸動大學生呢?這是這篇文章最難理解的地方。

三、宏大之三:探討的是宗教

《大學生》,來自契訶夫的文章,不一樣的感覺。

彼得三回不認耶穌的故事出自《聖經》,契訶夫在故事裡,借大學的口講了一遍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以及它的解讀可以在網上找到,這裡就不贅述了。因為我沒有完整讀過聖經,也沒有宗教的信仰,因此我僅憑我的理解來談一談:

  • 1.聖經是由許多故事組成的,而這些故事的隱喻,抽象出了基督教的教義。
  • 2.“彼得三回不認耶穌”的故事,我所理解的隱喻就是:彼得對自己的信仰,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堅定。瓦西里薩和女兒的悲傷應該也是因為認識到自己與彼得一樣,為自己不夠堅定的信仰而被耶穌寬恕而感到難過。在《聖經》故事中,耶穌早已洞悉一切,可他決心為贖人類的罪而付死,在早知道彼得會因為怕受他的牽連,而拒絕承認認識耶穌時,他早早告訴彼得:你要說三回不認識我。這應該是一種提前的寬恕吧。
  • 3.瓦西里薩和女兒是為信仰的宗教而悲傷,大學生從這種悲傷中看到了真善美的延續,他心中豁然開朗,貧窮飢餓的存在,必由內心信仰的宗教來救贖。

分享至此,我對《大學生》的解析應該可以自圓其說了。對關節之處也都做了解析。可是如果就此結束,感覺還是少了一點什麼,讓我亮出底牌。

四、多一點的思考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個故事體現出一種宏大性呢?我認為不僅在於對契訶夫其他文章形成的鮮明對比,也不在於《大學生》中選取”精神的安慰勝過物質的貧窮“的主題,其關鍵是在對”宗教“的討論。

在西方的文學與哲學書籍中,有很多宗教的思考,在西方社會中,宗教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我更願意把宗教中的教條和儀式化的東西剝離開來,從”宗教思想對人的影響“和”如何認識宗教“這兩個方面去討論它。為了避免洋洋灑灑,這裡只粗淺談對宗教的認識。

在思考如何分享《大學生》,如何下筆時,我突然想起之前讀到的叔本華借筆下人物“德謨菲利斯“說的一句話

宗教是以寓言和神話方式表達出來的道理,因此要使大多數民眾易於接受和消化。

--《關於宗教的對話》叔本華

寓言和神話就是兩種“隱喻”,寓言自不待說,每則寓言之後都隱藏著一個道理。重點是這個“神話”。我記得曾經看過心理學家榮格在作品中提到:神話是人類共同的原始意向的表達,我理解為神話對某個地域內的人,是一種相通的文化表達,這種共通性是很原始和基礎的,不一定是依賴與理性的理解,而是某種早於理性發揮作用之前的共識。而宗教則是很好地發揮了這種形式,你可以理解為利用了人類天生的某種喜好,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崇尚科學的今天,宗教仍然有存在的一席之地。

綜上說述,我認為《大學生》一文本身也具備了這樣的隱喻特性,而它說隱喻的現象是宗教,宗教本身又是一種隱喻式的說理。基於這種原因,《大學生》這篇文章有一種可回味美妙。

最後,契訶夫本人很喜歡他的這篇作品。

(我是閒時翻書君,感謝閱讀至此。此一家之言,姑妄聽之。)

文中引用片段出自:

1.《大學生》契訶夫 著,選自《裝在套子裡的人,契訶夫短片小說精選》,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關於宗教的對話》叔本華 著,選自《認識力,叔本華選集》,劉大悲 譯,哈爾濱出版社。

(文中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