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本刊专访上海市审计局局长王建平

探索大数据服务精准审计的新路径

来源 | 《审计观察》2018年第1期 · 审计报告

作者系本刊记者 曹伟


《审计观察》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蓬勃发展,审计工作也面临许多新要求、新特点、新变化,在您看来审计面临哪些方面的新挑战?

王建平:一方面审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审钱到审事、审人、审政策,再到审天、审地、审空气,有许多开拓性工作需要研究推进,任务繁重和人力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违纪和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和下沉,依靠传统的技术方法和“一家一户”的审计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要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强审之路

《审计观察》在科技强审方面,上海市审计局具体是如何做的?

王建平: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是审计的重要资源,更是有待挖掘的“金山银山”。上海市审计局审时度势、主动而为,在大数据服务精准审计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式的尝试,并形成了一些体会和建议。上海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探索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多篇关于大数据审计结果的报告得到市领导批示。201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到我局调研工作,专门到大数据集中分析室了解某项目大数据审计情况,指出利用大数据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卫士的作用。

《审计观察》:那么你们主要是在哪些领域进行聚焦?

王建平:概括来讲,一是聚焦规划引领、工程带动,五个一布局实施路径;二是聚焦技术创新、实践融合,四平台服务精准审计;三是聚焦人才培养、思维转变,两团队成为攻坚主力。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我局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上而下做好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谋划。

一是顶层设计,建章立制。近年来,我局先后制定了三个五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大数据审计推进计划等二十余项制度,从全市审计机关层面提出了信息化工作的任务和措施,推动长效机制的形成。二是工程带动,蓄势增能。我局结合“上海数字化智能审计工程”项目的建设,以业务和技术“两条主线”同步推进,连续三年结合项目审计摸清上百家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家底,采集核心数据,形成审计思路;开展诸多技术平台的研发和攻关。项目建设不断产生业务、思路和技术碰撞,带动了全局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新热潮。三是五项任务,齐头并进。为促进具体工作落地,我局明确了“五个一”大数据审计建设任务,即一个汇聚多行业众单位的数据中心、一套支撑大数据应用的综合分析平台、一支具备数据思维能力的综合分析团队、一套规范大数据应用的管理制度和一个大数据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新模式。

《审计观察》:大数据审计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上海市审计局是采用什么方式为审计人员提供平台工具的呢?

王建平:近些年来,我们积极跟踪新技术,在R语言、图数据库、Python等大数据技术方面持续研究攻关。为审计人员研发了一批用数门槛不高、灵活实用的平台工具,有效地促进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实战应用。

一是运用Tableau工具构建“财政数据分析平台”,总体分析,由点及面。平台综合财政预算和支付、税务、社保等数据,开发了预算支出均衡性、预算执行率、“三公”经费、非税收入等十余项功能,以数据图形化分析为主,既有宏观亦有微观,不仅看年度也看专项,所点即所见,图数并茂。

二是运用图数据库、弹性搜索等技术构建“审计内容综合管理平台”,打通数据环节,形成数据价值链。平台提供一键式搜索,提供相关数据的综合全景浏览,并配合人、单位、数据三类图谱工具,可以快捷查看股东、投资、员工、法人、建设项目、往来单位等关联关系。

三是以GIS地理数据为基础构建“图层数据分析平台”,空间数据,三维展示。该平台基于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图层数据在线比对分析、撒点分析、航拍及卫星影像比对等功能。

四是复用金审联网审计平台构建“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固化模型,批量筛查疑点。平台结合上海实际加以丰富和拓展,形成了3000多个固化分析模型,可以进行复用。

四平台打通了数据关联脉络,促进了审计精准发力,受到了审计人员的欢迎。在2017年的审计工作中,市局积极探索“审计未动、数据先行、贯穿始终”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在审计实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审计观察》那么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对审计人员如何进行组织与协调?

王建平:我们局历来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分别组建了青年强审突击队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团队,形成了两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查账。”的审计中坚力量。

一是强强联合组成攻关小组。根据审计重点,一方面由相关业务处牵头,从两支队伍中抽调人员,组成财政、企业等数据分析组,每年确定分析主题。另一方面计算机审计处发挥技术优势,推送数据服务,形成数好用、用好数的氛围。

二是采取青年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技术部门已输送多名技术骨干到业务部门担任处室领导和科组长,在双向交流尤其是大数据审计工作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加大大数据技术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面向全市审计机关多层次的大数据培训,从数据解读到思路研讨、从技术操作到审计应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经过近两年审计大数据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推进,部分中青年审计干部对于数据使用从“不敢、不想、不会”转变成“想用、会用、善用”,在看到大数据带来的成果之后,他们越来越喜欢和数据打交道,更愿意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他们说:“数据很好玩,越玩越好玩!”,可以说形成了数据利用的良性循环。上海市审计局多个团队分别获得“市青年文明号”和“全国青年文明号”。

《审计观察》:在审计工作中会遇到各行业、各类型的数据,数据采集重点关注专业领域核心数据,如财政、税务、工商、建设项目、国有企业和民生等多类数据,你们是通过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数据获取的?

王建平:在我看来,着力找准关键、有效、稳定的数据来源是第一步。目前,我局通过数据采集平台,在数据中心汇聚了近百家单位数十TB的业务数据,确立了分三个层次采集数据的建设思路。一是积极运用本市已建立的基础数据资源库,加强对市法人库、市实有人口库和市地理信息库的查询利用。二是重点推进建立本市政府部门集中管理数据的长效获取机制。目前我局已与市工商局、市住建委、市国资委等单位建立数据定期共享机制。三是根据轮审和滚动审计计划,实施一家一户审计时采集所需的数据。

《审计观察》:在海量数据中对核心数据内容进行解读,在庞杂数据中理清关系脉络应该更为重要,你们是怎么做的?

王建平:如何在审计工作中更好利用已获得的数据,读数是一个关键。数据中心的数据虽已经过前期的加工处理和汉化,但审计人员所关注的某个事项所需的数据,往往分散在多张表中,不仅可读性差,相互之间更是割裂不相关联,给审计人员理解数据增加了难度,影响了数据的充分利用。我们通过对重点单位数据的解读,归纳整理出使用频率高,与人、单位、土地、项目等高度关联的数据表和数据项,构成审计核心数据网,使数据流动并鲜活起来,帮助审计人员理解、读懂和使用数据。例如与个人有关的信息不仅来源于社保数据,在民政、税收、工商等诸多数据表中均有相关的信息,而不同来源的数据组合应用会给审计工作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审计观察》:在审计工作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

王建平:必须着力强化数据安全管理,确保使用可控。数据安全无小事,我局强化工作责任管理,力求任务件件有分工、有落实,尤其是数据安全管控,做到重要数据脱敏和“五个严格”,即严格设备管理、严格人员管理、严格现场管理、严格用数管理、严格过程管理。在加大审计数据运用的同时保证数据安全,做到数据查询必申请、数据导出必审批、数据运用必跟踪、安全责任必追究。

《审计观察》:审计署近些年对大数据审计工作非常重视,结合上海审计工作实际,您有什么建议?

王建平:虽然我们在大数据审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这只是刚刚起步,大数据审计任重而道远,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希望借助审计署力量,形成全国审计一盘棋,共促大数据审计工作合力前行。

一是在数据长效、稳定获取方面“借力”。近些年来,国务院、审计署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系列保障审计数据获取的重要举措,但对于数据提供,依然存在有些单位不理解、不支持,还有些数据本身不完整或质量不高,影响对数据有效分析利用。建议建立上下数据定期采集的协同机制,由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出面,地方审计机关协助,相互借力,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数据列出数据清单,共同采集和使用。

二是在共享审计署数据内容方面“借力”。目前,审计署已经对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了共享开放,我局和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在数据共享方面已开展多次合作,在此表示感谢。李克强总理指出审计要当好政策落实“督查员”和公共资金“守护神”,但随着经济业务发展和延伸审计工作需要,审计监督往往因为数据权限限制,无法对资金、资产、资源一追到底;数据的缺失、不连贯和缺乏可追溯性,严重影响地方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工作向纵深拓展。希望审计署在强化数据安全管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数据共享的范围,更好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作用。

三是在加大大数据审计培训宣传方面“借力”。审计署站位高、思路宽,了解全国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推进情况,希望审计署在整合全国审计系统优秀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的指导和培训,多搭平台、多沟通信息,帮助地方审计机关拓展思路、提升能力。

上海大数据审计探索是一个边建设、边应用的过程,当前的工作只是开启了数据运用的冰山一角,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好审计署的要求,按照胡泽君审计长提出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为目标,认真向兄弟省市学习,认真谋划好上海审计工作,厘清思路,找准重点,定实措施,把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