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最近有诸多媒体发布了关于美国国债即将违约的预期,总结起来有这几点:

疯狂发债

2018年8月,超过了21.46万亿美元,一年内增加了1.5万亿。

2018年12月增加到21.85万亿,3个月又增加近4000亿,平均一个月新借1300亿。


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前任奥巴马8年疯狂举债9万亿,川普1年1.5万亿。

但无论如何举债,核心的问题就两个:利息和信用

高额利息

现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浮动,21万亿国债,每年利息为6400亿美元。

2017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为3.25万亿美元,利息占到联邦年度收入的近1/5。

不景气的财政收入

美联邦政府2018年预计财政收入3.329万亿美元,财政支出4.108万亿美元。

由于减税,导致赤字扩大到7790亿美元,赤字率升至4%。

而预计2019财年,赤字会进一步增加到8830亿美元。


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美国已经走到无力偿还债息的临界点,美国国债的债务违约意味着美国国家信用的破产。

笔者曾跟进过美联储运作模式,在此具体谈谈个人的理解。

1. 先前的经验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近两百年,主权国家公债累计违约80次。

大部分违约案例来源于19世纪,不乏由战争导致的。

最近的违约例证,就是1998年的俄罗斯和2002年的阿根廷,但美国从未在国债的问题上“公然赖账”。

川普的母校——沃顿商学院,长期将美国国债定义成“无风险资产”。

几年前,宾大商学院和法学院开展过讨论会,确认了美国债的可靠性。

实际上,除了杰克逊总统,美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任总统还清过债务。

二战后,美国债一度超过GDP的110%,随后逐年收缩到80年代初的40%,最后又再次膨胀到现在的数值。

因为联邦预算一直在盈余和赤字之间摇摆不定,所以,美国政府的债务同样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忽高忽低。

由此可见,美国债的体量是有周期的,像心脏一样收缩扩张。

现在看来,美国债的规模应当正在走向最高峰。

实际上,美国债已经相当安全了,但你仍想进一步规避风险,办法还是有的。

国债类型五花八门,可分为长、中、短三个大类,大类下面又有不少子类。

中国持有的,大部分是短期类的。短期债资金压占时间短,流动性强,贴现又相对容易,所以承担风险相对较小。

反过来讲,倘若美国真的违约了,那么数万亿美元的损失会像一场海啸席卷世界。


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金融危机,造成大面积违约

不仅是美国的公司、退休基金和保险基金,其余全世界范围内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拥有共同基金的投资者都会受到伤害。

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美国是不敢做的。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在主观上不愿意让国债发生违约,毕竟代价太大。

这不仅会造成美国政府的信用破产,而且会使美元一下子被打出国际市场。

2. 缓解偿债压力的手段

收益率

在过去几年,股票等其他投资产品越来越富有吸引力,导致人们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会减缓。

所以,为了吸引投资者,美国政府会被迫给付更高的债息。

相反,现在股票市场非常不景气,金融动荡促使投资者“安全投资转移”(一般出现在金融市场不明朗因素的情况下),美国债又成了投资热门。

此时,利率定价权又转移到了美方,即使压低利率,大家对国债需求也非常旺盛。

就像在08年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债收益率仅仅为2%,但大家仍然趋之若鹜。

国债价格


费雪的《利息理论》中提到,债券价格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

①所提供的利益

②利益所赖以贴现的利率。

我们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地说,在国债收益率下降的过程中,国债价格也会下跌(但幅度相对很小)。

国债结构

从整体上来看,70%美国债是对外部开放的,海内外投资人都可以任意购买。

另有30%的国债属于政府内部债务,是由一个内部机构持有另一个内部机构的债务。

换而言之,国债总利息中有大约30%能够自我消弭,不需要向外部支付。

国债利息偿还的弹性很大。

6400亿利息中,对外支付的利息为4500亿左右。

另外,国债收益率如果从3%跌为2%,最后国债对外支付利息会减少到3000亿美元,大约为财政收入的9%。

3. 美元国际化

在金本位时期,美元的支撑物为黄金。

任何手持美元现钞的人,都可以前往窗口兑换出等值的黄金,拿着美元和拿着黄金没有任何区别。

1948年,在布雷顿成立4年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到达峰值,一度上升到世界总储备量的87%。


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的地位

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美元的信用,美元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收据”。

大家自然都愿意储备美元,因为美元可信且广泛通用,所以美元二战后成为了“第一世界货币。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

美元扩张后,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美国的黄金储量已不足以支撑美元了。

戴高乐在欧洲掀起了一波抛售美元兑换黄金的潮流,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美联储明天加息,你还能不能拆东墙补西墙?》中,笔者论述过新美元遵从的是国债本位制度。

举个例子,当美元已经和黄金没有关系了,怎么样才能说服法国人继续持有美元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急速拉升美国国债收益率就可以了。

要知道,法国通过出口赚钱得到了美元外汇,这些外汇如果放在手里,会因为通胀变化,存在风险。


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戴高乐总统也没想到美国有这一招吧?

所以法国必须要使用美元,去配置相应的美元资产——国债(为什么选择配置国债,而不是别的资产呢?原因在前面笔者写的链接文章中)。

布雷顿解体后,美国把国债收益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这样一来,所有持有美元外汇的国家,都能够通过购买国债大赚一笔。

用国债利息来购买美国产品,或者交易国际市场上所有美元定价的商品。

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债利率上的操作,挽救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4.人民币国际化的限制

①支付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消费需求非常旺盛,市场深度和广度并存。

当美元已经成为世界性结算货币后,美国人想要把美元花出去,是很容易的事情。


美国国债真遇到了偿付危机?



相反,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

卖出去的商品总价值,大于买进来的总价值。就算外国人手里已经有了海量人民币,当他们拿着人民币购买中国商品,人民币还是会流回中国境内。

“走”不出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之一。

②储备

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必须符合一些条件。

比如,要有足够的人民币资产供国外购买。

外国人手里的人民币是不会直接产生收益的,必须购买人民币资产。

一般来说这种资产会是国债,因为只有国债风险低且能产生稳定收益。

就像中国手里的美元储备,除了留够进口用的,几乎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了。

但中国国债体量比美国小的多,不满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