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四不像”的電動四輪車 為何一路“綠燈”

《熱點聚焦》,這期我們來聚焦“電動四輪車”,就是那種掛著 “電動汽車”、“老年代步車”牌子的四輪車,說它是非機動車吧,它卻跑在機動車道上,在車流中隨意穿行。說它是機動車吧,它卻既不上牌照,司機也不考駕照,據交警介紹,這種車根本不具備上路條件,但現實是:它從生產、銷售到上路,都是一路綠燈,那麼它是怎麼開到路上,成為交通事故重要一方的呢?請看記者的調查報道。

在市區各主要街道,各式各樣的電動四輪車,隨處可見。記者在黃二渤九路口觀察到,僅在這一路口,1分鐘內就有10餘輛電動四輪車駛過。記者走訪賣車的商家,他們在銷售過程中,普遍打出“不用上牌,不用考駕照,不怕交通違法,不會被開罰單”等等為噱頭,價格也只有1萬多到4萬多元,深受中老年人歡迎。

這個速度是高速70(邁),低速50(邁),質保5年6萬公里,這個是全國1年質保,不用上牌,不用駕照。他不要牌,你要駕駛證幹啥,不要證的,這是無牌無證的,就是說老年代步車。

這個政策就是,不管誰買,都不允許上牌,好的政策,好的享受,哪個老年人手底下缺這2萬-3萬的。

咱這邊規定的哪些道路能行駛。都能行駛。對,每一個地方都能行駛,市區所有道路都能行駛,對。

俺這個總代理1個月平平常常50來輛,有時候70-80輛。

當問到電動汽車有無合格證時,一家店的銷售人員拿出一張蓋有生產廠家印章的合格證給記者看,但他們提供不出權威質檢單位出具的質量檢測合格證。銷售商戶還表示,對於老年人駕駛這種車還是有一定危險性。

是這種車速度不快,小60邁。小60邁,你像有些根本沒有那個基礎老年人。他一點基礎都沒有,寬窄這車都摸不上,你說他橫衝直撞的也是真不大行)

“老年代步車”的不合規生產、銷售、違規上路和諸多管理上的“真空”,也給交通安全隱患埋下伏筆。在開發區交警大隊事故科,民警楚雲濤就給我們分析了近期發生的一起電動四輪車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

開發區交警大隊事故科民警 楚雲濤:這是一起典型案例,四輪電動車闖信號燈發生交通事故。是2018年6月13日,一輛四輪電動車沿黃河四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渤海十七路路口時,違反信號燈通行規定,也就是闖信號燈,與沿渤海十七路由南向北行駛的小轎車發生事故造成兩車受損,四輪電動車駕駛員受傷。

觸目驚心的事故還有很多。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路面上駕駛四輪電動車的駕駛員多以老年人、婦女為主,他們大多對交通法規瞭解很少,很多車主也不把道路交通安全放在眼裡。

濱城區交警大隊民警 劉鵬:比如隨意穿行,隨意變道,闖紅燈、逆向行駛,亂停亂放,給交通帶來很大危害。而且,電動四輪車駕駛員以老人居多,他們安全意識非常淡薄,一旦發生事故,給當事人和其他交通參與者帶來很大經濟財產損失。

交警部門還稱,目前對於違反交通規定的電動四輪車有執法權,但如果生產、銷售的源頭不控制,光靠交警部門查處,這一問題將很難解決。電動四輪車的監管需要多個部門聯動。

濱城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 王濱:這部分電動四輪、電動三輪車輛從機動車技術參數上來講,應該屬於機動車範圍,但是因為生產工藝比較差、儘管行駛速度快,但是機械性能比正規廠商出產的汽車性能差距太大,在剎車、制動、操控等性能那個方面存在很大隱患,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

據公安交管部門統計數據,近五年,全國發生低速電動車交通事故83萬起,造成1.8萬人死亡、18.6萬人受傷,引發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年均分別增長23.3%和30.9%。

從記者的調查來看,從生產、銷售、行駛,直到監管,“四不像”的電動四輪車,就是一筆糊塗賬,但這筆糊塗賬是以交通的混亂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代價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從源頭上加強對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管,解決交通安全問題,把這筆糊塗賬理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