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擰成一股繩,一門快在民間消失的手藝!


打繩是一門古老的手藝,從“結繩記事”可知原始的打繩比文字的出現還要早。在我小時候,普遍種麻,關於打繩的記憶至今還刻在腦海裡。如今早已沒人家種麻了,路邊可偶見穭的開著寂寞的小黃花。不用車拉麥個了,打藥提水的井繩也是賣農藥人家備好的,除了晾衣曬被繩子的用處不大了,在一般農家已很難能找得出一根像樣的繩子。用舊衣服撕布條代替麻打繩,物盡其用,延續了打繩車的生命。

一家三口在共同擰繩,女兒站在打繩車這邊,父親站在另一邊拉著,母親在中間調整,這三者缺一不可。

打一根繩一般需要兩到三人共同完成,這樣打出的繩子更耐用。

打好的繩子在最後的一邊打個結,擰成一個結這樣更方便使用。

打好的麻繩很結實,一個成年男子躺在上面絕對沒得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