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贸易保护主义或引发经济大萧条!

2019年1月1日,即将迎来中美两国建交四十周年的日子。在当前中美关系因贸易摩擦而被蒙上阴影,出现困难和波折的大背景下,应如何审视两国之间的关系?知古鉴今,翻开世界史,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作者 | 熊靖宇(诺亚财富首席投资顾问)

中美对抗是未来10多年世界最重要的主旋律,美国在过去的历史上,也跟很多国家在贸易上发生过冲突,希望借由过去的历史,给我们在未来多些参考跟借鉴。

历史上关税的演进历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本土战火连天,满目疮痍,而这个时候,美国大发战争财,尤其美国的农牧业,蓬勃发展,输出到欧洲的农产品持续增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开始重建。

不再需要大量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这时候美国很多的农场主因为生产过剩的农产品,让各个农场主相当发愁,雪上加霜的是在1928年之后,全球农业大丰收。

让全球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滑,而面对欧洲逐渐复苏的经济,这个时候美国的农民纷纷要求总统实施保护政策。


以史为鉴,贸易保护主义或引发经济大萧条!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

在192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国总统候选人-胡佛,就提出政见,准备用增加关税的方式,来帮助陷入困境的农民,最终胡佛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

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的议席,而入主白宫之后,胡佛立刻要求国会要履行他的政见,在1929年由参众两院提出非常重要的关税法案“霍利一斯穆待关税法案”,而这个法案还在国会进行讨论的时候,就已经收到全球23个国家的共同抗议,并且宣称一定会进行报复。

但是胡佛总统并不予理会,顽固的美国国会也照样通过这个关税法案。

1929年美国经济大箫条开始爆发。

在大萧条刚爆发的时候,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个关税法案一度大受全美国欢迎。除了美国的农业部门外,各个工业部门也希望能加入,受到关税法案保护。

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在短短的两年之内,美国将两万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59%,甚至在这里面,原本最需要保护的美国农产品,反而变成很小的一部分,关税保护包含了纺织、钢铁、机械、造船、工具……等等。

虽然在签署这个法案的时候,美国来自不同经济学派,超过1000余位经济学家,联名呼吁胡佛应该否决此法案,汽车大王、钢铁大王与来自华尔街的银行家等等,也都几乎要求胡佛撤销这法案。

但胡佛总统最终还是趋于自己的利益,在1929年6月17号签属”霍利一斯穆待关税法案”,而这个法案也被称为20世纪美国最愚蠢的法案

引发经济大萧条,始作俑者倒台

在美国对两万多个商品课征高惩罚性关税之后,欧洲随之而来进行全面报复,所有的欧洲国家跟美国打起了关税战,而保护主义也在国际之间盛行。

各个国家开始对其他国家分别课征高关税,引发全球关税壁垒。

这些举措对全球经济造成哪些伤害?

美国进口到欧洲的商品总额,从1929年签署法案前的

13亿,降至1932年3亿

而美国出口到欧洲的商品更是从23亿直接降到了1932年的7亿。

身为当时的出口大国,美国在这之中损失惨重。


以史为鉴,贸易保护主义或引发经济大萧条!


而且因为各国把关税拿来当武器,1929年到1939年,全球贸易萎缩超过60%,也间接导致1933年,全球经济爆发二次衰退,美国股市最多下跌超过90%,失业率高达25%。

1929年与1933年两次的大萧条,让老百姓生活陷于困苦,最终结果是让极端主义崛起。

无论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还是德国的纳粹法西斯主义,最终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关税壁垒的始作俑者胡佛灰溜溜地离开政坛。而推行新政的罗斯福总统上台,新政让美国经济逐步走上复苏之路,最终罗斯福也几乎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在日内瓦组建《关税及贸易总协议》(WTO前身),全球纷纷展开大规模减免关税行动,平均各国的关税至少下降超过20%以上。

盛行十余年的关税壁垒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才由于全球化的推动而相继结束。

贸易战终将两败俱伤

美国首次发动提高关税及贸易保护主义,引发全球关税壁垒,在全球彼此相互报复的情况之下,反而引发更深层的大萧条。

美国跟欧洲在30年代之后,依然没有吸取到足够的教训。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随着石油危机的来临,欧美又开始展开新一轮对抗,反倾销税以及反补贴税之间的相互竞争。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下行的时候,欧美又开始采取反补贴惩罚、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等,而21世纪初经济在度衰退,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欧美之间又采取进口配额与互相到WTO提出申诉等等贸易手段。

而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让美国跟欧洲分别产生相当大的损失,欧美贸易对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拿到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